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昭與《女誡》

藍月
font print 人氣: 37
【字號】    
   標籤: tags:

班昭是東漢文學家班彪之女,修《前漢書》的班固、「投筆從戎」的班超之妹。

班昭家學淵博,行止莊正且文采飛揚,她以訓喻的方式寫給自家女兒的家訓《女誡》,是女子如何立身處世的品德規範,被時人爭相傳抄,成為中國歷代直至民國初年女子教育的啟蒙讀物,班昭也被譽為「女人當中的孔夫子」。

班昭教導女子當以柔弱為美,以恭順謙讓為德,天行健,地勢坤,大道有陰陽,世人分男女,《女誡》中說︰「陰陽殊性,男女異行。陽以剛為德,陰以柔為用,男以強為貴,女以弱為美」、「夫婦之道,參配陰陽,通達神明,信天地之弘義,人倫之大節也。」

同時,文中也指出陰陽不調,夫婦不合,則恩義俱廢,離心離德,「夫不賢,則無以御婦;婦不賢,則無以事夫。夫不御婦,則威儀廢缺;婦不事夫,則義理墮闕。」

古代女子大多不從事社會工作,以家庭為主,所以班昭認為女人要晚睡早起,辛勤灑掃,專心紡織,烹調美食以奉賓客。與夫家的父母、兄妹相處要謙順忍讓,寬容和睦,不要強爭是非曲直,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要多從自已這方面找原因:「自非聖人,鮮能無過!故顏子貴於能改,仲尼嘉其不貳,而況婦人者也!」「謙則德之柄,順則婦之行。凡斯二者,足以和矣。」

近代「女權」運動興起,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以後強調男女都一樣,班昭的《女誡》被批判為封建禮教的精神枷鎖,許多女人追求「解放」,個性強勢逼人,背離了上天賦予女人的柔美特性,好比以己之短比男人之長。

我們經常聽到有男士抱怨,我想娶的是女人,可她呢,既不溫柔體貼,也不掃地做飯,一整天在外面跑,說話比我還聲大,有理就不饒人,你說我要她幹什麼?由此女人便失去丈夫的愛護與尊重,有苦難言,家庭不和諧,還要在社會上拼搏,最後弄的身心疲憊。

傳統女子以恭順柔弱為美,順天道故而生生不息,演繹了不朽的傳說,繁榮了璀璨的華夏文明,班昭與蔡文姬、卓文君、李清照並列為古代四大才女,她十四歲嫁給曹世叔,夫妻謙讓互補,育有幾個子女,生活幸福美滿,在哥哥班固死後獨立續寫《漢書》,被請到宮中尊為皇后與嬪妃的老師。她是一個卓越的女人,她的德行、才華與社會地位,幾人可比?不論時代如何變遷,《女誡》依然對當代女子有值得借鑑之處。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聞過則喜,顧名思義,就是別人批評自己錯誤時依舊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欣然、虛心的接受意見。這不僅體現著個人的修為與素養,更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
  • 嚴冬過後,美好的春天來臨了,春是一年之始,天地間萬物復甦,生機無限,人們所見所聞皆是春意盎然...
  • 傳統儒、釋、道文化皆從因緣、因果關係,來探討人生意義和歸宿問題。
  • 以寬宏大度的態度去對待別人,是一種美德、一種風度、一種仁愛無私的境界。人生之路需要寬以待人,成功之路更需寬以待人。
  • 說起李白,幾乎無人不曉,人們讚賞他的輝煌藝術成就,更敬佩他一身浩氣,濟蒼生、報國家,矢志不渝追求理想的精神。
  • 北宋時期有一位儒生,他的名字叫劉庭式,當時的蘇東坡,很賞識、敬重他的人品。
  • 昔日孔子在齊國聽舜帝時代創作的大樂舞《韶》樂後,「三月不知肉味」。孔子感嘆道︰「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 杜甫崇高的藝術成就,源於他仁愛、無私的崇高思想境界,在國家、民族面臨危難之時,他關愛百姓,關注未來,呼喚正義,揭露黑暗勢力,用詩歌反映出一代文人道德良知的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
  • 成語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經典中的精粹之一。
  • 范純仁,字堯夫,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次子,官至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他一生為人謙遜溫和,正直寬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