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新罗进士终南山修道 白日飞升引人叹

文/刘晓

明 卞文瑜《云山仙阁》。(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988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唐朝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从618年李渊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至907年朱温逼唐哀帝禅让,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在这三百年中,有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袭的“永徽之治”、唐玄宗统治下的“开元盛世”。尤其是唐太宗缔造的“贞观之治”,使整个社会真正走入了一个祥和、礼让、安定、富足的歌舞升平时期。

大唐空前强盛的国力和开放的胸襟,造就了盛唐文化多元、开放、包容的局面。唐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南诏、新罗、渤海国、日本等藩属国“遣唐使”往来频繁,“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人来不息。当时,宇内诸国莫不知有唐,所以后来“唐”遂成了中国的同义语。时至今日,外国人犹呼华人为“唐人”,把海外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所穿服装称为“唐装”。

来自藩属国的“遣唐使”主要由留学生和学问僧组成。对于这些留学生,气度胸襟非凡的唐王朝不仅允许他们参加科举考试,而且还对其中一些优秀者授予官职。彼时,外国人若考中进士一般被称为“宾贡进士”。“宾贡”的含义主要有三个,一为宾服纳贡,指大唐周边国家和地区归顺纳贡;二为宾礼贡士,指古代地方向朝廷推举人才时,待以宾礼,贡于京师;三为“宾贡进士”,特指由外邦推举而来的人才应举及第者。

从653年起,十六年中日本六次派出遣唐使(其中遇难一次),学习盛唐文化。(PHGCOM/维基百科提供

关于“宾贡进士”,其与“乡贡进士”、“国子进士”皆为进士科举子之一员,不过彰显的是对外国人的优待。在来自朝鲜半岛新罗的宾贡进士中,有位名叫金可记的,在大唐和新罗都十分有名。

《续仙传》记载,金可记性格沉静,喜欢道术,不喜奢侈。有时采用道教方法,服气炼形,自得其乐。同时,他博学强记,写的文章风格清丽。气质非凡的他容貌也不一般,举止言谈,颇有中华之风。

唐开成年间(即公元9世纪中叶),金可记到长安留学,其后考中宾贡进士。可是他并没有选择做官,而是到长安城附近的终南山子午谷隐居修道。他亲手种植了很多奇花异果,但大多数时候他焚香静坐,进入修行状态,此外还常念《道德经》和各种仙经。

据朝鲜汉文古籍《海东传道录》记载,道家仙人钟离权为其师父。钟离权向新罗的崔承佑、金可记、僧慈惠传授道法,并授《青华秘文》等经书。学界认为《道藏》在朝鲜社会的传播,是新罗末期的留唐学生带回的,金可记得钟离权道书传授是实证之一。他也因此被视为韩国道教的“祖师爷”。

据朝鲜汉文古籍《海东传道录》记载,道家仙人钟离权为金可记的师父。图为明朝绘画作品,右为钟离权。(公有领域)

关于金可记修道一事,终南山子午谷金可记摩崖石刻也有记载。20世纪80年代,西北大学李之勤教授等考察子午谷时,首先发现了金可记摩崖石刻。此石刻在历史上著名的子午道北口,大石上刻有楷体字15行,每行约20字,另外还有其它石刻文字。大字前五行半为“杜甫赞元逸人玄坛歌”,即《全唐诗》中杜甫《玄都坛歌寄元逸人》诗,第五行下半行之后是金可记的事迹,题为“金可记传”。此楷书传文现共存125字,是《续仙传》金可记文字的缩写。

在终南山修行三年后,金可记乘船回到新罗。其后,再次回到长安,开始穿上道袍在终南山修行。期间,他对世人有求必应,从不推阻。

唐大中十一年十二月,金可记忽然给皇上上表道:“臣奉玉皇大帝的诏命,将为英文台侍郎,明年二月二十五日当飞升。”唐宣宗深以为异,便派人召他入宫,他固辞不来。又向他求看玉帝的诏辞,金可记以被别的仙人掌管、没在人间为由推辞。唐宣宗遂赐四名宫女,以及香、药、金、缎和两名中使给他,供他驱使。大概皇帝也是想知道金可记是否真的得道成仙。

对于皇帝的赏赐,金可记并不以为然。他独自居住在静室,与宫女和中使并不亲近。不过,宫女和中使每天夜里都能听到从他的静室中传出的谈笑声。一天晚上,中使偷偷的去窥视,看到屋子中仙官仙女,各自坐在龙凤之上,俨然相对,还有不少侍卫环卫在左右。惊呆了的宫女中使都不敢惊扰屋内的仙人。

到了大中十二年(858年)二月二十五日这一天,春光明媚,景色秀美,漫山鲜花烂漫,天空中出现了五彩祥云,更有仙鹤啼鸣,凤凰白鹄飞翔,笙箫金石,羽盖琼轮,遮蔽天空。在仙乐声中,金可记在众仙家的迎接下,登上仙车白日飞升而去。前来观看的官员和百姓堵塞了山谷,数不胜数,没有人不礼拜叹服和惊异的。@*#

参考资料:《续仙传》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辽将白天祖为大杀宋军士气,将杨业之遗骨、金刀分藏两地,打算开坛作法血祭。为阻止其计划,杨延昭让孟良与焦赞二将至西域盗取遗骨,杨八妹与王兰英则准备潜入辽国皇宫夺取金刀。
  • 望儿山也称百望山,此山为太行山脉至华北平原最东端,主峰的海拔虽仅有210米但视野极为开阔,对北京城周边的景致可一览无遗。此地树林茂盛、环境清幽,到了秋季可见遍山枫红,如诗如画的美景令人为之心旷神怡。关于此山的文字纪载最早可追溯至唐代的《长安夜话》,其内容说道:“百望山南阻西湖,北通燕平。背而去者,百里犹见其峰,故曰‘百望’”。
  • 杨五郎又继续说道:我已正式出家,除了讨伐盗贼,护卫寺院与信众外,不再过问战阵之事,其实六弟先前早已多次来信,还派孟良与焦赞要请我下山,我都婉拒了,况且我这山上只有区区数百武僧,要如何对抗辽国五万大军呢?
  • 杨五郎延德是杨家将士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行军布阵的能力在众兄弟中最为突出,所以出战时父亲杨业都让他担任副帅职位。传说他于金沙滩战后于五台山出家当和尚,但仍组织武僧团护卫百姓抗击辽军,朝廷因此封他为大德禅师,然而他出家上山到领兵抗辽的过程却流传着这样一段曲折连绵的故事.......
  • 当时北宋与辽国的边境长达千里,除了这三关之地以外几乎是平原无险可守,所以必须以有限的兵力守住重要的据点,才能力保中原文明免于外族的侵犯,据今人统计在这些地方与杨六郎有关的地名多达数十个,杨延昭在这些地方也留下了无数流传千古的英雄故事。
  • “药王”孙思邈淡泊名利,仙风道骨,不慕仕途。他的学识和道行高深,“精识高道,深达摄生”,深懂得古今的修行摄生之道,相传他活到141岁,外貌非常年轻,人们从他身上看到修道的神奇,尊敬他如洛下闳、安期先生之类的神仙。孙思邈有哪些神通呢?
  •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和《左传》中有同样的记载,说秋天时,龙在绛地的郊外出现。史载中第一位“豢龙氏”是董父,是黄帝的后裔。在《九州要纪》中有提到:“董父喜欢龙,舜遣派他在陶丘豢龙,于是他成了豢龙氏祖先。”那么豢龙氏职掌什么工作呢?董父豢龙成功后,据传他与龙一起升天!
  • 在日本京都博物馆,珍藏着一座神异的木质僧人雕像,像高160厘米。最为神奇的是僧人面部从中间裂开,里边显现的是观音菩萨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两人说话间来到了一处巍峨雄伟的宫殿前,祖师说:“今天是天界一年一次盛会的日子,各路佛道神都会汇聚此地,你与我屏息远离瞻仰,我会把他们在历史上的名号告诉你,虽然那只是神降生人世的名字,回归天界就不再用了,但是我告诉你,好让你知道容易对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