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生命力 】闽南语快乐教室——朱阿莉

注重上课气氛的朱阿莉,总是不断的有新的教学呈现,吸引学生,于是有学生形容朱阿莉是哈利波特,上课就像魔术师……
采访/摄影 黄采文
font print 人气: 43
【字号】    
   标签: tags:

一头短发、笑声爽朗,外表干练,如果眼前这位说着一口流利闽南语的朱阿莉老师自己不提起,任谁也不相信,她原本是一位只能说几句闽南话的“外省人”。

一头短发、笑声爽朗的朱阿莉,让人感觉有用不完的精力与活力。

朱阿莉笑着形容当初的情况,她说:“台语会讲几句,譬如说去菜市场买东西,‘吃饱吗?’或问老板‘一斤多少钱?’,会说的闽南语不超过十句。”是什么原因,让她变成一位既专业又受小朋友欢迎的闽南语老师?朱阿莉说:“也许是冥冥之中上天引导我来走这一条路!”

2002年参加关怀妇幼活动,朱阿莉接受艺人大小S采访。(朱阿莉提供)

再深入接触,很快会发现朱阿莉有一颗柔软、宽大、慈善之心!注重上课气氛的朱阿莉,总是不断的有新的教学呈现,吸引学生,于是有学生形容朱阿莉是哈利波特,上课就像魔术师、像设计师。会设计各种不同的教材,是百变女郎、是孙悟空、是白雪公主、是慈善家。

驾轻就熟 为乡土语言教学打头阵

因着对教学的热忱,退休后的朱阿莉仍在原本任职的台北市国语实小教书。退休前,喜欢教书的她,对于校内的教学研究,二话不说的承担起责任来。因此当乡土语言纳入“九年一贯”时,朱阿莉自然成为校长的不二人选,担任先锋部队,为乡土语言教学“打头阵”。

对于新的课程、新的领域,必须重新学习与研究,其中的辛苦与困难是可预见的,但朱阿莉却淡淡的说:“新的开始还是要有人去做新的投入。”她认为国语教学的基础已经很稳固了,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因此积极的投入乡土语言教学这陌生的领域中来。

由于先前曾配合教育局做“罗马拼音教学研究”,以罗马拼音方式敎国语,因此当朱阿莉面对不熟悉的闽南语时,原本的旧经验让她驾轻就熟。朱阿莉表示:“后来教授给我一本罗马拼音的书,我才知道原来闽南语可以用罗马拼音来敎。”她说:“当初我们的想法很单纯,人家给我什么我就做,教授跟我说你去试验看看,还好前面有这个国语的罗马拼音的基础,所以我在教闽南语的时候,如法炮制。”

全心投入 不畏困难自创教学方法

朱阿莉认真的学习、全心投入,解决了自身原本不会讲闽南语的窘境,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真正的困难接踵而至:最大的困难就是“声调”,因为闽南语的声调与国语不同,致使学生无法跳脱原本的旧经验,而发不出正确的发音。

第一天教学就遇到挫折,但朱阿莉并不气馁,为了克服困难,一夜未能成眠,从注音符号想到音阶,终于让朱阿莉创造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那天我一直想,后来我终于想到用音阶——‘so mi do’,小朋友以为要上音乐课,小朋友印象深刻,就会了。”朱阿莉开心的说:“声调是最难的部分,5分钟就让孩子学会,我蛮开心的。”这个困难解决之后,接下来就一帆风顺了!

朱阿莉准备丰富齐全的教具,供上课使用。

朱阿莉还做了很多教学的延伸,让学生创作,将国语的教学方法带进敎闽南语。找出闽南语“念谣”的韵脚、欣赏美的句子,先让学生仿作,再透过仿作而创作,让闽南语敎学一样可做到“听、说、读、写、作。”

在朱阿莉的带动下,上课对小朋友来说,就像游戏一样吸引人。

朱阿莉总是绞尽脑汁,想尽办法让学生快乐无负担的学习,于是结合了游戏与歌唱,引导小朋友从游戏中不知不觉的走入闽南语领域中来。如此用心的朱阿莉因此而荣获教育部颁发“乡土语言访视评鉴绩优教师”。

2002年,朱阿莉获选特殊优良教师“师铎奖”,接受台北市长马英九颁奖。(朱阿莉提供)

2002年荣获特殊优良教师“师铎奖”后,朱阿莉接受教育电台采访。(朱阿莉提供)

来电一百 专注学习快乐无负担

看着朱阿莉在讲台上,快乐的表情、丰富的肢体动作,讲台下一双双专注的眼神,随着朱阿莉教学的节奏,而笑、而兴奋。朱阿莉表示,要让每位学生最专心、专注的学习。她诙谐的形容说:“就是‘来电一百’!”

朱阿莉说,上课要让学生“来电一百”。朱阿莉卖力的上课,学生们投入专注的听讲。

问问刚上完朱阿莉闽南语课的三年级小朋友:“喜欢上闽南语课吗?”得到的答案是如雷贯耳的回答:“喜欢!”一位小朋友稚嫩的说:“老师用游戏方式跟我们讲话,让我们有更深刻的印象可以学习台语,觉得很棒!”还有一位小朋友满意的说:“可以跟奶奶用闽南语对话,奶奶说我很厉害!”

朱阿莉精心策画活动,让小朋友让乐在其中。(朱阿莉提供)

看着上完课的学生满足又快乐的神情,让人深刻感受到朱阿莉对教学的付出与用心,也让人感觉“师道”的无限光辉。就如朱阿莉所言,老师就像太阳一样,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给予光明与温暖!

朱阿莉将自己闽南语教学的经验,与其他老师分享。(朱阿莉提供)

box:“so mi do”音阶教学
闽南语有8个声调,其中高平音、中平音、低平音三声调,学生在习惯国语4个声调情况下无法顺利发出,于是朱阿莉用音阶“so mi do”来取代,帮助孩子轻松学台语。

*****

体验闽南语之美

三十年代出生在台湾的朱阿莉,父母都是湖南人。因缘际会让朱阿莉这位“外省人”投入乡土语言研究,借着深入的接触后,朱阿莉深深的感受了闽南语之美,打破了原本对闽南语旧有的观念与想法。朱阿莉说:“文化的东西,如果你今天了解‘她’,那以后你就会欣赏‘她’,欣赏之后就会尊重。”

朱阿莉表示最令她感动的是闽南语中的“俗谚”,因为可从朗朗上口的句子中,感受到闽南人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乐天知命的个性,从流畅的语句中,生动的勾勒出当时生活的背景与情境,在浅白的词意中,寓含意义深远的做人处世之道。

朱阿莉表示,原本认为闽南语没有文化,但接触后才让她明白:“文化是需要接触与了解的。”她说:“研究之后,我才发现,‘她’是有文化的,而且很多深层的文化的东西,我才发现那是最可贵的。”身为所谓“第二代外省人”的朱阿莉,对于台湾社会引发的族群问题深感痛心,她表示,不要把历史的包袱压在身上,彼此斗争、伤害。她也以自身的经验希望:“族群中大家彼此去了解、去欣赏,会欣赏就共容、融合。”

朱阿莉希望透过乡土语言课程,让下一代去了解不同族群的文化,让族群分裂的问题就此消失,让我们的社会更加体会理解与包容的真谛。

box:闽南语保留了正统中原语言精华,是汉语方言的一支,和古中原河洛语相当近似。以闽南语朗诵古代诗词,韵脚读音皆呈押韵。

*****

意外插曲 投入义工行列

教学迈入第17年时,一个意外的插曲,让朱阿莉从此投入身心障碍义工的行列。那一年班上有位特殊儿童,朱阿莉参加台大医院安排的会议后,才明了这是一位智障又带有自闭症的儿童。

上课第一天,学生家长纷纷打电话给朱阿莉,要求这位特殊的孩子转班甚至转学,朱阿莉备感压力,但仍不为所动,耐心安抚家长。

朱阿莉表示,刚开始也会因这位学生脱序的行为又气、又担忧。但生性乐观的她,参加特殊教育会议后,得知有位老师一星期中被特殊孩子咬了3次,那时触动了朱阿莉,她说:“还好!至少我还比那老师幸运!只要有比较,就会觉得自己的幸福。”

之后,朱阿莉便不断的尝试各种方式,让特殊孩子的行为稳定下来,也与家长及其他学生沟通,更循循善诱学生们,接纳且帮助有天生残缺的人。她说:“最重要是敎其他50几个小朋友,去包容跟我不一样的人。”回忆着那2年的日子,让她感到最开心的是,不仅这特殊孩子有令人惊讶的进步之外,其他小朋友收获更多。

这样的用心,源自母亲的身教。朱阿莉母亲是一位老师,当朱阿莉成为老师的第一天,母亲便告诫她,当老师最重要的是“用心”以及“与学生家长保持良好沟通”,朱阿莉谨记在心。她说:“当老师不是只有敎啊!敎完了回去要内省。”于是朱阿莉每天睡觉前,总是将白天的教学回想一次,感觉学生的表情、感受,检讨教学的方法,如遇到教学的瓶颈,便苦思解决方法,让学生接受。

因深刻体会残缺孩子父母的辛苦,于是加入身心障碍协会,至今19年,她说:“我参加智障协会目的,除了帮助这些孩子,其实最重要是帮助这些家长,让家长不要丧失信心,不要悲观、不要自卑。”

在朱阿莉身上,让我们不仅看到师道的光辉,也看到人性良善的一面。@*(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