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編織稻草蛇 王承德作品巧奪天工

台灣報社
font print 人氣: 74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3年05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83歲高齡的王承德老先生的草編藝術已被肯定,耳聰目明雙手極其靈活,真是老當益壯;年初他以半個月時間編織出三條稻草蛇,作品取名為「草蟒三雄」。最長的草蛇有230公分,造型生動且相當逼真,有如真蛇一般;草蛇猛然回頭的姿態,還真是讓人驚心動魄,王承德表示蛇頭要抬起來才有精神!

桃園縣十全美藝文推廣協會舉辦2013蛇年蛇藝特展,王承德的草編蛇藝作品「草蟒三雄」,在校園巡迴展中獲得熱烈迴響,受到師生們的讚賞。

王承德老先生的草蛇創作,正在觀音鄉育仁國小展示,林業泰校長說:學生有機會能接觸到民間藝術家及草編達人的創作,真是難能可貴,學生們受益匪淺。

王承德的草蛇創作維妙維肖,純粹用手工一針一線縫製編織出來的,王承德說:稻草經過曬乾後才能使用,工具只有一根大頭針,穿上麻繩後以稻草做為材料,依照蛇的造型縫織;當然蛇的身體有鐵線來架構,如此才不會變成軟綿綿的草蛇!

桃園縣十全美藝文推廣協會理事長林新來表示,以「藝術生活化、生活有文化」為宗旨,希望學校和社區充滿藝文氣息,要讓藝術往下紮根,藉由藝文展覽,啟發學生們的思考力和創造力。藝術無遠弗屆擁有寬廣的創作空間,創意思維更是無限;藝術本來就很生活化,就地取材發揮巧手,隨心所欲發揮巧思「游於藝」,玩藝術不再是高不可攀、遙不可及。

(責任編輯:鄭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7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 吳樹枝現場採訪
    台灣桃園縣的觀音及新屋兩鄉鎮,是客家族群集聚所在地,境內尚保存豐富的客家文化資源及濃厚客族風情鄉味。近年來在桃園縣府及鄉級公所的努力下,觀音及新屋逐漸的發展成北部蓮花的觀光景點。每年6~9月是蓮花盛開季節,美麗的景致總是吸引大批遊客前往駐足觀賞。
  • 【大紀元1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謝震南台北十一日電)正在「華山文化園區」展開的「台灣生活工藝運動」大展,今天起又增加一個展區,園區內的老舊建築群之中,桃園縣觀音鄉的老農王承德的草編藝術,竹架、稻草、苜蓿磚與草編作品構築一個綺麗的幻想世界。
  • 台灣藺草編織傳統技藝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早在清代住在中部苑裡的平埔族原住民婦女,已懂得利用野生藺草曬乾壓平、編成草蓆、籠頭等日常用品,發展到民國30年(1940年代),編織帽蓆已成為通霄、苑裡地區婦女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之一,這項工藝特色,逐漸成為台灣聞名中外的地方特產!
  • 【大紀元5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江今葉紐約29日專電)台灣傳統草編工藝師傅的巧手,連美軍也投降。1名美軍花了15分鐘才編出1隻蚱艋,讓她直呼不容易,但也開心地說,一定會現給軍中同僚看,「他們八成不相信是我做的」。
  • (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桃園蓮花季即將在7月16日開幕,舉辦桃園縣第一屆草編藝術創作比賽,以熱烈打響休閒旅遊產業,並提高藝術人文素質,發揚傳統工藝與文化;暑假期間草編藝術創作比賽會場擠滿人潮,參賽隊伍非常熱絡,幾乎全家出動紮稻草人,開心樂在一起好溫馨。
  • (大紀元記者陳文敏台灣苗栗報導)稻米與藺草是苗栗縣苑裡鎮特產,9月24日,苑裡農會在藺草文化館舉辦「百年召集『藺』魅力四色『稻』」活動,黃、白、綠、紫4色水稻的稻田彩繪,為農田增添無限風情;用30台斤藺草編織,直徑255公分、高60公分的大草帽,更是眾人矚目的焦點。
  • 苗栗苑裡地區的傳統編蓆產業已有百年歷史,屏東縣文化處與臺灣藺草學會合作舉辦「愛藺百年行-苑裡手編工藝作品展」,陳列充滿設計感的藺草作品,展期從14日至30日,在屏東美術館202特展室展出,讓更多人欣賞傳統工藝之美。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推廣自行育成的國產牧草,研發以手工製作的「草編飼料」,將不同顏色的牧草混編出蘿蔔等造型的作品,用來當做寵物的玩具兼飼料,創造新商機。
  • (大紀元記者賴瑞台灣台中報導)草編素人藝術家林黃嬌女士將在台中市葫蘆墩文化中心,展出她創新立體造型的藺草編藝術品,17日將舉辦新書《藺香歲月——草編藝術家林黃嬌》發表會,希望大眾可以透過書本,更加了解大台中藺草編藝術的文化資產。
  • 歌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時是一項復興希臘古典戲劇的實驗。到了巴洛克時期(1600年─1750年),歌劇達到了頂峰,成為吸引全歐洲觀眾的藝術奇觀。這種藝術形式逐漸成為那個時代的精髓,並預示了其400年後的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