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说古人食鱼

编辑:石杭

人气 5
标签:

远古时代,人类为生存而采集渔猪。从此以后,鱼就与人结下不解之缘。

在中国,自殷商末年就开始人工养鱼,称为“圃鱼”,以别于直接捕捞的野生鱼。春秋战国时,鱼的品种众多,不仅作为食品,而且成为宗庙祭祀和赏赐馈赠的礼品。《孔子家语》记载说,孔子喜得贵子,鲁昭公以鲤鱼作赏赐,孔子因此为儿子取名鲤,字伯鱼。此时,已有一些名贵珍美的鱼品被发现和养殖,深受人们喜爱。民谣言:“洛鲤伊鲂,贵于牛羊。”亚圣孟子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将鱼与稀有珍贵的熊掌相提并论。

古人,最喜鱼脍、鱼羹。成语“脍灸人口”的“脍”就是指用鲜鱼切作薄片或细丝制成的生鱼片或生鱼丝。用来制脍的鱼品很多,最早使用的是鲤鱼,《诗经》有“饮御诸友,鳖脍鲤”之句;而最有名的要数鲈鱼。《晋书》载,张翰因思吴中鲈鱼脍而毅然弃官回乡。到隋代,鲈鱼脍相传被隋炀帝赐名“金玉脍”。唐代段成式《西阳杂俎》记载了当时制鱼脍的高手,称他切下的鱼片如薄纱能随风起舞。日本著名的生鱼片,大概与此时遣唐使的往来有关。

现代营养学证实,多吃鱼能使人更加聪明健康。

(稿源:星辰美食网)

相关新闻
炖出好喝的汤 科学破解美味料理密技
洗米、泡米 掌握米水比例 煮出香Q白饭
比含糖饮料健康 世界各地9种优格饮报你知
自制法式马卡龙 网红授秘诀 常见问题全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