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音:動盪年月裏的國殤

清音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0月04日訊】如果你不曾人在旅途,你就不會理解迫切回家的心情。如果你不曾在動盪的年月裏飽嘗艱辛,那麼,對歲月的理解又何談深刻?當中國人的心中已經漸漸的模糊了什麼是好與壞、善與惡、美與醜,國殤,對於炎黃子孫而言,就不能簡簡單單的定格為每年的十月一日,而是我們民族六十餘年的傷痛與劫難。

人,正是因為有渴求美好與擁抱希望的心境,才能克服生活中預料之外難以忍受的高壓與磨難,如今,有著悠久文明歷史與民族內涵的中國人,卻再難以尋找生命中最淳樸的安然與動力。六十餘年的苦澀不堪,時刻令國人咀嚼著哀莫大於心死的國殤滋味,比憤怒多了一份糾結、比哀傷多了一些焦躁,甚至是在冷漠與孤獨中冷眼看世間的一切蜚短流長,然後以無力應對為最終的結局。沉沉的心意難以承載因中共竊國而帶來的毀滅性的災難,上下求索的目光,何處尋覓通往光明的必經之路?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將人的需要尤為貼切的劃分成了五類,他表示人除了生理上的需求之外,會逐一遞升為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實現的需求。一般來說,某一層次的需要相對滿足了,就會向高一層次發展,追求更高一層次的需要就成為驅使行為的動力。相應的,獲得基本滿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勵力量。馬斯洛和其他的行為心理學家都認為,一個國家多數人的需要層次結構,是同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準、科技發展水準、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關的。在不發達國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導的人數比例較大,而高級需要占主導的人數比例較小;在發達國家,則剛好相反。

筆者認為,亞伯拉罕•馬斯洛的理論無論針對於發達或者是不發達的國家,都是基於一個自由、民主的正常國度而言。而對於畸形、獨裁體制的國家,就連吃、喝等生理上的需求也要建立在有條件的基礎之上,更談不上滿足人們渴求安全、尊重以及自我實現的需求了。所以,嚴格意義上講,中國公民連做為人最基本的權利都被當政者剝落了,完全淪為了統治階級的奴隸,這便是動盪的年月裏,中國人最大的悲哀。

在坊間流傳這樣一句話,被許多人屢屢採用:你可以打倒我,但你絕對不會打敗我。這說明了只要擁有了精神的力量,即便是失去生命,尊崇的信念也會被傳承下去,這就是支撐人面對抉擇時無所畏懼的根本動力。倘若人失去了精神力量的支撐,就如失去了靈魂,對於國家、民族而言,截斷民族文化的傳承就等於喪失了民族的根與靈魂。久而久之,國將不國。

追溯中華民族歷史的文化緣由,從「中國」一詞的含義上便可探尋出分曉,古時,中國又名「神州」,按照傳統意義概念理解,便是神的故鄉。可見,從上古時期開始,中國的歷史便充滿了「神話」色彩。而「神話」色彩中,最為濃重的一筆則是「德行天下」,突出的表現就是儒家文化備受推崇:仁、義、禮、智、信、忠、孝、節等。中庸的思想深入民心,也充份的體現了中國人樂天知命、安樸守拙的傳統價值觀念。

而文化與精神理念的喪失,正是由於中共竊國而致,當中國人經歷了三反、五反、反右、文化大革命、六四流血事件、鎮壓法輪功等等暴力打擊與鎮壓之後,精神領域也被中共有計劃的洗腦而完全喪失了本來面目。許多中國人的心靈中由懷揣著愛與感恩而被動的變為「擁有」了仇恨與狂妄。在神州的史綱上,被中共竊國後的歲月,才是真正意義的國殤。

在漫長而又動盪的年月裏,中國人歷經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國殤,若要擺脫這一段陰霾的歷史,首先應從醒思傳統文化的意義開始,這才是通往自由與光明的必經之路。 @

相關新聞
方林達:從蔣介石的預言看「十•一」國殤
朱婉琪:看兩岸歷史對比 悼國殤 助三退
十一國殤日  英國倫敦唐人街慶億人退黨
「十·一」國殤日 一億三退大潮 全球去共化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