“舍身崖”传说

作者︰吴名
font print 人气: 583
【字号】    
   标签: tags: , , ,

泰山日观峰南的“舍身崖”,来自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姑嫂二人为了让疾病缠身、久病不愈,危在旦夕的老太太能康复,一起来到香火旺盛的观音像前,烧高香、磕响头许下大愿,只听嫂子诚心诚意地说:“愿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救救我婆婆,让她快好吧,如让她病好了,我以身报答,情愿从崖头跳下。”

这时跪在一旁的小姑听了嫂子的话很感动,心想嫂子是儿媳尚且如此,我做女儿的也应如此,否则日后娘真的好了,我怎做人?于是小姑也许下跟嫂子相同的愿。

事过不久,老太太的病渐好,直到好似如前,家人都称菩萨显灵了。有一天,嫂子郑重地对婆婆说:“您病已好是菩萨保佑,我许下大愿,今该还愿之时了。”婆婆不答应,怎忍心让好儿媳舍命跳崖,说再想点别的办法吧,菩萨不会怪的。

儿媳平静地说:“话已出口怎能不算?更何况跟大慈大悲的菩萨呢!”小姑听后有些为难,不同去,说话不算数以后无颜见人,同去还愿又不愿死,有点后悔。可是,看到嫂子坚定的样子就说:“我还是跟你同去吧!”

姑嫂二人来到崖头,往下望去不见底。嫂子站在崖头上转身面向娘家方向叩拜三次,轻声说道:“来生再报父母养育之恩。”说完回过头来问小姑子:“咱一块跳还是各跳各的?”

小姑急忙说嫂子还是您先跳吧!嫂子说:“那我就先走了。”话音未落,身影已在半空,无声无息的下沉着,小姑子看着发呆,只见半空中漂来一朵莲花,把嫂子托住且接走了,不知去向。

看到这一幕小姑子心里踏实了,知道是菩萨又一次显灵了,于是也随后跳下崖头。但不久却听到一声凄惨的声音,小姑子粉身碎骨死于崖下。

后人为了记住这姑嫂二人,就把这崖叫做“舍身崖”,直至今日仍被传诵着。它告诉人们“诚”与“不诚”丝毫之差的结果。

——转载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王书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们的道德水准下滑,无所顾忌的追名逐利、贪图私欲,杀、打、偷、抢、奸诈、妒嫉、乱伦之事层出不穷。人人自危,人人为敌,失去....
  • 阮孝绪从小很孝顺,个性沉静。十五岁时,父亲曾勉励他用功读书,但他却说:“我希望....
  • 清代,山东福山县人安某,确有速行奇技,他一天可走五百余里,人们称他为“安飞星”。他也沾沾自喜傲视于人,甚至还常常仗技欺人....
  • 这正应验了老百姓常说的话:是你的东西丢不了,不是你的别争,争也争不来。老天有眼.....
  • 明代万历年间的《增广贤文》有句名言:“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古书《寿康宝鉴》中的“福善案”记载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报的故事。让人看到“拼功业”和“道德实践”的密切关联。古人讲的“积德”、“积阴德”,其言不虚,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话啊。
  • “为政以德”的内涵是很深、深广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讲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章,孔子没有具体解说什么是“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个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极星一般安居其所,别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 红楼梦这本书成书的缘起,是圣主康熙皇上赐的这一场富贵。红楼梦这本未能完成结局的书,这本自传性质的小说,对应的康熙雍正年间江宁织造府的兴衰景况,都是有史料可查的。荣国府,宁国府最早的主人,荣国公和宁国公,从小说内容“焦大跟着太爷出兵”这一细节,结合历史背景来看,应该是清兵入关时,随着满洲人一起入关的那批汉人,类似于大清的开国元勋范文程(范仲淹后人)这样的汉人。
  • 明代《耳谈》作者王同轨的街坊林广儿的杀妻事件,钻法律漏洞逃过刑罚,在当地引起不平的鸣冤声震天价响,而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心震动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在无神论者看来,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实在传统文化里,披露了很多人死后的去向,有的人甚至还去了天堂担任神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新城(现杭州市富阳区一带)秀才姚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