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肝炎面面观-认识肝炎

台北荣总内科部胃肠科主治医师 黄怡翔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25日讯】肝脏受到各种不同原因所引起的发炎反应,造成肝细胞坏死的现象,称之为“肝炎”。肝炎事实上必须有病理切片才能确定,但是不可能所有患者都做肝切片,因此临床上常以GOT(AST)、GPT(ALT)数值是否异常作为判断患者是否有肝炎。引起肝炎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病毒感染(包括A、B、C、D、E型肝炎等)、药物(如抗霉菌药物、结核病药物等)、酒精、某些先天性代谢的异常、自体免疫疾病等。

肝脏发炎时间的长短可以将肝炎分为急、慢性肝炎。若是肝脏发炎的时间(即ALT、AST数值异常)超过6个月以上称之为“慢性肝炎”。目前在台湾最常见引起慢性肝炎的原因为B、C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但是其他如酒精、自体免疫疾病及某些先天性代谢疾病,都可以引起慢性肝炎。

多数的肝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比较严重的急性发作时,可能会出现疲倦、食欲不振、恶心反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胀、黄疸、茶色尿等症状,但是这些症状并非肝炎所特有的,有许多其他的疾病也可能出现相关的症状,因此若有上述情况出现,必须尽速求医由临床医师作判断。

由于台湾为B型肝炎的盛行区,在全面性新生儿B型肝炎疫苗接种之前,成年人的B型肝炎带原率曾高达15-20%;同时台湾地区C型肝炎的盛行区约为1-5%,部分南部沿海乡镇有高的盛行率。慢性B型及C型肝炎是引起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原因,而肝癌又占国人癌症十大死亡原因之首位,因此对于慢性B型及C型肝炎的防治极为重要。因为肝炎不一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若是家人有B型、C型肝炎,或是其他肝脏疾病者,建议最好找胃肠科专科医师详细检查;对于B型或C型肝炎患者也必须定期追踪检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目前对于慢性B型、C型肝炎的治疗,由于抗病毒药物的问世,近年来已有显着进步;至于患者适合何种治疗,必须依病情与胃肠科专科医师讨论后决定。

本文由荣总人电子周报提供◇(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