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媽媽的遺傳

湘宜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小真的兒子都上六年級了,個子仍然長不高,讓小真非常擔心;再加上功課不好,經常不寫作業被老師處罰,更讓她傷透了腦筋!她處處向人打聽長高偏方,或是有什麼好方法可以讓孩子把心思放在功課上。

有一次大夥閒聊時,小真提起自己的童年:當年家境不好,父母忙於生計,小真整天有做不完的家事,因此她沒有時間好好讀書。這樣一來,由於功課不好也就更不愛讀書,經常是睡覺時間到了,才猛然想起自己的作業還沒寫好,又睏又累的她想起第二天會被老師打手心,就大聲哭了起來,這時候全家沒人理她,只有疼愛她的祖母會搬來一把椅子,坐在她的身邊安慰她說:「小真乖,不要哭!你慢慢寫作業,奶奶坐在旁邊陪伴……」

坐在對面的美琪忽然插嘴:「小時候的妳超像你兒子的!」小真聽到後眼睛睜得老大,突然呆住了──難道這就是所謂的遺傳嗎?有遺傳身材和體型、遺傳某些疾病的,難道連不愛讀書、不寫作業居然也會遺傳?

「是啊!我怎麼都沒發覺。不過,我兒子或許沒我幸運,有祖母陪伴挑燈夜戰,他是發現作業沒寫時驚呼一聲,然後搖搖頭,照樣睡覺不誤!」小真苦笑著。

由於長期的潛移默化,無形中我們複製了父母的某些特點,像說話的口氣、走路的模樣、喜歡的口味、擇偶的標準等;同樣地,我們也把自己固有的成見和特色留在孩子身上,比如固執、挑食、跋扈或是沒禮貌等。

美琪打趣的說:「這正是所謂的遺傳吧!不過,遺傳的道理卻跟財富的『富不過三代』一樣,會在第三代的時候來個改變,出現類似『歹竹出好筍』的逆轉。」不知道美琪的結論是否有根據,仔細想想又好像有一點道理。

自從阿真從孩子身上看見自己過去的影子,她回頭認真思考:既然自己都不是讀書的料,又何必用超高的標準要求孩子的成績?何不肯定孩子的優點,關心孩子一如當年祖母關愛自己呢?

阿真也仔細檢討自己是否太少從正面肯定孩子,對孩子能力不及的地方要求又過多了?經過一番思索後,她下定決心從自己做起,好好逐步改善劍拔弩張的母子關係,轉變母子相處的氛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國中階段的孩子已將重心轉移到同儕身上,朋友的影響確實很大。邱香再次接到學校主任打來的電話,內心不由得沉重起來。這已經是校方的第二次通知了,告知孩子在學校廁所抽菸被當場逮到,因此又要記他一個小過。
  • 常常有家長焦急且無奈的問我:「孩子不專心怎麼辦?」「國文程度不好如何補救?」如果我說,這其實都是父母造成的,你相信嗎?孩子人生中,開始學習專心這件事情時,什麼也不想,只專注於把事情完成,可是卻被自以為是的父母打斷了,糟糕的是,父母卻渾然不知。不要小看孩子玩玩具、溜滑梯,對他們來說可是很重要的事。
  • 脫離弱勢的最大力量就是尊嚴,尊嚴會讓人對自己負責,避免去依賴別人,讓人有再生的力量。爆發戶式的粗糙行善手法,表面上好像照顧了他人的生計與需求,卻忽視了精神層面的慰藉,更糟的是金錢會消磨人的尊嚴,如果下跪就能獲取為數不少的捐助,容易讓人產生依賴,扼殺脫離弱勢的動力。幫助他人,不是給了錢就算,培養自力更生的能力更重要,有句話說得好,與其給他魚,不如給他釣桿!
  • 讀書會秋月遲到了,遲到的原因是跟孩子發生爭執,為一件雞毛蒜皮的瑣事母子兩人居然吵了起來!
  • 原以為壓力只是成年人生活圈中的一個名詞,可如今的青少年每天面對的壓力卻日趨嚴重。以下要與大家分享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 日本在逆境中還能保持令人敬佩的理性表現,原因在幼時的教育及社會形塑的氛圍,默默地導正每個人從小到大的行事風格,讓忍的精神成為社會道德習慣的準則,也成為「民族性」的表徵。
  • 淩晨,我突然從惡夢中驚醒過來,好像是參加高考時,我的卷子被搞錯了,所以有一門學科沒有成績了。
  • 我們必須從「激發這類兒童的勇氣,並讓他們相信自己的長處與能力」來進行治療。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