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3年03月10日讯】上篇我们讲了2个故事,2个孩子的父亲都因为“安全学校联盟计划”中所谓的“性别认同”而将孩子带回家自己教育。那麽“性别认同”是什么?专家又是如何解读的呢?
广受争议的计划
澳洲“安全学校联盟计划”(Safe Schools Coalition Australia, SSCA)缘起维州2010年在维州校园里推出的反校园霸凌和歧视政策,旨在针对校园霸凌和歧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而性别认知教育被包装在里面,2013年该计划获联邦政府补助800万澳元,并于2014年6月13日正式在除北领地外的全澳学校中实施。
不过该计划推行之初就引起社会各方广泛的争议。例如:关注校园霸凌行为的澳洲家庭协会(Australian Family Association),强烈反对该联盟在学校推动性别多样化的性别认知。据该协会官网指出,此项计划并非处理学龄儿童遭受霸凌和促进心理健康问题的最佳方法,质疑计划本身并不“包容”,所倡议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同性、双性和多样性别的(LGBT)学生身上,认为性别认同是学生遭受霸凌的主因,并鼓励学校支持同性恋。
2016年11月,新南威尔斯州儿童及青年委员会(NSW committee on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发布“Sexualisation of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Inquiry”报告书称,虽说“安全学校联盟”仅是少儿被过度性化的少数内容,但有多份家长陈情书对于该联盟所宣扬性别多样化的思想内容深感不安,尤其是暴露给不适龄的学童。
终于在2017年,该计划在新州、昆州、南澳和首都等地终止。
然而在不知不觉中,性别认同及性取向教育课程已经渗入幼儿园,造成刚刚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的幼龄(3—5岁)儿童对性别的困惑,并且带给家长震惊和恐惧。
大纪元采访了儿童心理学专家陈彦玲,她是美国身心医学与整体心理学博士,台大医学院硕士。有着三十多年资优儿童教育经验的陈彦玲博谈了她对性别认知教育对儿童的影响。
性别认知教育的瑕疵
陈博士解释了性别在身心发展中的过程,“性别是每个人的生长中出现的生理现象。除了人的行为和身体构造,还有他对性别的认知系统的发展(cognitive development),而认知系统就是教育过程中要帮孩子逐步建立起来的”。
“如果我们忽略你建立这个认知系统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而你就这样去教育下一代,我觉得这是良心上说不过去的”,她说。
举例来说,“十几岁想变性的孩子,问他为什么想要变性,孩子可能会说从幼儿园老师给我看这些(性取向,gender bending)的影片之后,我觉得很酷啊。现在我可以决定自己的性别取向的时候,我就想要变性。这个很酷的念头已经在我心里埋藏了很多年了,终于可以实现了”。
“我们要问一句话就是,这些老师在给他们看这方面的影片也好、告诉他们(性取向观念)也好,或使用图片,童话或书籍(来灌输这个观念)的时候,请问有没有让他们知道变性手术的过程是哪些,要经历的是什么?”
陈博士表示,学校不能一面倒的只告诉学生你想当男生或女生由你来决定,正反两方面资料都要全面的公平地摊开去讲,帮助孩子理解全部过程。而“家长的责任就是要告诉孩子全部的事实,不了解的(事)要寻求帮助”。
比如,实施变性手术之后要定期施打性贺尔蒙、施打的费用是多少?谁来支付?它的副作用是什么?身体处于贺尔蒙失调的状态对寿命的影响是什么?有没有人因为变性之后后悔了,但是无法再变回来了?
不要因为教育偏差 引导孩子走上不归路
陈博士表示,儿童大概两岁多开始如厕训练、会开始发问、并已经开始会使用言语表达及从爸妈那里观察两性的不同,男女意识会越来越清楚。
而“研究显示,这个阶段的儿童,由于大脑还在发育,思考还没有定型,对很多东西还是很模糊”;“从2岁到12岁,孩子正在建立认识自己的概念的时候,你给他抹的色彩(男女取向)是不一样的,他可能就走上另外那一条路去了”;“所以不要因为后天的教育的偏差(概念),去引导孩子走上一条他不需要走的路,更何况那一条路很辛苦,变性(的过程)不是很愉快的一件事情”,她说。
陈博士说,“孩子还没有在认知上很明确的建立观念(即分辨性别)的时候,你就利用认知教育这样后天的东西来左右孩子的(思想),这是违反教育本质的原则,是不能做的事情”。
陈博士也提到,有少数人不知道是否是基因上出了问题,不管后天环境和教育如何,他内心里还是希望自己能跨性别(男变女或女变男),也不排除这种可能。
这样的人,他很明确的知道自己的需求,在跟家人好好沟通后,不管后果要承受多少痛苦和风险,也要选择去做变性手术,我觉得在旁边的人就是尊重他。
我们也不应该在任何方面歧视他(他的选择跟后天环境和教育是没有关系的)。
责任编辑:宗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