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说(43):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作者:薛驰
泰山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具有崇高的位置,封禅是帝王最高的祭祀天地典礼。图为泰山天柱峰。(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91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论语‧八佾‧六》)

【注释】

旅:祭名。《周礼‧太宗伯职》云:“国有大故,则旅上帝及四望。”《王制》云:“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按礼制,天子祭泰山,鲁国君主、齐国君主亦可祭(因泰山在齐鲁之境),鲁国大夫季氏则无资格祭。

:音汝。

冉有:冉求字子有,孔子弟子,少孔子二十九岁,为孔门“四科十哲”之一(政事科),时为季氏家臣。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徐侯”, 宋璟赞:“文之礼乐,适可成人。目以政事,方为具臣。岂才不足,宁道斯屯。其谓国老,眇然清尘。”

【讨论】

泰山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具有崇高的位置。按《史记‧封禅书》,历代帝王祭祀泰山,是从舜开始的。而泰山祭祀典礼中的最高级,是封禅,不仅一般诸侯没有资格,即使是天子,不是特别成功者也没有资格,封禅是帝王最高的祭祀天地典礼。

然而,季氏僭越,不仅八佾舞于庭、祭祖时唱着《雍》这首诗歌来撤除祭品,甚至还要祭祀泰山。孔子当然反对。本章记载:孔子找来当季氏家臣的弟子冉有问,你不能阻止吗?冉有答道不能。孔子道:哎呀!难道泰山之神还不及林放懂礼,居然接受这不合规矩的祭祀吗?

前面林放曾向孔子请教“礼之本”,当然懂礼。孔子还说过“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就礼的精神而言,没有仁义的人来祭,“神不来格”。泰山的神为大神,怎么会享用季氏不合身份的祭祀呢!

季氏被孔子驳斥得体无完肤。(当然,说孔子亦有这层意思——以林放来勉励冉有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掉以轻心,也通。)不过,有人解说本章:孔子不责备季氏而责备泰山,温厚婉转到极处了。本文则以为,本章中“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无论内容还是语气,都是悲愤的。本篇从开首的“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再到本章,内容一脉相承,文势一气贯注。

对古人而言,祭是国之大事。对祭的不同做法,对国家、对施政者都有重大影响。这里举《左传‧哀公六年》中的一个故事来做对比。

楚昭王生了病,占卜的人说:“这是黄河的神灵在做祟,应该去祭拜河神。”楚昭王不同意,有个大臣建议:“要不,咱们来到郊外,遥遥望着黄河的方向,祭祀一下,尽尽心意。”楚昭王说:“不行!自夏商周以来的山川之祭,都只祭本土的名山大川,境外的无需祭祀。我们楚国应祭祀的是长江、汉水、雎水、漳水,黄河与我们无关。祸福的来临,不是要经过这些川流吗?就算我有什么失德的地方,也轮不到黄河之神来惩罚我!”不去祭祀黄河。

孔子评价:“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楚昭王(约前523年―前489年)不满十岁即位,在位期间,曾遭吴国攻伐,几乎亡国,但能渡过难关,成楚国中兴之主。楚昭王为什么能“不失国”呢?孔子认为他“知大道”。

而对季氏,《论语·季氏》中也记载了一段孔子的著名评论,其结论是“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楚昭王和季氏为何命运各异?其中关键一点,是对礼——祭作为代表——的态度不同。

本章内涵丰富、深厚。现代人的思想与之相隔甚远,但如愿去深入体会,也能多有受益。

主要参考资料
《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四书直解》(张居正,九州出版社)
《论语新解》(钱穆著,三联书店)
《论语译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
《论语今注今译》(毛子水注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论语三百讲》(傅佩荣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论语译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论语本解(修订版)》(孙钦善著,三联书店)

看更多【《论语》说】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对于本章,明代大政治家张居正如是说:“季康子之问,专求诸民。孔子之答,专求诸己。盖人同此理,吾能自尽其理,而人岂有不感化者哉!”其实呢,孔子是要季康子以身作则、以上帅下、率先垂范。
  • 儒家对孝的重视,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历朝历代都说“本朝以孝治天下”。甚至西汉皇帝的谥号里都有个“孝”字,其它王朝皇帝的谥号也多有“孝”字。所以,中国正统之政,重点是讲“教化”、“王化”,而非暴力统治,皇帝是“作之君、作之师”,官员是“父母官”,家国同构。从家庭到朝廷,孝是主导性的伦理。
  • 钱穆对本章的解说,则非常高妙。他说:人类社会,有法律契约,有道德礼俗,所以为指导与约束者纵甚备,然使相互间无信心,一切人事仍将无法推进。信者,贯通于心与心之间,既将双方之心紧密联系,而又使有活动之余地,正如车之有𫐐𫐄。
  • 孔子百世可知,其依据就在于中华文化,在于道统。汉代董仲舒说了个非常著名的话“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注意,孔子这里说的“继周”,有特定的含义,是指继承周礼、周的文化。只要行在中华文化的轨道上,有“因”有“损益”,“虽百世可知也”。
  • 本章前句是评一不当做而做的事,后句是评一当做而不做的事。有人认为,从意义上讲,应当各自为一章。但既然作为一章,编者应有苦心。就“为政”而言,有所不为,有所必为。无论“不为”还是“必为”,都上循天理,内怀仁心,而勇于担当。
  • 本次中华文明,从黄帝开始,到夏商西周,是为礼乐文明。所谓“六代乐舞”,一般指黄帝《云门》、尧《大咸》、舜《大韶》、禹《大夏》、商汤《大濩》,以及周武王《大武》。又分为文舞和武舞。前四代,因禅让得天下,故称文舞,表演者手持乐器与雉鸡尾羽;后两代,因靠武力夺天下,故称武舞,表演者手持干戚。
  • 鲁国文化最盛,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中还有一个独特的意义。大家知道,一朝文化精华俱在宫廷。然而,公元前771年,犬戎攻陷镐京,西周灭亡,文化亦遭浩劫。幸而有鲁,许多文化精华得以保存。
  • 到了孔子的时代,礼坏乐崩,孔子要救世,怎么救?只能从归正人心着手。怎么归正人心?首先厘清礼乐的本源。这个本源就是人心,要有仁。
  • 盖俭啬无文,虽未合于礼之中,而犹不失为淳古之风,是即本之所在也。居丧者与其习熟于仪节,而无惨怛之诚,宁可过于哀痛,而少品节之制。
  • 连夷狄皆有君主,不像中国的君主已经名存实亡了。这是孔子伤时之乱而叹之也。“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史记‧太史公自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