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方法得当 保证食品安全

标签:

【大纪元10月28日讯】良好的烹调加工过程能有效控制甚至消除食品的不安全因素,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而不良的烹调操作,不仅不能降低食品的危害因素,甚至会成为食品污染的途径,使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增多,影响食品的安全质量。

  洗菜视情况而定

  关于蔬菜的洗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建议先洗涤后浸泡;一种是建议只洗涤,千万不要浸泡。何教授认为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视不同的蔬菜而定。何教授说,在蔬菜的表面,有一层蜡质,可挡住农药向相蔬菜内部渗透,不同蔬菜蜡质层不同,且果类蔬菜蜡质层厚且完整;叶菜类蔬菜蜡质层薄且不完整。因此,茄果类蔬菜的农药残留外部多于内部,这类蔬菜能去皮的去皮,不能去皮的洗净即可,不能浸泡;而叶菜类蔬菜的农药残留多在蔬菜的内部,可采用清水洗涤浸泡的方法。

  先勾芡再热炒不正确

  我们有很多的烹调习惯并不科学,典型的错误做法是将肉用淀粉勾芡后再用热油炒,这样,高温下肉中的氨基酸和淀粉发生糖胺反应,生成焦糖色素,所以炒糊的饭菜往往呈褐色。伴随焦糖色素的产生,还会产生一种有害成分4-甲基咪唑。此外,糖胺反应除生成色素外,还会生成一种致癌物——杂环胺,如果勾芡的同时再加味精,则更容易生成杂环胺。因此,应避免用淀粉勾芡炒肉,同时火不可过大,防止炒糊。

  煮熟煮透才能吃

  有些食品中含有天然毒物,须经特殊处理才可食用,常见的有扁豆、大豆、土豆等。扁豆中的有毒成分为植物凝集素、皂素,可引起胃肠道不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加热可将其破坏,因此,食用扁豆要彻底加热到变色后方可食用;大豆中的有害成分为胰蛋白酶抑制剂,可移行到豆浆中,因此豆浆如果未加热熟透,可发生腹胀、腹泻等症状;土豆的有害物质为龙葵碱,加热也不能将之破坏,因此食用前最好去皮,剔掉芽眼,特别是发绿的皮一定要去除。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您想识别、烹饪和栽培蘑菇吗﹖
烹饪大师傅培梅 用意志力对抗病魔
六大古都“食神”北京大会师
全球华人的美味回忆!傅培梅胰脏癌病逝台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