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極端氣候 經濟治理讓人脆弱

標籤:

【大紀元7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22日電)「氣候變遷地圖」今天出版,顯示73%陸地夜間氣溫變暖天數增加。極端氣候衝擊,不能全歸咎氣候變遷;經濟、教育、居住及治理,也是人類面對極端氣候變得更脆弱的原因。

聯經出版今天出版的新書「氣候變遷地圖」,由南卡羅萊納大學地理學系教授柯斯汀‧陶(Kirstin Dow)和全球氣候調適同盟(GCAP)主席兼執行長托馬斯‧唐寧(Thomas E. Downing)合著,作者說明極端氣候,提出上述主張。

作者認為,極端氣候衝擊,不能全歸咎於氣候變遷,「不良的警報系統、土地規劃、不當保護屏障和其他經濟、教育、居住資源及治理問題,也是使人類在面對極端氣候時,變得更脆弱的原因。」

首位因環境保護,而獲得2004年諾貝爾和平獎的旺加里.馬阿薩伊(Wangari Maathai)在「氣候變遷地圖」推薦序文中指出,碳循環是生態系中,重要的部分,也是生態系氣候作用的關鍵要素。

亞馬遜、剛果盆地和東南亞的雨林生態系是地球的「綠肺」,對全球氣候調節非常重要;但是,人類目前因砍伐森林而排放的碳占全球碳排量20%。

旺加里.馬阿薩伊認為,氣候變遷的挑戰,需要全球性政治意願解決,「我們這代人還有機會解決這項挑戰,若不採取行動,恐怕仍是災難一場。」

相關新聞
氣候變遷 全球城市首當其衝
暖冬使降雪減60%  美多州學校提前放暑假
氣候變遷引起身體哪些危害?
氣候變遷 北極魚群哺乳類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