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典故】大暑酷热 古人消暑“凉”方多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即为潜伏的意思。(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6160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8年07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周慧心综合报导)今天是大暑,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度,今年大暑的交节时刻为7月23日05时。“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小暑”是炎热开始的标志,“大暑”则表示炎热至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通纬‧孝经援神契》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此时副热带高压正处于鼎盛和异常活跃的时期,骄阳如火,风速小,湿度大,白天暑气蒸腾,夜晚闷热难寐。

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陆生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就像腐草变成了萤火虫;二候时天气变得闷热,土地潮湿,蒸郁之下湿度更高;三候时常出现大的雷雨,大雨使暑热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古人认为,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对应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按相生相克规律,由秋到冬是“金生水”、由冬到春是“水生木”、由春到夏是“木生火”,都是相生的关系,唯有从夏到秋是相克——“火克金”。因此从夏到秋是一段艰难的历程,秋被夏压制着,要潜伏一段时间,这段一年中最热的时间就称为“伏”。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此时骄阳如火,风速小,湿度大,白天暑气蒸腾。(Fotolia)

入伏后有三伏,即初伏、中伏和末伏,称为“三伏天”,每伏10~20天,以节气来说,约莫在小暑和处暑期间,这期间也有“伏夏”的说法,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今(2018)年,三伏天分别是:初伏在7月17日—7月26日;中伏7月27日—8月15日;末伏8月16日—8月25日。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秋老虎的暑气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今年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和三伏天有大部分的重叠。

虽然处暑已经属于秋季,但是炎热程度也不可小觑,俗话说:“处暑处暑,热死老鼠。”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今年处暑后两天便出伏了。

清代作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一岁难过之关惟有三伏,精神之耗,疾病之生,死亡之至,皆由于此⋯⋯使天只有三时而无夏,则人之死必稀。”如此看来,进入伏日,便进入“苦(难)夏(季)”了。

7月7日小暑节气正式登场,也启动“三伏天”冬病夏治的关键时刻。心静自然凉,溽暑里更要神清气和,心胸宽阔。(Fotolia)

在没有空调的古代,人们是怎么度过苦夏的呢?白居易《消暑诗》曰:“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俗话说“心静自然凉”,除了精神层面的“降温”外,古人也发明出了许多消暑妙招。

冰鉴与冰桶

考古发现,早在周代就有了用来贮存冰块的冰窖。据《周礼》载,负责冬季采冰的叫“凌人”:“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采好的冰贮藏在地窖,称为“凌室”,到了夏天再把冰拿出来用。君王会把冰赏赐给大臣,称为“颁冰”或“赐冰”,这个制度一直保持到清代。

古代君王会把冰赏赐给大臣,称为“颁冰”或“赐冰”。(Fotolia)

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发明了“冰鉴”,这是用青铜铸成的一个大型容器,内置双层结构(或内外层,或上下层),上面有盖。外层放冰,内层放果饮,既可以借助金属的传导性渗透出冷气,调节室内气温,还可以随时打开盖子取食里面冰凉的水果和饮料。

到了清代,宫内改用“冰桶”,多用红木、花梨木、柏木为内胎,也有用金属胎的。形制呈斗状,口大底小。盖多采用很厚的木板,两腰部都有铜环,方便搬运。底有小孔,可以排放融化的冰水。桶有四足,足下装有托,用来防潮。

《匋雅》载:“都下有玻璃窑……其尤为适用者,莫如冰桶,各色俱备,且甚美观。冰桶制方,而盖分两半,各有钱窍五孔者二枝,木桶有铜箍两道,瓷桶亦摹仿箍式,横现凸文。”

“冰桶”不仅可以冰镇饮料和时鲜水果,还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箱盖上设有透气孔,因此排出的冷气还能起到“空调”的作用。

清凉殿与自雨亭

先秦时期,主要通过建造台榭来避暑。“台”就是高台,“榭”则是建筑在台上的没有墙壁的屋子,类似于亭子,四面通风,能够起到消暑作用。《管子.法法》曰:“明君制宗庙,足以设宾祀,不求其美。为宫室台榭,足以避燥湿寒暑,不求其大。”

先秦时期,主要通过建造台榭来避暑。图为台榭示意图(Fotolia)

汉代的清凉殿,也叫延清室,是避暑的宫殿。《三辅黄图》记载,汉武帝的宠臣董偃常在延清室消暑纳凉,“以画石为床,文如馆,紫琉璃帐,以紫玉为盘,如屈龙,皆用杂宝饰之。”《汉书》云:“清室则中夏含霜”,可见十分凉快。

到了唐代出现了含凉殿。《唐语林.卷四》记载:“ 明皇起凉殿,拾遗陈知节上疏……时暑毒方甚,上在凉殿,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知节至,赐坐石榻。阴霤沉吟,仰不见日。四隅积水成帘飞洒,坐内含冻。”

宫殿中安装了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这种设备,采用冷水循环的方法,用扇轮转摇,产生风力将冷气送入殿中,使满室清凉,与此同时,还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霤),形成人造水帘,激起凉气,以达到消暑之目的。

这种水冷建筑不光皇帝用,大臣也有建造的,如《封氏见闻记》记载,天宝年间的奸臣王鉷便在家里修了个“自雨亭”,水“从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

除了水冷,古人还利用深井中的冰和凉气来降温。《邺中记》中有“北则冰井台,有屋一百四十间,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云仙杂记》记载唐代宦官霍仙鸣“别墅在龙门,一室之中,开七井,皆以雕镂木盘覆之。夏月,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瓷枕与竹夫人

为度过酷热的长夜,古人发明了瓷枕。瓷枕的枕面长度一般不超过20厘米,内部中空,下端有孔穴可以透风,四周能透气,由于瓷器表面有一层冰凉的釉面,很快成为古人夏季首选的寝具。

瓷枕出现在隋代,流行于宋代,宋代张耒《谢黄师是惠碧瓷枕》诗曰:“巩人作枕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正是瓷枕消暑的真实写照。

青磁镶嵌牡丹云鹤文头枕。高丽13世纪,高12.7厘米,长23.3厘米。国立中央博物馆收藏。高丽的文人李奎报在《东国李相国集》中写道枕着青瓷枕头睡觉可以做黄粱梦。(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另外,古人还发明了“竹夫人”。苏东坡曾有一首诗《送竹几与谢秀才》说:“留我同行木上座,赠君无语竹夫人。”竹夫人又称竹几、竹夹膝,也是夏季纳凉用的物品,它由竹篾编成,网状圆筒形,可怀抱入睡,以此消暑度夏。

台湾桃园市长陈万得、市长夫人吕玉玲体验昔日客家八架床,手抱者为“竹夫人”它是暑夏季节入眠的“凉”伴。(徐乃义/大纪元)

看来,“苦夏”之于古人也并不如想像中那般难熬,聪明的古人不但懂得消暑,还深知“暑中作乐”,这些“设备”都是取自于大自然,实用又不污染环境,真是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立春之后,太阳到达黄经330度的位置是为雨水。雨水本来是指冰雪融化成水。雨水时节,正是春雨绵绵的季节,万物欣欣向荣,草木萌生。
  •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此时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冬眠的昆虫,草木也竞相舒展。今年的惊蛰是3月5日23:28。
  • 今天春分,在凌晨00:15之时,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等长,阴阳各半,此后北半球昼渐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中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 清明即是节气也是节日。为何二十四节气中唯有“清明”一枝独秀,被当做隆重的节日呢?
  • 谷雨节气的第一候花信风就是牡丹,因此牡丹也被称为“谷雨花”,民间流传着武则天将牡丹贬去洛阳的传说,事实是⋯⋯另据古书记载,因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这又是怎么回事?
  •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今年5月5日21时25分,太阳到达黄经45度为立夏,预示着季节的交替,告别春天,迎来夏季。
  • 今年5月21日10时14分太阳到达黄经60度,进入二十四节气之小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 今年6月6日01时29分太阳到达黄经75°,此时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它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 6月21日18时07分太阳到达黄经90°进入夏至。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古时候又把这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生到最北的一日。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
  • 2018年7月7日11时41分,太阳到达黄经105度,小暑至。“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暑,炎热的意思,小暑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古书记载:“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