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畫上走出的真人 呂洞賓救濟賣筆人

文/宋寶藍
呂洞賓拯救重病的楮君,藥到病除,這件事在當地引起一片轟動,人們驚歎真人悲憫世人,傳為美談。圖為中國古醫書。(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168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明朝時期,有個賣筆的商販在病入膏肓之際,一位道人出手相救,重病得癒。事後人們發現,那位道人原來是畫像上的呂洞賓……

華亭縣有一人姓楮,以賣筆為營生。萬曆戊子年間,楮君得了一場病,隨著病情日益加深,他病入膏肓,醫生束手無策,藥石均不見效。他極度羸瘦,骨瘦嶙峋,僅剩一口殘喘之氣,每天在痛苦中煎熬。無論誰看了他的情況,都覺得沒有救了,大家都認為他是將死之人。

萬曆十五年(1587年),有一天,松江太守喻均(1539年—1605年,字邦相)出行,官府的儀仗隊非常盛大威嚴,儀仗隊要過來時,楮君還在家門外晒後背,他的妻子和嫂子趕緊攙扶他起身讓路,但是沒能把他扶起來。這一幕,喻公遠遠地看見了,心裡也憐憫他的處境。於是告訴清道的差役,不要呵斥他讓路,由他自便吧!

一天,一位道人經過楮家,穿著身藍袍,裹著一條青巾。道人看見楮君的樣子,心裡也很憐憫他,於是對他說:「你準備二十錢齋供我,我來救你的性命。」他的妻子和嫂子聽了都感到很驚異,真的給道人準備了這筆錢。

道人拿著錢施散給廟前的那些乞丐,隨後就從指甲中剔出七粒紅藥丸,如同芥菜子一般大小。他說:「這二粒用水吞下,自當有效。如果無效,再服二粒。精神就能自主了。」他手裡拿著藥丸,請求進門合藥,楮君的妻嫂就請道人進屋入座。

道人用新取的水化開藥丸,滴在楮君的嘴中。才一會兒的功夫,楮君就迅速地起身索要飲食了,還能扶著東西自己行走。稍後,他又吃下二粒藥丸,走路的步伐就和平常一樣,再也沒有一點萎靡困頓之意。

全家人感激道人救拔之恩,都來向他道謝。並詢問他居住的地址。道人回答說:「我向來住在姚濂察家。沒有其它居住的地方。」

次日,楮君的妻子就到姚家詢問那名道人的事。姚濂察一聽經過,大吃一驚。但仔細地想了一番,並不認識那位道士,心中百思不得其解。

忽然,他的夫人從屏風後走出來,說:「是不是我們家後樓供奉的呂洞賓呢?」於是引領楮妻來到樓上。楮妻一看呂洞賓的畫像,正是那位身穿藍袍,頭戴青巾的道人的形象。

呂洞賓拯救重病的楮君,藥到病除,這件事在當地引起一片轟動,傳為美談,人們驚歎真人悲憫世人。後來,楮家將剩餘的藥丸轉交給了許御史。

呂洞賓,史上確有其人,生於唐德宗貞元十二年(796年,丙子年)。但對於他成仙了道的時間,眾說紛紜。據正史《宋史·陳摶傳》記載,至宋朝時,呂洞賓已上百歲了,但仍是童顏,走起路來步履輕健,頃刻就能走數百里。他曾數次來到陳摶的住所。

一直到了明朝,呂洞賓顯聖世間,以丹藥救人,點化達官顯貴,晉謁儒門的故事,陸續被人們記錄下來,與後人共覽仙家神跡。

(據《獪園》(一)卷一)@*#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幾乎人人都做夢,但在人類文化中,無論古今中外,對夢的了解,始終是一個謎。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夢,遠在商朝就有占夢官專門為宮廷與貴族來解釋夢,並認為夢境會反映出吉凶禍福。
  • 「太和絕頂化城似,玉虛彷彿秦阿房。南巖雄奇紫霄麗,甘泉九成差可當。」這是建成後的雲中宮殿——武當山宮觀給後人帶來的視覺衝擊,而這宏偉的工程能夠落成要歸功於明成祖朱棣。
  • 古甘州是現今的甘肅張掖市,夏朝時,甘州為西羌地,中華古老的民族古羌人在這裡繁衍生息。漢武帝在此設張掖郡,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名,是古「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
  • 在姑蘇城有一名貧寒的孝子,名叫葉百民。他秉性愚鈍,讀了二十年的書,連普通的文字都寫得不太像樣。因家境實在貧窮,買不起筆墨紙硯。好在他會些醫道,在一家藥店懸牌應診,以此得些微薄的薪水,贍養老父。
  • 「噤李堂」,字面意思讓人噤聲,這是說仇家恩怨嗎?東漢時,有一人做了一件事,以為別人不知道。楊震當即以「四知」棒喝。您知道是哪「四知」嗎?載運麥子的舟船本行於水上,怎會成了家族的堂號「麥舟」?讓我們一一道來吧。
  • 千金之子修道的故事,在東方不乏記載。史上有不少皇族貴族,雖坐擁人間無盡富貴榮華,依然對探索人生意義、返回天國有著無限的神往。
  • 老僧以前曾將點化金銀的方術傳授他人,結果有的人剛用就死,有的遭遇喪亡,有的失去了官位,所以不敢輕易再傳於他人。
  • 命中的富貴都是由修德、積德而來,得道神仙更要有更高超的德才能得!本文提供幾個例子。
  • 清代出了一本名為「孚佑帝君純陽祖師三世因果說」的書,開篇即說東海有一蓬萊仙島,乃神仙所居之地。島上住著一位神仙,正是純陽祖師呂洞賓。他本是唐朝禮部侍郎呂渭相國的孫子,先後考中孝廉和進士。黃巢叛亂時,他到終南山隱居,後遇鍾離祖師傳授修道之法,得道成仙。
  • 關於馬致遠的評贊,最詩意的一段是:「萬花叢里馬神仙,百世集中說致遠,四方海內皆談羨。戰文場、曲狀元,姓名香、貫滿梨園。」這是元末雜劇家賈仲明為他作的輓詞,馬致遠的兩大美稱——馬神仙、曲狀元都是出自這首詞,足見影響力之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