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風華巴士老闆梁沛霖專訪(四)

無奈關閉「風華」從零再做起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5年10月24日訊】(大紀元特約記者安心紐約報導)2011年接連發生多起賭場巴士的惡性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多達數十人,引起社會極大關注。雖然賭場巴士和州際巴士不同,但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紐約聯邦參議員舒默隨後提出要嚴查廉價長途巴士的安全性。紐約州長庫默2012年簽署法案,讓紐約市府有權規範長途巴士業。紐約市府因此出台新規定,要求所有長途巴士公司必須註冊,並申請停靠站點。
  
這期間,聯邦政府也加大了打擊違規巴士的力度,紐約華埠一日之內26家長途巴士被迫關閉。風華和祥龍巴士都未能倖免於難。由於祥龍巴士資金雄厚,在很短時間內就大量購買了新車,重金聘請律師,得以在短短五個月之內,重新開張。而風華巴士的重開之路,卻步履艱難。
  
風華的名氣以及在2005到2008年間的幾起事故,使風華巴士在聯邦政府嚴查長途巴士業的行動中,難以脫身。

限定2小時內上交32項材料 「不合作」被關門

  
2013年2月6日,美國運輸署機動車安全管理處派員檢查風華巴士的安全性。2月13日,風華巴士老闆梁沛霖收到檢查合格的通知書,安全等級獲評「滿意」(Satisfactory)。
  
然而,在收到這封評級證書之後的第二天,又有人來檢查。「他們說不相信風華的文件記錄可以(合格)。」梁沛霖無奈的說,剛查完沒事又查,「你不是查我,你是查上一個檢查員。我的資料都在,查來查去,也查不出問題。」
  
一切好像平安無事,然而到了3月1日,又有人來,要風華在短短兩個小時之內,準備好32項資料接受檢查。「他2點15分來,叫我們拿著32項的東西,在4點鐘之前到聯邦大樓的某個地方(交材料),那個地方離我們的辦公室是19英哩的路程。」
  
但是,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梁沛霖無法準備好這個清單上所列出的材料。「舉個例子,當時我們公司有37個司機,他要半年的司機出勤記錄,也就是37再乘以6個月。另外,每一台車有一個督察記錄(他也要),也就是29台車乘6個月。那麼要用甚麼東西裝去給你看?」
  
無法在限定時間內準備好這些文件,風華在當日就被勒令關門。「過了4點還未到5點,大約是4點45分的樣子,檢查員就拿來一張紙,說『不合作』,『關門』。」

機不逢時

  
原來關門的最初理由是風華沒有把文件在限定時間內呈交。兩月後,粱沛霖才收到違規細則的文件。文件中指出,風華巴士總共有39項違規,其中6項是因為沒有及時檢查和維修巴士以確保安全運營。風華共被罰款12萬多美元。
  
風華巴士老闆梁沛霖無奈地說:「通常查了你以後,發現有嚴重違規情況,才宣布你關門,是吧?但現在的不是。3月1日先關門,5月15日才通知你有這麼多的違規事項。」
  
從此風華開始走上漫漫重開路。風華做出了任何他們力所能及的努力,僱用律師,也有業內資深顧問的協助。然而,風華的重開申請遲遲得不到批准。
  
長途巴士業資深顧問Dru Carey曾就此分析,風華有些機不逢時,近一兩年內,因為有數起惡性交通事故接連發生,美國運輸署對長途巴士加大監管力度,政策上也有些變化,「(風華)在申請重新開業過程中,原本符合條件的,現在卻通不過了。」

評估過程不透明

  
風華申請重新獲得巴士運營執照號碼,也就是運營許可。「要得到這個許可,須要通過交通局屬下的『適合、配合度以及運營能力評估部門』的審核。這個部門很少回你的電話,也不太回覆你的電子郵件。你也根本不知道,到底是誰在作這些評估。」 長途巴士業資深顧問Dru Carey說。
  
Dru Carey批評說,「重新取得巴士運營執照的程序完全不透明。不僅如此,你不知道你前面還有多少人在等,你也不知道怎麼做才可以通過審核。我們做的是否正確?不知道,因為他們不告訴你。最糟的是,對甚麼時候能出評估結果,他們也沒有任何時間限制。」
  
直到2014年12月,風華才重新獲得運營許可。在紐約華埠的站點申請,也獲得第三社區委員會的有條件通過。然而,這一切彷彿來的太遲。

返還起點 從零再做起

  
在漫長的28個月的等待中,風華巴士不能上路,原有股東撤離,沒有人願意投資。在紐約和波士頓兩個站台的月租費、車輛維護費、保險等各種費用的支出,把風華幾乎耗乾。令梁沛霖徹底走頭無路的是,波士頓南站的停靠站臺,早已租給其他巴士公司,而遲遲得不到停靠站的批准。6月底,梁沛霖無奈被迫將風華關門時,風華的巴士已經賣出近80%。
  
風華巴士的舊買票點,已換新顏。梁沛霖從餐館雜工,到登上「福布斯亞美華人名人榜」,再到如今,彷彿一場夢過去。問他對此有何感受?他說:「現在長大啦。學了很多東西!對很多美國國家的事情,了解也深一點。」

粱沛霖(左一)將自己原來的修車場賣掉後,又租了下來,開辦了一家長途巴士修車行。(梁沛霖提供)

  
梁佩霖的父親見證風華的興衰,一路走來,他一直是兒子的堅強後盾。在風華重開的過程中,父子兵凡事盡心盡力,全力以赴,但求問心無愧。同為粵曲音樂愛好者的父子兩人,在這等待的28個月中,與一群粵劇愛好者們聚在一起吹拉彈唱,以音樂慰藉複雜、艱難的心境。
  
現在,梁沛霖將自己原來的修車場賣掉後,又租了下來,開辦了一家長途巴士修車行。閒暇之於,仍然會和父親一起陶醉在粵劇的悲歡離合之中。(全文完)

責任編輯:艾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