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媽媽經】那懷念的海鮮湯

紫蘇

人氣 10

蟶子、河蜆、文蛤、西施舌……等等這一類的海產,是一種軟體動物,具有軟硬度不同的貝殼,生活在圳渠、河川或沿海的淤泥中,肉味鮮美。那些地方,是童稚時代放學後常流連的場所;那些海物,是窮困期間不辭辛勞獲得的解饞美味!

有一年的暑假,我曾與大弟在大姑家盤桓過兩天。那兒靠近河海交會的河口地帶,那雪白的沙灘,閃著耀眼的光澤。白白的招潮蟹,在沙地上頑皮的出沒,跑給妳追呢!淺海和潮間帶的沙中,你只要仔細的查看,就會發現倆倆相距不遠的小孔,找枝細竹子捅一下,立刻有一道海水噴出,誰都心知肚明:底下是美味的「蟶子」掘穴而居。只要努力挖掘,大快朵頤的機會就在眼前。

於是,扔掉木屐,捲起袖子與褲管,赤著腳在滾燙的沙泥中緩慢尋覓。稍有動靜,覷準了眼明手快的一竹枝插下去,再提起來,哇!最鮮海物呈現眼前!立時精神大振,知道這一區塊底下肯定不少。於是:「汗水與海水齊沾,污泥共海鮮一色。」直到暮色蒼茫方才凱旋歸去。

那餐桌上,是大夥兒勞累半天的戰利品,一大鍋現煮的「蟶」湯。灑上韮菜末,不用加味精,那時也沒這種調味料。從乳白色半透明的兩片薄殼兒裡拔出後,去掉一層淺灰色的薄膜,那白玉似地「蟶肉」就顯現在眼前,放入口中,鮮美無比!望著面前那成堆的殼兒以及鼓鼓的肚皮,這就叫「酒足飯飽」啦。

這「蟶」的美味讓我想忘也忘不了!大約二十年前吧?我曾在市場買回過,可惜滋味兒大不如前,有股臭泥味,肉色與殼兒不但不夠白反而帶點灰,我想是水源被污染的緣故吧。唉!人造的孼可不少啊!

如今在大陸沿海,尤其是浙江和福建兩省,都用人工方法養殖,可本島似乎沒聽說過。蟶子是夏季盛產的一種大眾化的海產食品。肉質潔白,鮮嫩滑軟,也是夏天佐酒的佳肴。

《嘉祐本草》中記載:蟶子肉「補虛,主冷痢。煮食之,主婦人產後虛損、胸中邪熱煩悶氣」。《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蟶子肉「清胃、治痢、除煩、補產後虛損」。《泉州本草》中記載:蟶子肉「清熱解毒,利小便,消水腫」。蟶子肉可治療產後虛損、煩熱口渴、濕熱水腫、中暑洩痢、小便不利等症。

蟶子除了含大量蛋白質和鈣以外,還富含碘、硒、鋅、錳等微量元素,據介紹常食用蟶子有益於腦的營養補充,有健腦益智的作用。它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病人、孕婦、老年人良好的保健食品。

清蒸蛤蜊湯

買一斤新鮮蛤蜊(選購時把兩個蛤蜊互擊,聲音堅實清脆的最好),回家置養在清水中,撒下一大把鹽,變成像海水一樣鹹,蛤蜊就會吐出囊中沙泥。半天後洗淨,放在陶土蒸盆中,切四五片薄薄的雞胸肉(裏脊肉也可以)和生薑,兩段蔥白,同置盆中,加大碗清水和適量的細鹽,以及少許味精,放入快鍋內蒸,待鍋響兩分鐘後就熄火。十五分鐘後啟蓋端出上桌,清新可口,家酌宴客兩相宜。這道清湯切忌加油。@*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婆婆媽媽經】湖北私房菜
【婆婆媽媽經】分享與品味
【婆婆媽媽經】便當  漬梅與紫蘇
【婆婆媽媽經】思想起──泡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