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丹:中国的感冒药怎么了?

人气 1110
标签: ,

【大纪元2016年01月31日讯】近日,湖北某医药集团董事长公开表示,“(中国人)到日本买感冒药,是中国制药企业的耻辱。”这番言论不免让人感伤:对于中国的药品生产商来说,眼睁睁的看着中国老百姓成群结队的赶着去日本买药,而且还是对技术含量要求并非过高的感冒药,此情此景,可谓是深深刺痛了这位药企老板的心。

不必否认,普通中国人去日本买感冒药的原因,与去日本、去欧洲买其它产品一样,就是“放心”。因为根据网上刊登的一篇由专业医师鉴定“感冒药禁忌”真假的文章指出,大陆厂家生产的感冒药对于某些患者有禁忌,如药名中含“麻”字的感冒药,高血压、糖尿病和眼压高的患者应慎用;含“美沙芬”的感冒药“可能影响痰液排出,堵塞呼吸道,严重时可引起窒息”;对含“酚”的感冒药,比如“白加黑、新康泰克”,“主要是胃溃疡患者要慎服”……但这类带着“慎用”字眼、意在告知药品副作用的所谓“医嘱”,很多患者却并不知晓。因为担心,因为害怕,部分有条件的患者选择了前往日本购药。

由是我们不禁要问,日本生产的能让人放心的感冒药,中国的药企怎么就生产不出来呢?这恐怕得从那位感到“耻辱”的药企老板的自述中找寻答案。他提到,“行业内做研发往往需要5至10年”,我们公司“每年投入上亿元做新药的立项研发”。也就是说,一种药品从研发到制成不仅耗时长,而且耗资巨大。最重要的是,研发是否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包括最终能否得到国家食药总局的审批,似乎都绕不开那个被视为“耗时最长、耗资最多”的环节——临床试验。

有文章指出,“规范且数据可靠的临床试验是确保药品质量的关键环节”。这句话能给人带来的乐观之处就在于,临床试验若能过关,药品的质量便有了保证,那么中国人也就不至于对日本的一盒感冒药望眼欲穿了。然而在中国,这一重要环节的实际运作,却并不乐观。反映到药企身上,就只有三个字——“耗不起”。

与欧美国家“任何一个有行医执照的医生都可以做临床试验”不同,中国能做药物临床试验的机构只有“436家”,“多为各地的三家医院”。在“僧多粥少”的状况下,花大价钱正在搞研发、或已研发出新药的大批药企们,要想尽早通过审批,就得求爷爷、告奶奶般,跪求这些屈指可数的临床试验机构帮他们做试验。

然而,由《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年发布的数据显示,85.7%的临床试验机构“试验记录不规范”,47.4%的临床试验机构“试验实施和试验药物管理不规范”。从这一对外公开的负面信息来看,我们至少能明确两点,其一、医院对这类临床试验根本不上心,在“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共识作用下,没有利益的驱动,医院用心的程度肯定会大打折扣;其二、“不规范”就意味着审批无法通过,那么药企等待新药上市以获取回报的日子,就显得愈发遥远了。

药企一旦寒了心,对政府来说,也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中国医药创新”,是关乎政绩与国家财政的大事。于是,产生于国际市场的所谓“全球研发外包行业”——“CRO企业”被移来了中国。不管它够不够专业、不管它有没有资质,在中国,它都能打着“中介”的标签,为试验机构减轻负担、为药企渴求的临床试验提供着方便。对药企、医院,甚至是药品审批部门来说,这似乎都是天大的好事。只要一切扔给“CRO”,大家就只需坐等药品盈利所得的丰厚收入了。因此,中国很多药企都可以对“CRO”公开喊话,“试验不通过验收,就不付钱”。

从截至目前,媒体曝光的CRO行业遍布“皮包公司”、“骗子公司”、恶性竞争者的狼藉现状来看,要说中国的感冒药能让人毫不怀疑的咽下去,恐怕是谁都不信。当制药企业、临床试验机构、审批部门、监管部门等这些官商合谋的利益都捆绑在药品的销售利润上时,唯一能保证药品质量的诚信与责任,对他们而言,又价值几何呢?

可怜的是,那些因服用了假药而使健康受损、甚至丧失了生命的患者,那些随时都有可能染上感冒等常见病的潜在患者,他们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就这样被轻易、随便的忽视。从这个角度来说,生产假冒伪劣药品的中国药企,纵容这类药企长期存在的监管部门,它们的耻辱,或不该是中国人去日本买药,而是不惜以良知、人性来交换利益。这才是他们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真正理由。

责任编辑:莆山

相关新闻
山东男子自学化学 从感冒药中提炼冰毒
泛民斥政改方案欺骗港人
大陆感冒灵等172批次药品不合格
打击伪劣假药 维护租税正义与国民健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