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戏剧张力的《兰陵王入阵曲》

张羽良
font print 人气: 43
【字号】    
   标签: tags:

转载自《新纪元周刊》第17期【中国舞蹈】栏目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整个中国舞舞蹈史的悠悠岁月,几乎和中华文明史旗鼓相当。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中国舞能刻划所有人物,可以容进任何生活元素,是人类艺术文化领域中独树一帜的瑰宝。

中国历朝历代,不论在宫廷或是民间,很多欢庆和宴会等的场合中,都有舞蹈表演,其中像跳、飞越、转、翻腾和舞枪、舞剑、舞棍等武功技法的演出,都是由武将担任,体现着“舞”和“武”之间的连系。而自古以来,各朝各代都有各自特色的宫廷舞,也因着不同场合的需要而有不同的表现。

唐代由于政局安定、经济富裕,再加上和世界各国往来频繁,文化的发展大放异采。舞蹈艺术不仅荟萃了历代之精华,同时溶入了西域各国的舞蹈色彩,其灿烂辉煌达到了历史上的颠峰。

唐代宫廷舞中,《霓裳羽衣舞》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也是杨贵妃最擅长的舞,体现仙女的飘逸、超凡,包括独舞和群舞。而《奏王破阵乐》(详见第二期报导)和《兰陵王入阵曲》都是由武将表演,前者是体现气壮山河的群体舞,而后者则是表现作战英姿的独舞。两者都曾在中国失传千余年,近代才由日本再回传中国。

北齐假面舞 盛行唐代

《兰陵王入阵曲》是唐代假面舞蹈,根据唐代崔令钦的《教坊记》记载,起源于北齐,盛行于唐代,又称《代面》、《大面》。此舞是表现北齐兰陵王高长恭作战的勇猛英姿,为带有简单情节的男子独舞。

高长恭身型高大健壮、性格勇敢有胆略,但面貌却秀美如妇人,他自觉作战时因面容俊美柔和不足以威慑敌人,每临阵时必戴上形象凶厉之木雕假面(面具)。他勇猛善战,战功卓越,且十分关爱战士,《北齐书》:“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故深得将士爱戴。

最著名的一次战役是邙山之战(今洛阳西边),北周发兵10万攻打北齐,并大败北齐军于邙山,进而围困北齐首都洛阳。高长恭带领500骑士救援,两次冲入敌阵,在洛阳西北的金墉城遭到围困,由于戴上假面,城上齐兵都认不出来者何人?怀疑是敌人的计谋。

敌众我寡战况危急之际,兰陵王摘下假面对守城齐军示以面容,城上军心大振,立刻放箭射敌并开城与敌决战,北周军大溃而逃,为庆祝胜利并赞颂兰陵王的威猛,将士们编了《兰陵王入阵曲》,戴着面具边舞边歌。

《兰陵王入阵曲》让高长恭的声名与英勇事迹远播,却也伏下祸因。

北齐末代皇帝高纬一天观赏《兰陵王入阵曲》,对高长恭说:“入阵太深,毕竟危险,一但失利,追悔莫及。”长恭无心快语:“家事亲切,不觉遂然。”早对高长恭声名妒嫉的高纬一听“家事”两字,心生警觉,赐下药酒令死。

高长恭喝药酒前,对妃子郑氏长叹:“吾忠以事上,为何要被毒死呢?”郑氏哭劝让他亲自见皇帝诉说无罪,高长恭仰天叹道:“天颜何由可见!”临死前,他烧掉了所有别人欠他债的借据,留下悲痛欲绝的遗孀郑妃,守着佛门孤灯,度此残生。

失传千年 由日本回传神州


戴着恶兽假面的“兰陵王”,以柔中见刚之姿,沉着地执短棒当剑,指挥十万大军冲锋陷阵。

《兰陵王入阵曲》在北齐时是战斗型舞剧,但到唐朝时已经变成“软舞”,原来的作战英姿早已不见。唐代将此舞归入“歌舞戏”类,与《踏谣娘》、《拔头》并列。

此剧在中国失传千余年。1950年代中期,中国著名京剧演员李少春在访日期间,曾看到日本有人表演《兰陵王》,觉得十分新奇,就向表演者学了回来。其舞蹈节奏缓慢,步法凝重,动作英武威严,造型步态与中国戏曲舞蹈的动作十分相似。

早在汉魏时期,日本文化已与中国文化先有接触。隋唐时代中日交流达到顶峰,日本向中国陆续派出20多次遣唐使团,每次人数多者可达200至500人,其中的文化使者就将唐代的许多乐舞学了回去。在《日本史‧礼乐志》中,明确写出是由中国汉、唐时传入的乐舞就有150部之多,对《破阵乐》、《兰陵王》、《春莺啭》、《泛龙舟》等都有翔实的记载。

《兰陵王入阵曲》在日本受到相当重视,举凡民间各种比赛,宫中的重大庆典,甚至天王即位都演奏此曲。当今的日本奈良,在正月15擐~度古典舞表演时,仍以《兰陵王入阵曲》的独舞开场。日本《舞乐图》中绘有《兰陵王》舞姿,题记:“兰陵王,唐朝准大曲,一人舞。”

1992年9月,日本京都奈良大学由30多人组成的《兰陵王入阵曲》雅乐团,去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的北朝墓群,在兰陵王墓前参拜,表达崇敬悼慰之意。他们身穿唐代宫庭乐师服饰,手持齐鼓、羯鼓、钲、龙笛、筚篥、笙等中国古典乐器,以“坐部伎”形式坐于一侧。

在沧凉而沉闷的龙笛声中,戴着恶兽假面的“兰陵王”手持短棒,从远处威风沉稳地缓步走来,鼓、笛、笙、筚篥声渐起,犹如千军万马奔腾。兰陵王以柔中见刚之姿,沉着地执短棒当剑,指挥十万大军冲锋陷阵。鼓乐大作,惊天震地,呈现两军激战之势,尔后乐声渐减,终至结束。

1,400多年前中国古典乐舞《兰陵王入阵曲》的雄浑、古朴、苍劲之势,就在兰陵王墓之前,对着天地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日本宫岛兰陵王像。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国历朝历代,不论在宫廷或是民间,很多欢庆和宴会等的场合中,各朝各代都有各自特色的宫廷舞,也因着不同场合的需要而有不同的表现。其中像跳、飞越、转、翻腾和舞枪、舞剑、舞棍等武功技法的演出,常常有武将担任,体现着“舞”和“武”之间的连系。
  • 1966年,一群“破四旧”的红卫兵来到法门寺,先是捣毁了佛殿内的铜像,又试图挖开真身宝塔。住持良卿法师上前喝阻,被打得头破血流。法师随后披全身浇满煤油,在宝塔前自焚。
  • 《可爱的牧羊女》展现了莫扎特在音乐创作各方面崭露头角的才华。这位年少的作曲家模仿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歌剧样式,加入通俗的曲调,同时表现出对音乐风格及其语言的自信。他在巴洛克风格和古典风格的交汇点上谱写了一部作品,开创了一种新类型歌剧──后来成为18世纪古典主义风格,为他后来的音乐创作奠定了基础。
  • 就像学习西方经典一样,东方的传统戏曲也值得我们认识。“你会唱一段昆曲,你就懂得欣赏《游园惊梦》,你会唱一段《苏三起解》你就会爱上《四郎探母》。”陈金次说:“我们从小不让小朋友喝茶,他长大后怎知品茶呢?土壤的流失,是传统文化式微的主因。”
  • 留学法国的简秀珍体悟到,法国的艺术当然很棒,大家随口就可以说出莫内、梵谷……这些艺术大师,然而,这些所谓的“大师”能够广为人知,是因为有非常多人在帮他们写诠释、写介绍,人们才知道怎么去欣赏,知道他们好在哪里。
  • 陈冠霖给自己的“终极目标”是“把李天禄演过的戏演过一遍”。这个目标并不意味着把前辈演师留下的剧本原封不动的重现。“基本上要抓住观众,剧情、音乐、口白都非常重要,要注意的应该就是要让观众看得懂,觉得音乐好听,剧情合理精彩。”陈冠霖说。
  • 加官进禄、长命百岁、金榜题名、家庭团圆,都是人们对幸福的想望,但看了戏就能得到吗?非也。天官出场时的定场诗讲得清楚:“瑞霭祥光紫雾腾,人间福主庆长生。欣看四海升平日,共沐恩波享太平。”
  • 七年出国三十多次,足迹几乎踏遍全球之后,陈锡煌不免感慨,懂得文化的外国人,愿意千里迢迢来看戏,但传统戏剧在台湾却非常弱势。凭着一股“艺术的东西不能给外国人看不起”的志气,2009年,陈锡煌以自己的名字成立“陈锡煌传统掌中剧团”。
  • 大幕拉开,雄浑的圆号响起,气氛凝重。只见江水滔滔,雾气弥漫,一艘艘战船正在行进。诸葛亮一袭白衣,羽扇轻摇。面对沉沉夜色,他胸有成竹。兵士们奋力摇桨,向曹营进发。接近对方水寨时,诸葛亮命士兵擂鼓呐喊,鼓声引来曹军箭如飞蝗,射中船上绑扎的草人。很快,孔明收箭十万余支,满载而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