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完美主义 压垮孩子心理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8月26日讯】 您的子女有下列类似的表现吗?只要随堂考试失误,没拿到满分,课后便躲在房内哭泣;该睡觉了,却仍在赶报告,简单的读书心得,偏要大费周章,弄到涨菪悎伈� ◎N为止;突然暴跳如雷,丢掷乐谱出气,理由只是练琴时意外走音;拒绝尝试新事物,仅局限于擅长或受夸奖的技能。若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小心完美主义的后遗症,正悄悄地在孩子身上发酵,值得家长注意。

 所谓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 )是一种追求尽善尽美的极端性格,其虽能驱使人奋发向上,努力达成目标,但也因树立标准过高,行事缺乏弹性,加上求好心切,要求无懈可击,结果反而患得患失,徒增压力负担。

 对于儿童来说,本身的创造力、冒险精神及学习乐趣常因此被“害怕失败”、“永远不满足”所取代,在经历挫折后,更易丧失内在价值感,认为自己没用,而采拖延、逃避、幻想等消极方式因应。有些基于补偿心态,甚至出现强迫性行为(如反复确认、过度谨慎等 ),神经质愈是严重。若未能及时矫正,除影响学习效率及社交关系外,还可能引发人格障碍、忧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

 有鉴于此,对于只接受“best”,老爱钻牛角尖的孩子,以下的建议可供父母作为教养上的参考:

●合理期待:协助子女建立现实感,避免好高骛远,引发无谓困扰。家长应考量孩子的能力,陪同拟定可达成的目标及做好时间安排,而非揠苗助长。

●观念澄清:愿意分享自己失败的经验,并提供适当的保证、承诺,让孩子了解犯错乃人之常情,检讨后改进即可,毋须戒慎恐惧,担忧失去关爱。

●重视过程:懂得去赞美孩子的努力,而非只看成果。少批评,多包容,肯定其所付出的一切,除有助于自信心的提升外,也能激发孩子勇于接受挑战。

●以身作则:您也是完美主义者吗?别成为孩子的坏榜样。尝试从不同角度来看待问题,善用周遭资源,有效管理个人情绪,才能发挥良好的示范效果。

●享受自由:让孩子有尽情玩耍的机会。家长在规划诸多的学习活动时,生活中也应给予充分的空间、时间,任其探索环境、发掘兴趣,以利适性发展。

●将心比心:同理孩子的感受,倾听他的心声。当察觉孩子失意时,家长应能主动介入,鼓励其将痛苦宣泄出来,设身处地着想,避免轻视、冷落或嘲讽。

●调整步调:让孩子喘口气再出发。当孩子受挫难过或太执著于某项作业时,可要求其暂时休息一下,改从事其他游戏、活动,借此分散注意力。

●传授技巧:教导孩子如何解决问题。灾难化的想法常使孩子犯错时反应过度,家长若能机会教育,重新诠释事件正面的意义,将可提升其应变能力。

 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完美主义的特性,虽为孩子带来优异的表现,但好胜心的作祟,也容易因细微错误,而有强烈的失落感,引发身心调适困难,对健康造成莫大影响。故建议家长要使孩子明白,疼爱的本质在于他们本身,而非表现好坏与否。平常也要能欣赏其优点,接纳其缺点,相信孩子的成长路才会充满快乐。
(本文作者为公职临床心理师 )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鬼月”购屋的禁忌已式微
讨论:中国农民进城打工饱受心理疾患之苦
中国目前约有20%的儿童出现抑郁症状
台奥运心理辅导师徐明之女跳楼 徐三日后回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