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中华文化.中华科学.水利工程

世界唯一无坝引水都江堰 中华科学文明活见证

作者:允嘉徽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二千多年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功能,其实绩证实了中华文化科学文明的卓越性。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1116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惟一留存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至今已经运转了二千多年!

战国时代秦国的蜀堰,后人称都江堰,建成于纪元前,一直运转至今,在公元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一。都江堰工程在江水日夜冲击淘洗中运作了二千多年,这个水利工程证实了它高超的科学实践与成就,彰显了神传文化的科学伟绩。

蜀郡大堰工程  因势利导富饶天府之国

都江堰坐落在四川成都都江堰市(原为灌县)境内、成都平原西部大河——岷江上游。岷江是长江上游的大支流,还曾经被判定为长江的上游主干道,水量很大。秦昭襄王时,流经成都平原西南的大江带来洪涝,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与儿子主持治江的水利工程,时在公元前三世纪中(约公元前256年—前251年)。

历史上都江堰有“都安大堰”、“湔堰”、“湔堋”、“金堤”等等的名称,宋代才称都江堰。“湔”是指湔水,它是岷江支流,湔水出了玉垒山后即入岷江。《水经注·江水》记载蜀郡太守李冰:“壅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谓之湔(*音同间)堋。”[1] 堋是堵水灌溉用的土堤大堰。

太守李冰为整治洪水,在江中作大堰,并在附近凿穿了河道边上玉垒山脚,分出离堆来,让江水分流穿过玉垒山和离堆间的人工缺口(今称宝瓶口)进入人工渠道,整治了河水泛滥的水害。大堰有左右两口,一边是主干水口,一边是分水口,可随着水势高低调节分水入渠。李冰以人工开辟水渠,渠上行舟畅通无阻;江渠同时兼具水运和灌溉功能。河渠所过之处的民田人家引用渠水注入自家田渠灌溉田地,也供作坊磨米治绩[2] 之用,当时这些民家小水渠数以万亿计,数不胜数。

太史公《史记》就这样记载李冰所建的大堰:

“凿离碓(*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

《元史·河渠志》说:

“江水出蜀西南徼外,东至于岷山,而禹导之。秦昭王时,蜀太守李冰凿离堆,分其江以灌川蜀,民用以饶。”

都江堰二王庙内奉李冰之子二郎神像。(Shizhao/维基百科

李冰的大堰水利工程的整体规划设计不仅局限在防洪,而是全盘的规划,把当时人民长住久安的防洪、交通运载和农耕水利都涵盖进去了,兼顾人民生活食衣住行的方方面面,发挥了利用厚生的广大功效,扭转了蜀地贫瘠的故貌,让蜀地成了“天国之府”的民生乐土。

《汉书·地理志》称蜀郡受惠于大堰,“民食稻鱼,无凶年忧,俗不愁苦”。《宋会要辑稿》说李冰都江堰工程大兴水利彻底改变了贫瘠的蜀地,开拓了右蜀腹地,“养民之利”莫过于此。[3]

《水经注》说诸葛亮北征时,认识到李冰建造的大堰是当地农业之本,国富的资源,因此征用民丁一千二百人保护大堰,并设有专门管理的堰官。到清代雍正朝时,都江堰灌溉农地有九县76.53万亩(折合今5.1万平方亩)。[4]

治理都江堰“三字经”

现在看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有堰首和水网两大系统,堰首包括分流入渠的宝瓶口、分水的鱼嘴(古称象鼻)和溢洪排沙的飞沙堰等三大主体工程,此外还有堤防和一些附属建筑。建造在江中的“鱼嘴”因形而得名,它具有将岷江水分向两江流的作用,历代也随着需水量改变鱼嘴的位置;离堆和玉垒山间的灌溉渠入口“宝瓶口”前窄后宽,发挥节制入渠水流量的功能,保护灌溉腹地免于水患。

都江堰的“鱼嘴”。 (pixabay)

从战国时代初建直到清朝,历代都有修整都江堰的工事工程。目前在纪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庙的一面墙上,还写着“深淘滩,低作堰”,这六字被称为治都江堰的“三字经”,与“水则”为后世提供了永续使用的指引。

“深淘滩,低作堰”是大堰调节水量的要则,当灌溉水不足时,就筑大堰壅堵导引江水流入灌溉分渠,春正月水低则役工浚治积沙。元代修建大堰的堰体都是外石内铁,并用桐子油和上石灰、杂麻丝等物捣熟以防止罅漏。(见《元史.河渠志》)[5] 。江中水量多时,还用一种辅助堵水的工具“杩槎”,放置江面用来调节入灌溉水渠的水流量。杩槎是以数根圆木为骨架,外面包覆竹席,内灌泥沙。

图中为飞沙堰。(pixabay)

“水则”[6] 则是管理分水量的依据,是目测需用水高的标记,画在分流的宝瓶口边台上。从战国时代以后,人口越多,需要灌溉的用水越来越多,所以标准“水则”也随需而变换。灌溉渠的水位低于标准“水则”时就作大堰从外江多拦截一些水流过来。

历代的修缮都是在最初建造者的远大宏观的设计理则和坚固的工程基础上接力完成的,让都江堰持续嘉惠世世代代的中华子民。

活见证破解中华文化不科学的谬见

都江堰的跨朝跨代工程,缔造了建筑工程科技的伟绩。都江堰市是汶川大地震受创最严重的灾区之一,而都江堰大体安然无恙,更是卓越的中华科学史的一个活见证。

唐代诗人卢照邻有诗《行路难》,诗吟:“谁家能驻西山日?谁家能堰东流水?”

俯瞰历史,都江堰经历二千多年日升日落的流转,未曾在潮起潮落中掩没,日日涤荡着生民的身心,造福生民的生命。太守李冰不塞不堰岷江东流水,不破坏大自然的生命系统,他就是以顺势利导的科学工程,活用了江水嘉惠了广大的中华儿女,这是中华文化中顺应自然、长久共生的生命哲学,是天人合一的智慧展现。相对于完工不到20年就已经警讯频传的长江三峡大坝工程来说,都江堰的工程实绩证实了中华神传文化的卓越,其科学精神不辩也自明!

注释
[1] (见《水经注·江水》)“江水又历都安县,县有桃关、汉武帝祠,李冰作大堰于此,壅江作堋(*堋音同朋,堵水灌溉的堤坝),堋有左右口,谓之湔(*音同间)堋。”
[2] 《元史·河渠志》:“缘渠所置碓硙纺绩之处以千万计”。
[3] 《宋会要辑稿.食货七.水利上》:“蜀本鱼凫彭濮之国,土地瘠薄,秦太守李冰凿离堆皂水(*渠水名)以灌以溉,由是水利之兴,遍(*遍)于右蜀,遂为奧区(*腹地),养民之利,莫大于此。”
本来岷江分布在左成都,透过分流渠道而遍及右蜀,水利均霑,造出了广大的腹地。
[4] 雍正十一年(1730年)时任四川巡抚的宪德,向朝廷上奏《都江堰酌派夫价疏》,报告当时,灌溉灌、郫、崇、温江、新繁、新都、金堂、成都、华阳九县田76.53万亩(折合今5.1万平方亩)。
[5] 《元史.河渠志》:“诸堰皆甃(*音同咒,治也)以石,范铁以关其中,取桐实之油,和石灰,杂麻丝,而捣之使熟,以苴罅漏。”
[6] 《元史.河渠志》:“北江少东为虎头山,为鬭鸡台。台有水则,以尺画之,凡十有一。水及其九,其民喜,过则忧,没其则则困。”

@*#

-点阅【 璀璨中华文化 】的亮点系列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泸定桥是由清朝康熙皇帝御批建造的悬索桥,是四川通往西康 、 西藏的要道之一。在没有建桥之前,人们主要依靠竹索、藤索或附近的三个渡口渡过大渡河。由于水流湍急,无论官民,商旅,还是藩地使臣过河都很艰难。
  • 古燕国的都邑、元以后历代中国的京城:现今的老北京城,它的设计始于元世祖忽必烈之时,体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核心。透过老北京城最初的城市设计与布局,后世子孙不但能一窥中华文化中许多精微奥妙的神髓,更可以发现许多现代西方文化与古中华文化之间颇能碰出火花的相通之处。
  • 新疆的坎儿井鼎盛时期曾多达一千多条,全长5,000公里,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齐名,开辟了沙漠绿洲文明,展现中国古代地下水利工程的成就。
  • 中国古代杰出的大工程建筑涉及军事防御、水利堰渠水道、皇宫帝陵、交通桥梁和宗教建筑与艺术等等的范畴。其中的万里长城是非常出类拔萃的一个,被视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着录的灼灼星曜,闪烁着中华建筑工程傲世的光彩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 中国苏州重元寺。(shutterstock)
    房屋塌陷,宝塔倾斜,若想扶正,免不了劳师动众,敲敲打打。中国古代,有不少奇人异士,以精湛高超的技艺,扶正殿阁、房宅。也有人使用神通,扶正了倾斜的石桥。更奇异的是,有木匠刻意造了一座斜塔,凭着西北劲风吹正塔身,可谓神乎其技。
  •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位于福建泉州洛阳江入海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跨海大桥。它气魄雄伟、工艺高超,拥有“海内第一桥”、“天下第一桥”之美誉,与河北赵州桥齐名。
  • 河北赵州桥、泉州洛阳桥、北京卢沟桥和潮州湘子桥被列为中国四大古桥。这些桥梁是世界建筑杰作。
  • 中国的紫禁城(故宫)藏着很多秘密,一直是人们研究和探讨的话题。建于明朝的紫禁城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逾200次破坏性的地震,包括二十世纪最致命的地震,那么紫禁城是如何在如此多的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呢?
  • 雄县、霸州、永清一带作为宋辽时期的边关地带,这里战事频繁,加之此处为平原地区,在战场上无天险可守,北宋名将杨延昭在此地镇守达16年之久,寸土未失,而杨延昭屡战屡胜,与当时所修地下战道不无关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