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刻舟求劍

陳必謙整理
陳必謙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240
【字號】    
   標籤: tags:

【釋義】舟:船;求:尋找。意思是在江中船上刻記號,找落水的劍。諷刺固執而不知變化的愚蠢可笑行為。

【例句】要知道事物在不斷的發生變化,我們決不能鬧出刻舟求劍的笑話。

【近義;反義】守株待兔 鄭人買履;見機行事 見風使舵

這個成語,出自《呂氏春秋.察今》。戰國時,楚國有一個人乘船過江。只見他衣冠楚楚,身上還佩帶著一把長劍。他站在船頭,觀看著岸上的美景,心裏非常高興。便隨口吟誦起詩歌來,接著又揮動雙臂,抒發著自己志得意滿的心情。誰知,正當他興高采烈時,身上佩帶的寶劍卻落在水裡。他胸有成竹地從口袋裡掏出小刀,在船幫上刻了一個記號。

搖船的艄公說:「刻那記號做甚麼?」那人說:「我的劍是從這裡掉到水裡的。」等船靠了岸,他立即從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尋劍。本來寶劍落在江心,他卻從靠岸的船邊尋找,當然是找不到寶劍的。

他出水後,指著船上刻下的記號,很納悶地說:「明明我的劍是從這裡掉下水的,為甚麼卻找不到呢?」艄公笑笑說:「你本來在江心掉劍,卻在船上刻記號。現在船由江心靠岸,那落水的劍,不能隨著船的移動而移動,你怎麼找得到呢?」

這個故事,就是「刻舟求劍」的來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