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北极:一个新的兵家必争之地?

人气 346

【大纪元2022年11月14日讯】(英文大纪元专栏作家Richard A. Bitzinger撰文/任季编译)按照过去的传统说法,封闭和极其困难的气候决定了北极的战略环境,对于人类来说,它是一个很简单、极其寒冷、遥远和荒凉的地方。

然而,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改变了这些,特别是,海冰的面积和厚度已经显著下降。近年来,夏季海冰的范围比30年前减少了约50%,冰面的损失大约相当于美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

虽然仍然不是热带天堂,但北极已经变得更容易接近,北极冰层的减少增加了该地区的经济价值。资料显示,该地区最有价值的是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据信,北极地区包含了世界上剩余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的25%。保守估计,这一储量超过1,000亿桶石油,估计价值可能达20万亿美元。

同样重要的是,北极正被视为商业航运的一个可选海路,当涉及到欧洲和亚太地区之间的贸易时,有可能与大多数航运采用的传统苏伊士-马六甲海峡路线相竞争。海冰的减少意味着通过北极地区的海上航线具有了商业价值。

莫斯科对沿着俄罗斯北部海岸发展所谓的北海航线(NSR)特别感兴趣。这条航道对欧洲和亚洲之间的航运特别有吸引力。从上海到汉堡的距离,通过北极航线比通过苏伊士运河和马六甲海峡要短3,231英里。由于北极冰层的面积和厚度都在缩小,国家情报委员会认为,持续的全球变暖可能允许NSR在2030年前每年能够开放110天,这会“改变全球航运模式”。

目前,使用NSR的船只数量已经从2011年的41艘上升到2021年的92艘;在2010年和2012年之间,走这条路线的船只数量增加了10倍,而俄罗斯预计在未来几年,过境的船只数量将增加30倍。

并非只有俄罗斯希望进一步发展NSR。自称为“近北极”的中共国,在2018年发布了北极政策官方报告。在报告中,北京阐述了其在北极圈内进行研究、发展基础设施和开发资源的计划。中共认为北极是“极地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补充。

2010年6月27日,中国的破冰船“雪龙”号在中国福建省厦门市水域,该船曾前往北极。(STR/AFP/Getty Images)

这些经济和贸易发展大大提升了北极的战略价值,因此人们也开始重新认识北极的军事价值。俄罗斯热衷于将北极地区作为“自己的区域”加以保护,在所有北极国家中,俄罗斯在该地区拥有最大的军事存在,从摩尔曼斯克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北部沿海地区有近十座港口和军事基地。

此外,俄罗斯比其它国家在北极地区投入了更多军事资源。经过几十年的忽视,莫斯科正在重建和加强其在北极的军事存在,特别是在俄罗斯北方舰队所在地科拉半岛周围的“高北”地区。

例如,自2008年以来,俄罗斯建立了两个北极作战旅(由大约9,000名士兵组成),并重新开放了科拉半岛和俄罗斯北极沿岸的海军设施、空军基地和雷达站。俄罗斯现在科拉岛大约有100架远程飞机,包括图-22远程轰炸机和图-142和伊尔-38海上侦察机。这些飞机在北极地区定期进行侦察和演习飞行。俄罗斯还正在升级其在新泽姆利亚的机场,以容纳现代战斗机,并部署现代S400防空系统。

俄罗斯特别投入巨资升级其总部设在科拉半岛塞维罗莫尔斯克的北方舰队。最关键的是,北方舰队是俄罗斯弹道导弹潜艇(SSBN)舰队的所在地,它的巡航依托区域主要是北极。这支舰队包括几艘新的“北风之神”级SSBN,以及最近成为头条新闻的“别尔哥罗德”号潜艇,它曾短暂“失踪”,引起人们对它执行某种末日任务的担忧。

中国还不是该地区的军事大国,但北京与莫斯科的“无限制”伙伴关系使中俄在北极合作的想法变得非常现实。特别是,中共对北极地区有长期的军事计划,该地区被认为是中共核动力导弹潜艇未来可能的作战区域。◇

作者简介:

理查德‧比辛格(Richard A. Bitzinger)是一位独立的国际安全分析家。他曾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The 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RSIS)军事转型项目的高级研究员,还曾在美国政府和各智库任职。他的研究重点是亚太地区的安全和防务问题,包括中国作为一个军事大国的崛起,以及该地区的军事现代化和武器扩散。

原文:The Arctic: A New Military Domain?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本文所表达的是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的立场。

责任编辑:高静#

相关新闻
拜登推出北极新战略 遏制中俄扩张
美国公布新北极战略 分析:遏中共北极野心
蓬佩奥:警惕中共在北极扩张的军事野心
专家:中共在北极圈扩张 欧美应遏制其野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