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诗醇:“我有万古宅,嵩山玉女峰”!

作者:庄敬

天不降无妄之灾。天公有眼,人的起心动念都逃不过他的眼睛。(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286
【字号】    
   标签: tags:

李白〈送杨山人归嵩山〉

我有万古宅,嵩山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二年(743),当时,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比这首诗稍早一点,还有一首〈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山人”,即隐士。因其常隐居山林,故称山人。这位杨山人,大约是李白早年访道嵩山时结识的朋友。在〈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中,有句云:“当时结交何纷纷,片言道合唯有君。”可见李白与杨山人的友谊是很深厚的。现在又要分别了,李白写了这首诗(是第二次赠诗)为其送行。

杨山人归去的地方是嵩山,嵩山是五岳中的中岳,唐代的帝王多次登临封禅,是声名赫赫的首善之区。诗的前半部分,便着意来写嵩山的景色,抒发诗人对嵩山访道的眷念之情。

诗的第1、2句,“我有万古宅,嵩山玉女峰。”一开头,即以无比豪迈的气概来写自己与嵩山的紧密关系。他把玉女峰当做自己万古不变的宅第。“玉女峰”为嵩山三十六峰之一,在嵩山主峰峻极峰的西边。据《嵩高记》载:峰北有石似女,故名。相传峰上有大篆七字,人莫能识。当年李白是否真在此住过呢?别的诗评家认为:“那倒未必!这样写,不过是渲染神异气氛,使诗的气象更加恢宏。”笔者认为:那也可能!李白称谪仙,以前住在天上,必然有家。他天性使然,爱直话直说:“我有万古宅,嵩山玉女峰。”我辈现处凡尘,无法找到证据,去否定李白没有这个家。

第3、4句,“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这两句所展示的境界,更加美丽神奇。月亮本来是不停的运动着,永无停歇。诗人却要把它“长留”下来,还要把它挂在苍翠挺拔的松枝之上,树下小溪潺潺流淌,水光与明月辉映,上下碧透,纯净秀美,犹如仙境一般。这环境与隐居的高士,形成了完美的契合。

第5、6句,“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这是写杨山人回到嵩山以后的活动,是推想之词。诗人说,杨山人回去以后,将会不停的采摘仙草,而玉女峰上,则是菖蒲盛开,满山绛紫,香气袭人。据《神仙传》上说:菖蒲“一寸九节,服之长生。”李白信道求仙的欲望很强,对杨山人回嵩山后,有如此优越的修炼环境与条件,是颇为羡慕的。

第7、8句,“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诗的结尾说,到今年岁末年底,我就可能要到嵩山去探访你,和你一块求仙访道,过着啸傲山林的清幽生活。在这里,诗人还把他对官场生活已经厌倦,而对求仙访道又无限向往的情绪,转化为具体形象:诗人李白,骑着一条白色巨龙,腾云驾雾,在湛蓝的天空,蜿蜒遨游。这画面“青”“白”搭配,气势豪放,场面辽阔,意境十分谐美。虔诚修炼的人,早晚会成仙得道的,这也属自然。

这是一首送别诗,通篇却未写离愁别恨,而是把杨山人归去之处的景色,描绘得清幽高远,恬静安适,简直是世外仙境、洞天福地。把送行者本人,即诗人自己,则写成仙风道骨、乘龙御风、寻仙访寻、遨游太空。写得之所以豪放飘逸,迷离扑朔,这特别符合离去的人和送别者的身份。如果没有一些神奇的夸张、想像,怎么能显现这位友人的超凡脱俗的神异之处呢!诗没有从正面写离恨别愁,但通过写景,通过设置的意境,还是隐晦曲折地把送行的情谊,表达了出来。诗中把嵩山景色,写得那么秀丽优美,把杨山人归去之后的生活,写得那样令人神往,这就隐含了对杨山人的深厚友情。至于自己将骑龙往访,这也说明与友人再次重聚的企盼。

全诗旷达奇妙,构思新颖,亦真似幻,空灵瑰丽,突出地体现了李白的精神境界和艺术风格。

正是:
谁若欲穷千里目,
就请更上一层楼。
如果不能上楼去,
两眼迷离永糊涂!@*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远地方蹉跎了岁月,虚度了年华。刘禹锡在酬答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人把自已比做沉舟和病树,固然有惆怅情绪,同时又十分达观。
  •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致使中央大权削弱。在此情况下,许多藩镇网罗人才,欲与中央抗礼;许多士子亦依附藩镇,以为进身之途。李师道约于唐顺宗永贞元年聘用张籍。张籍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并写此诗,以贞女情事的委婉比兴手法,断然拒之。
  • 诗注意景语与情语的交替,通过用典及环境的烘托,自然诚挚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起句(斫地哀歌兴未阑)平地拔起,气势磅礡,化用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的诗句,把彭民望的魄力、才气及英雄失路的悲壮点染无遗。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人用写意手法,仅仅几笔,便勾勒出登鹳雀楼所见到的苍山落日、大河奔流的壮观景象。其豪迈壮阔,令人心往神驰;意境之壮美,再无以复加。同时,它的情韵也十分隽美。
  •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 程颢认为:“道”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也存在人们的心中。万事万物是物质的,被称作“有形”;人心即精神,是无形的,是“形之外”的,所以“道通天地有形外”。
  • 本诗选材精当,详略得宜。详写老妇之哭啼诉说,略写悍吏之严词追迫,以实写虚,用语简洁,是流传千古的现实主义名篇。
  • 这是一首咏史诗,借咏史讽谕现实。诗人李商隐生于晚唐,有感于“社稷将危,天下将倾”,乃以诗寄托感慨,警示当权。古人所作众多咏史诗,有不少是讽喻之作。
  • 真金毕竟是真金,千淘万漉虽然极其艰辛,但吹尽蒙在上面的狂沙,真金还是会重见天日的。这两句,诗人以淘沙见金,来比喻遭贬之人,终将会洗清罪名,昭雪天下,表明了诗人对前途充满信心;对落井下石,散布谗言的无耻小人的极度轻蔑。
  • “〈梁甫吟〉诗‘步出齐城门’,哀时也。无罪而杀士,君子伤之。如闻〈黄鸟〉哀音。”据此,此诗是为悼念三勇士之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