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薄案外解

人氣 2

【大紀元2013年09月08日訊】在疑惑和翹首中倍感狐疑的薄案終於開審了。與歷來的運動和重大事件一樣,中國媒體在根本上沒有任何的改變。國內媒體一片讚美之聲。有肯定反腐力度和決心的,有褒揚法制健全透明公正的,有頌揚在黨的領導下法律服務人民、為民作主伸張正義的。當政府霸佔和壟斷輿論及媒體的時候,一切的一切自然是以政府的意志為走向了。政府就是黨,黨就是政府,在這個幾十年來始終模糊和蒙痺的概念下,人民的利益變得微不足道,是非並非來自真理,而是黨和政府的意願。薄案開審,讚歌一片,舉國歡騰。

薄案成為焦點:國際社會所關注的是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後,中國法制的風向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法制的作用。黎民百姓長期被貪腐刺激和受殃,已經無可奈何無所適從,需要心理的安慰和平衡。

對於薄案的分析和評論,海外各類媒體已詳盡紛至,再無必要贅續。在此,想提些主流之外的解讀。

一,對於媒體所報:薄案體現了法制的進步和公正,公訴人與被告都享有充分的時間和機會陳述各自的理由。從表面看,似乎有理,但是否可以從另外的角度去一探究竟?

首先,王立軍事件帶來了國際震盪,薄案已不可避免的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在強烈的聚光燈下,薄案必然會「公正、透明」,這種做法凡中國人都深有體會的。一個高度集權的政府想做點甚麼都易如反掌,西方人和西方政府需要時間去理會和瞭解這種他們從來沒有想到的做法。奧運和世博都「征服」了世界,更何況法庭上這小小的範圍和幾個證人。

其次,在社會矛盾尖銳和普遍的狀況下,薄案是個難得的機會。塑造甚麼、宣傳甚麼、歌頌甚麼通過對薄案的「積極處理」,可以掩蓋更敏感、更尖銳的問題。通過薄案樹立形象,表明法律的公平。但是,有一點是沒有辦法欲蓋的:中國的法律其實沒任何新的建樹和根本的改善,而且幾乎一直在倒退。在一定的政治環境裡,法律是政府的工具,是懲戒民眾的工具。

再則,在強烈的聚焦下,強頑抗拒恐怕無濟於事,還不如改變策略,粉飾打扮以假亂真,既可或獲得輿論又可大張旗鼓的宣傳和彰顯政府作為,傳達所謂的「老虎蒼蠅一起打」的反腐決心。殊不知,反腐靠的是制度而非靠「打」。文明國家都以文明的制度來治衡。越打越多的怪圈就是在不合理的治理中形成的。

最後,薄熙來一案已經一年有餘,非要強調反腐功績,未免太過牽強,反腐背後的是權力的角逐,而權力爭奪背後,還有沒有更深層的其他原因?

這就是薄案表面的「公正」與社會實際昏暗實質之後的疑問。

二,薄案再一次揭示了中共政治鬥爭的無比殘酷,林彪曾經說過:整個中共就是一部絞肉機。真是既形象又生動。

第一,中共的歷史就是一部充滿血腥的歷史,即使在內部的鬥爭中也是極其殘酷的。九十多年的中共歷史,小到黎民百姓大到曾經的功臣、領袖和領導人,都未能倖免,血風腥雨貫穿著它的歷史。

第二,因為制度,導致了必然性的自上而下的腐敗與各種形式的違法、犯法。腐敗的來源是權力,政黨壟斷權力的時候,一切腐敗、違法行為就成必然。只要掌握權力,腐敗和違法就不可避免。

第三,很明顯,薄案是政治鬥爭的需要和一部份。薄熙來不但肆意妄為狡詐蠻橫,更是驕狂張揚、目空一切心狠手辣,甚至六親不認,他獨樹一幟野心勃勃,他可以不計後果的在自己設計的計劃中冒天下之大不違而違之。這樣的人既是敗國之賊民眾之禍,也是掌權者的威脅。因此,無論受到人民的審判還是當權者的絞殺都不足為怪。

第四,薄的罪行罄竹難書,而中共又以一貫的做法,對薄的指控竟只提出了冰山一角。難道薄只是貪污、受賄和妄權?薄案的許多真相被隱去了,正真最大惡極的部份,包括:政變陰謀、殘殺無辜、私設刑法、強奪越貨(民營企業)、人體器官的地下交易(與非法外商)、迫害成千上萬的信仰人士(法輪功修煉者)等等。而這寫罪行都因政治的需要被隱去了。

由此,是政治鬥爭決定了誰站在被告席上,而非事情的本體。表面背後的是徹底的骯髒與政治鬥爭的殘酷。

至此,薄案的結果已經不再重要。法制健全的社會,無需通過一個案件來說明甚麼,也不需要用包裝來證明,更沒有必要用輿論來宣傳。法律是社會的保障,嚴謹、獨立、完整和系統的法律體系維護著社會的秩序。在司法健全的社會人民安居樂業,民眾在司法的保障和擺脫司法妄為的擔憂與顧慮中享受各自的生活。遺憾的是,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大陸社會是群體性事件頻發;上訪人士遭受打壓;冤案、錯案不斷的緣於法律的孽惑。

中國的一切問題都是因為制度以及制度所必然延伸的相關體制所導致的。體制的唯一功能是保證統治的穩固,黨的利益是最高的核心價值,民眾的利益必須服從最高利益,當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黨領導下的法律理所當然的為保護統治者的利益而踐踏、枉顧、操縱法律。

….維護黨的利益,樹立黨的形象…..。這是此黨所肯定和明確的。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相關新聞
王赫:中共鋼鐵行業政策之失敗
周曉輝:若被美國踢出SWIFT系統 北京怕不怕
李正寬:從萬人和平上訪到億萬人的覺醒
葉曉:怕當炮灰 中共軍隊文職離職率高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