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法 二十四节气(二):节气的由来

张慧珠 丹阳
font print 人气: 576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21日讯】那么谈到二十四节气,我们首先必须了解祖先们如何创造、发明历法。据研究,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更早的时候,没有四季之分,只有春秋。远在春秋时代,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但先秦时代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与后世不完全一样,今本《淮南子﹒时则训》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可能已经过汉代人的整理和修改,但所载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已经与后世完全相同,且历二千多年而没有改变。这可以视作是二十四节气定型的标志。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也就是说,季节也是一个从少到多、从简至繁的概念,圣人云:大道至简至易。可是历史就是这样发展的,越来越繁芜复杂,这也是天象变化使然。
根据《史记﹒天官书》记载,秦汉时代人们是用观测日晷和星象等方法来确定节气的。但有时候实际气候的变化和天文的变化并不完全一致,这时会用其它办法来校正,以便尽可能准确地把握气候的实际变化。

《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根据北斗星斗柄的指向来核定二十四节气。正北的子辰与正南的午辰相连(经),正东的卯辰和正西的酉辰相连(纬),形成两条相互垂直的线(二绳)。斗柄“中绳”分别为冬夏二至和春秋二分。“二绳”把天穹分为四个区(即四钩):丑寅、辰巳、未辛、戌亥。每一钩的中心处叫“维”。东北为报德之维,西南为背阴之维,东南为常阳之维。两维之间,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而升,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淮南子﹒天文训》还根据阴阳二气的消长,对二十四节气的气候意义作了描述性解释。因为这些解释是建立在精密的天文定位的基础上的,说明了中国古代人民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相当发达。

在过去的小法小道修炼,也和常人一样十分重视季节的交替,因为他们讲究采天阳之气地阴之气,节气代表了“天地之气”,这与个人修炼紧密相关。因此重视四季变化、重视时辰更迭。他们有自己自创的历法。据说,这种历法以立春为岁首,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个月,九十日。每月两个节气,十二个月共二十四节气。《玄都开辟律》云:“二十四气为天使。一气十五日,一岁十二月,月二气,终岁为二十四气,皆是自然之气也。”唐代的道士把这种历法进一步改编成“二十八宿旁通历”。宋代沈括正是在这种历法的启发下提出了独具创意的新历法──十二气历。

汉代董仲舒认为“天地之生万物也,以养人。”(《春秋繁露﹒天符人数》)天地万物都是为人而生、为人而成的。虽然天地主宰万物主宰人世间的一切,但是却一切都是为了人才有了这一切。节气的变化亦然,是为了人能够生存,方便人的生存。因此,节气的变化跟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二十四节气就是:春天有90天又18小时分为:立春、雨水、惊螫、春分、清明、谷雨。夏天有94天又1小时分为: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天有91天又20小时分为: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天有88天又15小时分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加起来共有二十四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如果按照太阳的来制定节气,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与阴历月份对应表

月份 正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节气 立春、 惊蛰、 清明、 立夏、 芒种、 小暑、 立秋 、白露、 寒露 、立冬、 大雪 、小寒
斗建 报德之维、 甲、 乙、 常羊之维、 丙、 丁、 背阳之维、 庚、 辛、 通之维、 壬、 癸
音律 南吕、 林钟、 仲吕、 夹钟、 太吕、 太吕、 夹钟、 仲吕、 林钟、 南吕、 应钟、 应钟
中气 雨水、 春分、 谷雨、 小满、 夏至、 大暑、 处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冬至、 大寒
斗建 寅、 卯/中绳、 辰、 巳、 午/中绳、 未、 申、 酉/中绳、 戌、 亥 子/中绳、 丑
音律 夷则、 蕤宾、 姑洗、 太簇、 黄钟、 太簇、 姑洗、 蕤宾、 夷则、 无射、 黄钟、 无射

(斗建、音律出自《淮南子》)

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用来划分一年四季的;二分、二至是季节转折点,“四立”表示季节的开始。小署、大署、处署、小寒、大寒、表示一年中最热、最冷的出现时期。白露、寒露、霜降反映气温下降的过程与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雨降雪时期的程度;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季节和农作物的生长现象。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气候,万物生长的变化及民俗,也给后代子孙们适切的指示。有了各种节气定律作为依循,只要“不违农时”,就会民丰物阜,民族续存,命脉自得延绵,可见各种的节令与农事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十二个月的农作物如:正月葱,二月韭,三月苋,四月蕹,五月匏,六月瓜,七月笋,八月芋,九芥蓝,十芹菜,十一蒜,十二白。节气的口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寒又寒。

【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国谚语说行船走马三分险,比喻旅游交通总有意外存在,但在伊朗却是十分险,据警方统计,伊朗平均每年有一万五千人死于交通事故,八万七千人受伤,换言之,平均每四十分钟死亡一人,受伤六人。伊朗官方“德黑兰时报”今天引述全国交通警察局长饶罗兹(Bahram Nowrouzi)的话说,今年三月二十一日(伊朗历法为新年的开始)以来,伊朗全国已发生四万六千多起交通事故,造成至少一万人丧生,其中两千三百人是当场死亡,其他是在医院中重伤不治死亡。
  • 根据印度传统的历法,本周是嫁娶的大好日子,因此有许多新人赶在这个时候完婚,印度上下到处可以看到甜蜜热闹的场面。
  • 经过一年多的耆老访查、整合,台东县兰屿天主教研究发展协会整理出第一部达悟族传统历法,预计明年初出版;由于早期的岁时祭仪仅以口述方式传承,传统文化不断流失,现在历法即将付梓,岛上的老人家都十分开心。
  • 为了挽救逐渐消失的飞鱼文化,雅美人最近完成了第一本传统日历,雅美人传统历法是根据飞鱼的时序订定,希望能借着传统日历,让年轻人重拾飞鱼文化。
  • 为让年底婚嫁热潮持续,台北市照相商业同业公会从今天起在台北世界贸易展览馆展出婚纱珠宝大展,除继续为结婚季加温之外,也试图破除民间流传的明年是孤鸾年不宜婚嫁的迷信,欢迎准新人们前往参观。今年由于受到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的影响,使得不少新人的婚期因此延宕,导致自十月起包括喜宴、婚纱、喜饼等相关行业都忙得不可开交,大发利市,但是依农历历法明年是孤鸾年,不宜婚嫁,不少准新人们也抢着在今年年底前步向红毯的另一端。台北市照相商业同业公会为接续炒热年底结婚旺季,结合婚纱、珠宝等相关业者在世贸展览馆举办台北婚纱珠宝大展,除呈现明年最新婚纱风格、造型外,同时还替新人规划婚纱摄影、蜜月行程等,这次有六十二家厂商参展,欢迎准新人们前往免费参观。
  • 我们聪明的先民,在几千年前就发明了历法,在历法中分成了二十四个节气,在古时候的农民们将所有的农事活动,都按照历法节气来安排行事,所谓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都不失其时,则五谷不绝,道理就在于此。
  • 中国的历法,其实是中国传统文明天人合一认识的一部分。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老子》第25章)人禀生于天,托形于地,天阳地阴之气运转不息才有了世间万物,人应该畏天地敬神灵。诗曰:“夙夜畏天之威”(《诗经﹒周颂﹒我将》)在历法中分成了二十四个节气。
  • 古人讲“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中生命发扬的季节。谷雨是暮春的最后一个节气,错过谷雨终就错过了今年的春天。切切要惜春,就在正当下!
  •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之后到来,此时天地万物的生长皆清净㓗齐阳气发,所以称“清明”。自古以来清明融合了节气、历史的内涵,形成古老又丰富多元的节俗!其中不少节俗传自仅相隔一二天且节俗用意又相近的寒食节。
  • 明 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公有领域)
    节气“清明”表示什么意义呢?清明对应卦象是什么涵义?如何利用“清明”让人生“乐活”呢?古人有一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