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營養」? 古今認知不同

胡乃文(臺北上海同德堂中醫師)

古時的華人世界,「營養」一詞是個動詞,它不是名詞,和現在的營養觀念完全不同。(Fotolia)

人氣: 196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6年03月29日訊】營養是什麼?古時的華人世界,只有「某個藥物或食物,可以『營養』人的氣或血」這種概念。意思是說,「營養」一詞是個動詞,它不是名詞,和現在的營養觀念完全不同。

它被當作動詞的意思是,某個藥物、食物對人體「有益」。

既然華人世界對於營養的概念是「有益」,現代人卻將「營養」的概念改成了名詞,說「營養」包括蛋白質、脂肪、醣類、維生素、礦物質……等等。於是,稍早時期的現代華人就相信蛋白質、脂肪……等「營養」就是「有益」的,多吃一定對身體有好處。

近代,許多新聞指出,攝食太多醣類,可能導致肥胖、高血脂症、高血糖症、脂肪肝……等疾病;多太吃蛋白質,可能導致肝臟病、腎臟病、血鈣流失;吃了太多脂肪,可能導致肥胖、血管硬化、大腸癌、乳癌。

中醫沒有「營養」這個名詞,中醫講求的是「中」,也就是「和諧」、「平衡」。哪裡需要什麼就給什麼,給的對了,就是營養,給的不對,就不是營養,有時可能是毒藥。

中醫看診治療,講求的是找出「病因」,找出生病的原因。病因有「外因」、「內因」、「不內外因」。由於天氣所致都屬於外因;由於情緒引起的病就屬於內因病;而「不內外因」就是說飲食不節制、勞倦太過度。任何東西,如果自己吃得過多或是給孩子吃得過多,那不就是飲食不節制了嗎?那麼人得病也就變得理所當然的了。@◇

責任編輯:張靜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