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張文欽醫師談B型與C型肝炎的診斷和治療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張華牛頓市報導)波克萊台灣商會日前假僑教中心舉辦商機發表會,邀請張文欽醫師談「B型與C型肝炎的診斷和治療」。

B型肝炎

據統計,全世界B型肝炎帶原者約有4億人,而80%集中在亞洲與西太平洋地區。B型肝炎病毒最可怕之處是會引起致命的猛爆性肝炎、肝硬化與肝細胞癌。 傳染主要是經由血液或體液,包括精液、陰道分泌物、唾液,汗液、眼淚、母乳、病態滲出物等,但不包括糞便。傳染的途徑可分成兩大類:1.母子傳染;2.水平傳染。

(1)母子傳染,又稱為垂直傳染,是指B型肝炎帶原者的母親,在生產過程中將病毒傳染給新生兒。母親如為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則新生兒90%會成為B型肝炎帶原者。

(2)水平傳染 ,是指與帶有B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或體液接觸而感染。水平傳染的途徑包括輸血、毒品注射共用針頭或器具、性行為、血液透析、醫護人員針扎意外、在醫院接觸感染的血液或其製品、使用未消毒的器械刺青或穿孔、共用刮鬍刀、牙刷等。與B型肝炎帶原者共同生活,也會增加感染的機會。
急性B型肝炎 大多發生在新生兒與孩童時期,絕大部份患者不會出現症狀;而青少年與成年時期的感染比較少,大部份患者症狀很輕微或毫無症狀,1/3患者會出現典型的症狀。

慢性B型肝炎與B型肝炎帶原狀態都稱為慢性B型肝炎病毒感染。B型肝炎病毒帶原者就是血清的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陽性,其身體帶有B型肝炎病毒,會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B型肝炎帶原者可能是無症狀的帶原者,或者是已進展到慢性肝炎,甚至是肝硬化或肝細胞癌,這都必須作進一步的檢查才能鑒別。

感染B型肝炎病毒後會不會變成帶原者與感染時的年紀有很大的關係。小於5歲幼童的感染大部份會發展成帶原者;而成人感染發展成帶原者相對比較少(5-10%)。

「疲倦」是慢性B型肝炎最常見到的症狀,慢性B型肝炎的急性發作往往會產生類似急性B型肝炎的症狀。藉由B型肝炎的自然病史可以知道肝病發生的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慢性B型肝炎最終可能發展成致命的肝硬化或肝細胞癌。

C型肝炎

C型肝炎是全世界公共衛生的一大問題,估計全球約有2億人(3%)帶有C型肝炎病毒。最初引起C型肝炎的最大原因是輸血感染,自從1992年開始有C型肝炎抗體篩檢之後, 輸血引起的C型肝炎已幾近消失。美國C型肝炎的發生率近年來也大幅降低,從1985年每年有24萬個病例,下降到2003年每年只有1萬8千人。目前沒有有效的C型肝炎疫苗,預防的方法就是要避免感染。

C型肝炎病毒的傳染主要是經由血液或體液。傳染的途徑與B型類似,性行為與母子垂直感染的機率很低,不會透過哺乳感染。

C型肝炎大部份不會出現症狀,但卻會無聲無息地破壞肝臟細胞;等到症狀出現時,通常已到肝硬化的階段。

急性C型肝炎的潛伏期為15-150天,大部份患者沒有任何症狀出現,所以很容易被忽略;如果有症狀也都很輕微,有類似感冒的非特異性症狀:疲倦、低熱、頭痛、關節痛、肌肉酸痛等,也有消化道的症狀:噁心、嘔吐、腹痛、缺乏食慾、黃疸等。

另外,感染C型肝炎病毒可能會導致急性猛爆性肝炎,但是發生的機率非常低。 大多數會轉變成慢性C型肝炎。慢性C型肝炎的進程很緩慢,患者除了有時容易感到疲倦外,通常沒有任何症狀。肝功能指數(ALT)通常會有高低起伏的變化,有時又會升高,有時又會降到正常範圍內。但此時大多數患者的肝臟組織已經有病變:細胞壞死和纖維化的現象。

慢性C型肝炎有80%會保持穩定狀態,有20%會變成肝硬化(大約在感染後)20年)。此外,轉變為肝細胞癌的機率是每年1-4%。由輸血到診斷為慢性C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細胞癌的平均期間分別為10年、21年和29年。

急性C型肝炎和慢性C型肝炎的臨床症狀大多不很明顯,即使有也都是非特異性的症狀,所以必須詳細詢問接觸病史,有懷疑時就必須做C型肝炎檢驗才能早期診斷。診斷C型肝炎有兩個方法:血清C型肝炎抗體的檢驗和血清C型肝炎病毒的檢測。

C型肝炎最大的問題是感染後大多沒有症狀,但病毒卻會無聲無息地破壞肝臟細胞。等症狀出現時,通常已到肝硬化的階段,所以早期的診斷是非常重要。◇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