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光复节的典故

慧珠
font print 人气: 269
【字号】    
   标签: tags:

今天是“台湾光复节”。在光辉灿烂的十月中,从“双十国庆”、“台湾光复节”到“蒋公诞辰纪念日”,整个月份充满了喜气。全台各主要城市都会搭建牌楼,张灯结彩,霓虹灯的标语闪烁在都市的天空;从中央及地方政府以至民间社团,分别举办庆祝或纪念大会等活动,举国一片普天同庆的景象。

根据历史的记载,公元六零七年的时候,隋炀帝就曾派兵到台湾来,那时的台湾还是一个荒凉的岛屿。到了宋元以后,开始有人从闽江一带迁移到台湾来开垦。一直到明朝,移民的人才多了起来。

明朝末年,台湾被荷兰人占领了二十年之久,郑成功为了反清复明,率兵攻打荷兰人,经过几次的苦战,荷兰人终于投降,台湾回归中国的版图,这是第一次光复台湾。

清朝同治年间,日本打起了台湾的主意,先试探性的派了三千海军上岸,杀害牡丹社的山胞,然后向清廷提出赔偿的要求。清廷在吃了亏的情形下,还赔钱给日本。于是日本识破了清廷的外强中干,知道清廷不过是只纸老虎,于是把外侵的箭头指向了中国。
清德宗光绪二十年(西元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节节败退,只得在次年派李鸿章到日本,和日本签定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割让给日本。

消息传来,台湾同胞悲愤万分,个个情绪激动,宁可与日本人同归于尽,也不愿沦为日本人的奴隶,于是推举巡抚唐景崧为大总统,宣布自力为“台湾民主国”。在刘永福、丘逢甲等人的领导下,与日军展开浴血战。

然而,在军备物资都差距悬殊的情况下,台湾义勇军终究不敌日军,台湾本岛逐渐落入敌人手中,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尽管在被日本统治的五十年当中,对台湾也有部分建设,但事实上,所有建设只为了繁容日本向南侵略他国,根本不是在为台湾同胞谋求幸福。

到了民国二十六年,日本侵华,抗战开始后,蒋委员长继孙中山先生之后,重申收复台湾的决心。我国发动对日抗战,接而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民国三十二年底,中、美、英三国领袖在开罗举行会议,在会中蒋主席正式提出,决定将日本在中国所夺取的土地──东北四省及台湾、澎湖归还中国。美、英一致表示赞同与支持。

民国三十四年八月十四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十月二十五日,我国政府在台北中山堂接受日军投降,联合国决定台湾由国民政府托管。五十年的悲愤、伤痛,就在这一天——十月二十五日“台湾光复节”里,化为欢笑的泪水。

民国三十五年,政府订十月二十五日为台湾光复节,就是为了纪念这个意义非凡的日子。@*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男方在到达女方家前一百公尺时要鸣炮,女方家听到鞭炮声时,也要放鞭炮回应。
  • 进入新房后,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然后,新郎掀开新娘面纱,两人合饮交杯酒,并吃黑枣、花生、桂圆、莲子等物做成的甜汤以示“早生贵子”。
  • 新娘和新郎要回家时,岳家要准备两根带叶的红甘蔗及一对带路鸡,以及米糕,分送亲友。
    至此,大功告成,婚礼宣告落幕!
  • 有人出了个馊主意:放火烧山,三面点火而留下一面,介子推受不了大火就会出来接受封赏,晋文公误认有理就下令点火烧山,不料三天昼夜的大火虽已熄灭也未见介子推出来。
  • 黄历三月初是中国传统的清明节。“清明”最初指的是节气。在我国传统的历法中,把一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用来反映气候变化和指导农业生产,而“清明”就是其中之一,时间大约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换算成国历,约在四月四日或五日。
  • 在讲究饮食中国人的巧手下,创造了各种造型的粽子有三角的、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等,而粽叶的材料也因地方而异,南方盛产竹子,就用竹子来缚粽子,一般都喜欢用新鲜的竹叶,因干竹叶煮熟没有那新鲜的竹叶香。
  • “端午节”在中国黄历的每年五月五日,2008年的西元暦是落在六月八日,时值炎热的盛夏,各种病媒虫蚊滋生,百病亦随之流行,因此上古人民为了驱邪厄避瘟疫,而有了端午节的风俗仪式(如划龙舟、喝雄黄酒、门口挂菖蒲及艾草、身配香包),以祈求身心的安泰。
  • 老牛不忍看见善良的牛郎老是受人欺负,就开口告诉牛郎:“太行山东边的山下有一个湖,每天黄昏会有七个仙女下到这个湖里洗澡。只要牛郎偷走其中的一件衣裳,那个仙女无法返回天宫,便会留下来作他的妻子。”
  • 在七夕不仅可以乞巧,又可以乞富、乞寿、乞子,但只能乞求一个,不能三者兼得。
  • 《梦粱录》一书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时序风俗、坊宇游戏之事。共二十卷。 南宋吴自牧撰。吴自牧,临安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事迹不详。这本书是研究古代民俗的重要资料,成书年代,据自序有“时异事殊”、“缅怀往事、殆犹梦也”之语,当在元军攻陷临安之后。所署“甲戌岁中秋日”,甲戌即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故有人怀疑是传抄有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