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聖哲孫中山》之四‧建國實錄(1)

作者:袁定華
font print 人氣: 422
【字號】    
   標籤: tags: ,

(編者按)今年11月12日是國父孫中山先生150歲(虛歲)誕辰,大紀元網站從黃花崗雜誌獲得授權,連載《千古聖哲孫中山》,以供讀者瞭解國父的生平事跡。

之四:建國實錄(1)

黃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西曆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起義爆發,雖事發倉促之間(武漢革命機關十月九日遭破壞,十日夜工程營首先奮起,而革命領導人或死、或逃、或在獄、或外出,不及起而負責,致使起義成功時反推出局外人黎元洪為都督),但,自孫先生倡導革命以來,十數年中革命宣傳廣泛、深入,十數次武裝起義震撼全國,成仁烈士鮮血澆灌的革命之花處處怒放,「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宗旨,已成為全國有識之士的共同心願。全國革命成功的條件已經成熟,所以,義旗一舉,天下影從,不足一百日間,十數省先後脫離滿清,宣佈獨立,成立軍政府。

武昌首義一舉成功,湖北省成立軍政府,推舉黎元洪為都督,暫作革命聯絡中樞。革命形勢迅速發展,滿清王朝風雨飄搖。

武昌起義成功後,清廷在十月十二日即派陸軍大臣廕昌率大軍南下「進剿」。

清廷作垂死掙扎,重新起用袁世凱,任命袁為湖廣總督,與革命軍對峙。袁世凱本是貪權嗜位之人,今見起用,委以重任,內心活動非常複雜:就人心背向論,清廷民怨沸騰,皇權朝夕不保;革命黨旭日東升,民眾期望革命早日成功,與革命軍戰,勝算能有幾何?敗則難免被戮,勝則恐遭狗烹。於是,袁故意作態,既不應召,也不請辭,祗具摺謝恩言俟「病體稍可支持,再行就道」,以觀風向。稍後,又提出六項重要條件,要脅清廷承諾,否則決不再出:

「(一)明年即開國會。(二)組織責任內閣。(三)寬容此次事變人士。(四)解除黨禁。(五)須委任袁指揮水陸各軍及關於軍隊編制全權。(六)必須供應充足軍費。很顯然這是袁不願和革命軍打硬仗,但是清廷實權非把握在袁的手中不可。……故六項中前四項是想用以和緩革命黨和一般國人心理,是為自己籌算,並非為清廷著想。故袁「養敵自重」是鞏固自己地位的上策。但他又不想革命軍勢力過大,不受他的調停,對清廷也不能操縱自如。故又有第(五)(六)兩項條件」。(1)

攝政王載灃對袁的條件,本不願接受,袁則稱病不出。而南下各軍都是袁的舊部,廕昌奉命督師,卻是「將不知兵」,和這些北洋軍從不相習,軍心不固,深恐遷延無功。加之湖南、陝西、九江緊隨武昌,先後回應革命軍宣告獨立。載灃無奈只好完全接受袁世凱的條件。十月二十七日連發數道上諭:調廕昌回京、任命袁世凱為欽差大臣、節制調遣所有海陸軍及長江水師、撥付軍餉。十一月一日又頒諭授袁為內閣總理大臣。至是兵權政柄都入袁世凱掌握之中,清廷的命運前途,就完全控制在袁世凱手中。

作為歷史人物,袁世凱算得上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從政者。他韜光養晦數十年,勞盡神思,苦心經營,終於踏上了可以左右歷史走向及其進程的人生舞臺,遂立即開始他政治生涯的全局性謀劃。

袁世凱消息靈通,奉十月二十七日上諭後,即於十月三十日南下,督師猛攻漢口,十一月一日,進佔漢口市區,直逼漢陽。

十一月二日軍政府召集會議,商議保衛漢陽計劃。會議席間,公推黃興為中華民國軍政府戰時總司令,三日,黃興就職,堅守漢陽一月,儘管最終不保,而爭得的一月時間,對於瞬息萬變的革命大局而言,則至關重要。

十一月三日,陳其美、李燮和等發動上海起義。五日,上海軍政府成立。次日,貴州省及杭州新軍起義,成立浙江軍政府。五日、六日,江蘇、廣西獨立。八日福州新軍起義,十一日,軍政府成立。安徽省於八日宣佈獨立。九日,廣東獨立。至是,連同十月間先後宣佈獨立的湖南、陝西、江西,共計已有十省及上海光復。

同月十一日,中國海軍三大巡洋艦海琛、海籌、海容起義,十四日駛抵九江即參加革命軍,調轉炮口,轟擊清軍。上海光復後,停泊黃浦江的兵艦、雷艇樹白旗反正。長江內海軍全歸革命軍所有。

至於漢陽攻守是非得失,當時議論不一。唯有馮自由著眼於全局,又無利害好惡參雜,評論平允公正。馮論述有云:「堅守漢陽,與清軍相持者一月,各省遂得乘機大舉,先後回應。清廷知大勢已去,始派使南下議和,而革命之基礎因之日固,卒以開創中華民國之新局。 故克強之功,雖在堅守漢陽,而其能堅守漢陽,以促各省革命黨之回應,則關係民國之興亡尤巨。其後漢陽雖以勢孤失守,然克強固已血戰逾月,心力交瘁,則非戰之罪也」。(2)

十一月二十七日,漢陽失守,武昌勢危。所幸蘇、浙、滬及鎮江聯軍於十二月二日克復南京,不僅武昌始安,國內大局亦從此穩定。

革命形勢迅速發展,諸多事宜,多頭併進,急需中樞機構統籌部署。各省都督分別呼籲儘速成立臨時政府。各省代表商議再三,總因不能舉出深孚眾望的人選而無果。 黃興強調說:我願領兵北伐,誓搗黃龍,以還我大漢山河而後已。至於組織政府,不是興所能擔任的。孫先生已將回國,可當此大任。

此時國內政治形勢詭譎迷離,各省推選的代表,實際上大多是由立憲派把持的省諮議局所產生,集中武漢後在漢口英租界內舉行會議,開會不過二日,匆匆通過並公佈臨時政府組織大綱二十一條,且決議:袁世凱如反正,當公舉為臨時大總統。此決議,表面上看,系政治攻心,而實際上,背後卻晃動著袁世凱精心點撥的影子。

武昌起義以後,袁世凱成為國內外共同關注的焦點人物。外國人認為:袁世凱是「強人」,中國未來局勢只有袁才能掌握,維護外國在華利益。國內立憲派及官僚政客者流,無不認為袁世凱有軍事力量基礎,認定中國局勢的安定,只有袁才可勝任。如當時號稱名流的張謇、嚴復以及遠在美國的容閎等都持這樣的看法。張、嚴且不辭奔走之勞,為袁劃策設計。袁世凱派出唐紹儀為代表,奔走南北,提出議和。

所謂議和,只不過袁氏的一種試探。辛亥革命旨在實現三民主義,革命之初民權為要。因此武昌堅持民主,而北方則倡言立憲,維護皇權,南轅北轍,自然無從交彙。

然而,面對全國各地紛紛舉義,積極回應革命的沸騰局面,諸事頭緒紛繁,事權亟待歸一。十一月十四日,江蘇軍政府都督程德全通電各省都督,請公電孫先生迅速回國,組織臨時政府,以一事權:「中山先生為首創革命之人,中外人民皆深信仰,組織臨時政府,捨伊莫屬」。

武昌首義日,孫先生正在美國西岸乘火車,往中部東部各地向致公堂兄弟募捐途中。十月十一日,行抵科羅拉多州丹佛城。因旅途過於勞累,十二日午前十一時才起床,至飯堂用餐,經過迴廊報攤購報入餐室閱之。展開報紙則見專電一則云:「武昌為革命黨佔領」。

孫先生見到這一喜訊,大感快慰。「時予本可由太平洋潛回,則二十餘日可到上海,親與革命之戰,一快平生。乃以此時吾當盡力與革命事業者,不在疆場之上,而在樽俎之間,所得效力為更大也。故決意先從外交方面致力,俟此問題解決而後回國。」(3)孫先生分析當時國際形勢說:「要而言之,列強之與中國最有關係者有六焉:美、法二國,則當表同情革命者也;德、俄二國,則反對革命者也;日本則民間表同情,而其政府反對者也;英國則民間同情,而其政府未定者也。是故吾之外交關鍵,可以舉足輕重為我成敗存亡所繫者,厥為英國;倘英國右我,則日本不能為患矣。」(4)

於是孫先生即起程赴紐約,覓船渡英。道過聖路易城時,購報讀之,則有「武昌革命軍為奉孫逸仙命令而起者,擬建共和國體,其首任總統當屬之孫逸仙」云云。孫先生看到這類消息後,途中格外慎密,為免除虛聲而圖實際,遂避卻一切報館訪員。先生到達紐約時,獲悉粵中同志圖粵急,城將下。為避免民眾流血犧牲,生靈塗炭,立即致電兩廣總督張鳴歧,勸其獻城歸降,而命同志全其性命。事後得知果然達到了預期目的。

孫中山到達英國後,由美國同志馬里代約四國銀行團主任會談,磋商停止清廷借款之事。先清廷與四國銀行團結約,訂有兩宗計兩萬萬元借款,一則已發行債票,收款存備待付者;一則已簽約而未發行債票者。孫先生要求銀行團於已備之款停止交付,未備之款停止發行債票。銀行團答稱:對於中國借款之進止,悉由外務大臣主持,銀行團惟外務大臣之命是聽,不能自由做主。於是孫先生委託代表,與外務大臣磋商,向英政府要求三事:一、止絕清廷一切借款;二、制止日本援助清廷;三、取消各處英屬之放逐令,以便孫中山取道回國。三事皆得英政府允許。隨之孫先生再與銀行團主任開商革命政府借款之事。答曰:「我政府既允君之請而停止吾人借款清廷,則此後銀行團借款與中國,只有與新政府交涉耳。然必君回中國成立正式政府之後乃能開議也。本團今擬派某行長與君同行歸國,如正式政府成立之日,就近與之磋商可也。」時以先生在英國個人所能盡之義務已盡於此,乃取道法國而東歸。

十二月二十一日,孫先生輪行抵香港。胡漢民廖仲愷等乘兵艦至香港歡迎。既見孫先生,屏人熟商一切問題,自晨至晚,爭論始決。爭論焦點在於:孫先生是留粵,或是北上滬寧問題。胡漢民等力主孫先生留粵,理由是:「滿洲政府人心已失,惟尚有北洋數鎮兵力未打破,故得延期殘喘。袁世凱心實不可測,首鼠兩端,但所恃也只數萬兵力。這一勢力不被剷除,即革命無由徹底,革命無一種威力以鞏固政權,則破壞與建設兩無可言。先生一至滬寧,眾情所屬,必被推戴,幕府當在南京,而兵無可用,何以直搗黃龍?……元首且同虛器。……何如留粵,就粵中各軍整理,可立得精兵數萬,鼓行而前,始有勝算,盡北洋數鎮之力,則兩三月內未能摧破東南;而吾事已濟,以實力廓清強敵,乃真成南北統一之局。粵寧相較,事正相反:若鶩虛聲,且貽後悔。最近福建、廣西、貴州諸省,正以甯、鄂當沖,有暫推粵為首都之議,吾輩方謙讓未遑,先生則可控制此局。」(5)

胡漢民等的意見,總體上說不無道理,從全局著眼也不能說不為可行之策,但仔細品味,似有動用心機、自修戰備、靜觀局變、以收漁利之嫌,因此至誠無我的孫中山卻而不用,堅持即行北上。先生意味深長的說:「以形勢論,滬甯在前方,不以身當其衝,而退就粵中以修戰備,此為避難就易。四方同志正引領屬望,至此其為我何?我恃人心,敵恃兵力,既如所云,何故不善用所長,而用我所短?鄂即稍萌岐趨,寧復有內部之糾紛,以之委敵,所謂趙舉而秦強,形勢益失,我然後舉兵以圖恢復,豈雲得計?朱明末局,正坐東南不守,而粵桂遂不能支,何能蹈此覆轍?革命軍驟起,有不可向邇之勢,列強倉猝,無以為計,故只得守其向來局外中立之慣例,不事干涉。然若我方形勢頓挫,則此事正未可深恃。戈登、白齊文之於太平天國,此等手段正多,胡可不慮?謂袁世凱不可信,誠然;但我因而利用之,使推翻二百六十餘年貴族專制之滿州,則賢於用兵十萬。縱其欲繼滿州以為惡,而其基礎已遠不如,覆之自易。故今日可先成一圓滿之段落。我若不至滬寧,則此一切對內對外大計主持,決非他人所能任。子宜從我速行。」(6)

「夫今日人民及黨人所望於我者,非望我有堅強之兵力也,乃在能收拾殘破之局以撥亂反治也。今如君之言,不徑赴中部應民眾收拾時局之望,而遄返故里從事養兵,人其為我何?且今日中國如能以和平收革命之功,此亦足開世界未有之例,何必以兵?今之大患即在無政府,如能創建政府,則滿清之政府必傾覆;即袁世凱亦未必能支,必不足以為患於新政府,不宜預防他人之不服,而一意謀以武力爭天下為也。」(7)

由此對胡漢民廖仲愷等的訓導可見,孫中山以主義倡導革命,以人格膺孚天下,以道德創建民國,一以貫之之精神。

「何必以兵?」,「不以武力爭天下」,「以和平收革命之功」,這是人類發展史上推動社會轉型、歷史進步的最高境界!最佳狀態!

十二月二十五日,孫先生乘輪安抵上海,上距一九○○年八月秘密來滬已有十一年餘。而兩次情形完全不同!舟過吳淞,黃興、陳其美、汪兆銘等都先往迎接。黃宗仰也到吳淞,迎孫先生至猶大富商哈同的愛儷園暫住,由是孫先生與哈同夫婦相識。

當孫先生未到國門之前,多家媒體記者,紛紛追蹤採訪。

與英國記者談話時孫先生說:「此次武昌起事過於神速,未能十分預備,故困難之點尚多。然全國上下,風發雲湧,四起回應,無不贊助;革黨預備雖未完善,然以勇銳無前之氣勝之,亦可代前預備。今此滿廷忽有講和之意,特以衰敗無力之皇室,已無談判之價值,非共和黨之所屑也。」

還在歐洲時,孫即曾一次演說中強調:「組織聯邦共和政體尤為一定不易之理。彼將取歐美之民主以為模範,同時仍取數千年前舊有文化而融貫之。語言仍用官話,此乃統一中國之精神,無庸稍變。漢文每字一義,至為簡潔,亦當保存;惟於科學研究須另有一種文字以為補助,則採用英文足矣。」

在與上海《民立報》記者談話時孫先生強調:「今歸海上,得睹國內近況。從前種種困難雖幸破除,而來日大難尤甚於昔。今日非我同人持一真精神、真力量以與此困難戰 ,則過去之辛勞將歸於無效。」

「從前種種困難雖幸破除,而來日大難尤甚於昔。」這是孫中山流亡海外十六年後,殫精竭慮,致力革命,踏入國門之前,對革命形勢、前途的深遠看法。由於來日大難將會遠遠超過往昔,因此號召革命黨人必須要持一真精神、真力量以與此困難戰,否則,過去之辛勞將歸於無效。然而孫先生始終一如既往,抱定初志,信心十足。

「不論我將成為全國名義上的元首,還是與別人或那個袁世凱合作,對我都無關緊要。我已做成了我的工作,啟蒙和進步的浪潮業已成為不可阻擋的。中國,由於它的人民性格勤勞和馴良,是全世界最適宜建立共和政體的國家。」(8)

武昌起義後,革命黨人為壯聲威,聲言孫先生在海外已募得大批款項,不日回國。故而中外各報盛傳先生攜有鉅款回國以助革命軍。因此,上海《大陸報》主筆即問孫先生:「君帶有鉅款來滬供革命軍乎?」

孫先生大笑:「何故問此?」

主筆:「世人皆謂革命軍成敗,須觀軍餉之充足與否,故問此。」

孫先生:「革命不在金錢,而全在熱心。吾此次回國,未帶金錢,所帶者精神而已。」

「自孫先生安抵滬濱,各省歡迎函電如雪片飛來。如湖南省都督譚延闓電:「聞公到滬,飛電傳來,巨躍三百。僅代表全湘百萬生民歡迎。先生萬歲,中華民國萬歲」。…… 陸榮廷、王芝祥電:「先生勉念吾民,以共和提倡宇內,登高一呼,乾坤迴轉,凡屬血氣之倫,罔不飲和食德,海內同望旌麾,匪朝夕矣。今茲賁止,實屬國民幸福」。徐紹楨電:「東南略定,民國新成。我公艱難締造,卅年如一日。黃帝降鑒,日月重光,公志大酬,民氣復活,水源木本,全國鐫恩。北虜未殲,庶政無主,人自樹兵,各思專閫,不謀統一,必至攫餉無得,寢成流寇神州,前途可懼熟甚。我公雄略蓋世,為華盛頓替人,祖國明燈,非君莫屬。當有善策以靖橫流」。…… 許崇智電 :「先生提倡共和主義,賓士海外,備嚐險阻艱難,二十年始終如一,以致漢族始有今日,思之涕零。茲聞台駕返滬,閩中將士,極表歡迎」。」(9)

這些電文只是一部份,內容除歡迎慶賀外,最重要的在尊崇感激孫先生奔走海外艱苦備嚐、始終如一的精神,且寄以莫大希望統一軍政。

十二月二十六日,同盟會同志即集於孫先生客寓,會商組織政府方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究竟採用總統制還是內閣制,一時間意見不一。

宋教仁主張內閣制,孫先生力言不可:「內閣制乃平時不使元首當政治之沖,故以總理對國會負責;斷非此非常時代所宜。吾人不能對於惟一置信推舉之人,而復設防制之法度。余亦不肯徇諸人之意見,自居於神聖贅疣,以誤革命之大計」。(10)

誠然,要推翻延續了二百六十餘年的異族皇權,要徹底推翻延續了四千餘年的專制政體,要創建一個嶄新的民有、民享、民治的中華民國,可謂中華民族在二十世紀發展時期的一個非常時代,其使命就是要將歷史導向「民國時代」的新航程。要締造一個亙古未有的中華民國,非孫先生他人則無以為力。然先生見宋教仁力主內閣制,也就不再過多堅持,可見先生為人、做事之謙和。

「當時參加會議的有胡漢民、汪精衛、張仁傑(靜江)、黃興、陳其美、宋教仁、馬君武、居正等。張靜江發言:「對!先生而外,無第二人能為此言者,吾等惟有遵先生之意而行耳」。眾人翕然以為是。黃興曾勸宋放棄成見。然宋仍不同意,且於翌日即往南京」。(11)

二十六日會議上,孫先生雖循宋教仁之意採內閣制,惟各省代表會議定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則為總統制。因此,二十七日黃興偕宋教仁赴南京,與各省代表商議修改組織大綱。

「當晚宴集各省代表,宋教仁發表修改臨時政府組織大綱之種種理由,演說歷二小時之久,及開會討論結果,惟多數代表仍贊成總統制。宋之修正案既為代表會所否決,且各代表對宋之舉措頗為不滿」。(12)

十二月二十八日,各省代表在南京舉行臨時大總統選舉預備會議。候選人有孫文、黃興、黎元洪三人(非等額選舉!)。十七省代表到會計四十五人,各省代表大多不是同盟會員,立憲派人較多。

選舉會議缺少華僑代表。黎元洪曾致函代表會,同意吳世榮、馮自由作為華僑代表參與總統選舉投票。

「黎電「接程陳兩都督公電謂『南洋華僑總代表吳世榮、美洲各埠華僑總代表馮自由已到滬,擬赴南京組織臨時政府,會似當允其選舉投票權,為何之處惟公定之』云云。查此次選舉大總統其投票權每省不過一票,海外同胞散居各處,綜而言之以南洋、美洲為多,類能關懷祖國,見義勇為,此次既被公舉而來,自當優其權利為內地各省代表,使每代表有一票之權,惟正其名曰:東半球華僑代表,西半球華僑代表,不審以為當否?」(13)

馮自由系早於孫先生數日抵滬,而馮、吳二人終因格於組織大綱中未有規定,未能獲得投票權。

這是一個莫大的歷史遺憾!孫先生倡導革命,首建興中會於檀香山華僑中,同盟會成立後,分支機搆遍設於南洋、歐、美洲各地華僑團體。革命所需款項,除孫先生家及部份親友供給之外,其他均為各地華僑捐助,上自殷實富商,下至工友小販,為了民族大業,無一不大義凜然,慷慨解囊。如今創建中華民國,選舉開國總統,華僑卻沒有代表,不能參加投票。而這一票又具有改天換地、翻轉乾坤的巨大作用!其歷史意義是何等的深遠,又是何等的莊嚴而神聖!沒有華僑代表參加開國選舉,這是中華民國開國史上的一個無法彌補的千古缺陷!

二十九日,開正式選舉會。

「公舉浙江代表湯爾和為主席,每省一投票權。當秘書分發選票時,譚人鳳大聲說:「湖南代表票給我」。秘書當然照辦,以次投票。譚且對居正耳語:「你為湖北代表,應舉黎元洪為大總統」。居正含笑而已。計共投十七票。按臨時政府組織大綱第一條規定:滿總投票數三分之二以上的人當選。開票結果:孫文得十六票,黃興一票。孫先生當選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第一任大總統」。(14)

由選舉結果看,這是立憲派人也尊重同盟會,並承認辛亥革命是由同盟會主動而成。選舉之後,各省代表會致電孫先生報告選舉結果並致慶賀。代表會特派湯爾和、王寵惠、陳陶怡三人前往上海恭迎孫先生蒞臨南京就職。

孫中山當即復電各省代表:「光復中華,皆我軍民之力,文孓身歸國,毫髮無功。竟承選舉,何以克當?惟念北方未靖,民國初基,宏濟艱難,凡我國民皆具有責任。諸公不計功能,加文重大之服務,文敢不黽勉從國民之後,當剋日赴寧就職」。

同時又復電各省都督軍司令長:「諸公力戰經營,光復神壤,文得受賜歸國,且感且慚。今日代表選舉,乃認文為公僕,自顧材力,誠無以當!惟念北方未靖,民國初基,同濟艱難,國民有責。文敢不黽勉從諸公之後,當剋日赴寧就職」。

再電復黎元洪:「武昌舉義,四海雲從,列國輿論歌誦民軍無微不至,而尤欽佩公之艱苦卓絕。文於中國革命雖奔走有年,而此次實行並無寸力,謬蒙各省代表舉為總統,且感且慚,惟有勉為其難,以副公之盛意。武漢為全國之樞紐,公之責任維艱,伏維珍重!」

武昌起義以來,中華大地,政壇動盪,國體政體,瞬息更變,政客官僚,瞠目以觀。袁世凱派人奔走南北,無時不覬覦國家權柄。議和尚未談妥,中華民國在南京成立,各省代表會選舉孫中山為臨時政府第一任大總統,這對於袁世凱來說,無異於當頭一棒。孫先生當選後,於當天(十二月二十九日)立即致電袁世凱,以釋其念:「 文前日抵滬,諸同志皆以組織臨時政府之責相屬。問其理由,蓋以東南諸省久缺統一之機關,行動非常困難,故以組織臨時政府為生存之必要條件。文既審艱虞,義不容辭,只得暫時擔任。公方以旋轉乾坤自任,即知億兆屬望,而目前之地位尚不能不引嫌自避;故文雖暫時承乏,而虛位以待之心,終可大白於將來。望早定大計,以慰四萬萬人之渴望」。

孫中山先生為救國救民,從事革命,海外奔走有年,武昌首義成功,被國人舉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第一任大總統,實至名歸,本是自然而然。當選之後,就職之前,發出的一封封電報,天下人由此可見孫先生胸懷寬廣的心跡。無論對待政界,或是軍界,始終一秉謙遜之天賦。而對待袁世凱之心思,則本將袁作為手中的十萬兵馬,迫使清廷解體,交出政權,以建成民國為重,不計個人進退得失。所謂「暫時承乏,虛位以待」「望早定大計」以撫慰、鼓勵項城。赴南京就職臨行之前,對上海《大陸報》記者發表談話:「初十日南京選舉大總統,鄙人幾得全票。今已接受大總統職,日間將赴南京舉行接任式,並組織新政府」。

訪員:「中國此後尚需幾時能恢復舊觀」?

孫:「只需數月而已。國會將必贊成民主,故不容疑。現在伍(伍廷芳——筆者)、唐(唐紹儀——筆者)兩君之會議,已非議和,蓋滿廷必須服從民軍也。全國商務即日可望恢復,尤以外國商務較為神速」。
……

訪員:「新政府擬頒佈何種新政」?

孫:「請待內閣組成後,自有明文。

「南京新政府無庸建設華麗宮殿,昔日有在曠野樹下組織新政府者。今吾中華民國如無合宜房宇組織新政府,則蓋設棚廠以代之,亦無不可也」。

孫先生接受代表會選舉後,即安排上海都督陳其美準備一切,並強調說:「我輩革命黨,全不採儀式,祗一車足矣」。陳從命預備一專車,且親自護從。孫先生由各省代表會推派之代表議長湯爾和、副議長王寵惠陪同,暨隨行同志,於西元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上午十時,自上海乘滬寧鐵路專車赴南京。滬上各團體代表、政界人士、部隊、民眾等不下萬餘人至車站恭送。下午五時抵南京下關車站。迎接人員暨各國駐南京領事均集於車站歡迎。孫中山改乘飾有藍色繡花彩綢之馬車,緩緩入城。沿線旗幟飄揚,市民夾道歡呼。由軍樂隊騎馬奏凱旋曲前導,後隨衛隊,前往總統府(設於舊兩江總督署)。

晚間十時,舉行大總統就職典禮。孫中山就位,儀式開始。參與典禮人員依序排列,先行三鞠躬禮,並鳴禮炮二十一響。代表會公推景耀月報告選舉經過:「今日之舉,為五千年曆史所未有。我國民所希望者,在共和政府之成立及推到滿清政府,使人人得享自由幸福。孫先生為近代革命創始者,富有政治學識,各省公民選定後,今日任職,願孫先生始終愛護國民自由,毋負國民期望」。(15)報告完畢,請大總統向全國國民宣誓。孫先生肅立朗聲宣讀誓詞:「顛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此國民之公意,文實遵之。以忠於國,為眾服務。至專制政府既倒,國內無變亂,民國卓立於世,為列邦公認,斯時文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僅以此誓於國民」。

「斯時文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僅以此誓於國民。」天下為公,決不壟斷公共權力,此乃孫中山稟性所賦。

宣誓畢,即行授印,印文曰:「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印」。孫中山受印後,隨即於就職宣言上用印。由胡漢民代為宣讀。次由海陸軍代表徐紹楨讀頌辭,孫先生親致答辭。就任大典於全體人員三呼中華共和萬歲與悠揚樂聲中圓滿完成。

西元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中華民國誕生!西元一九一二年是為中華民國元年。中華民國是為亞洲第一共和國。

一九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黃興緻陳其美電云:「今日參議院決議改用陽曆,並以中華民國紀元,明日即為中華民國元年正月一日。請公佈」。及孫中山就大總統職後,於民國元年一月二日,通電各省都督:「中華民國改用陽曆,以黃帝紀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經由各省代表團決議,由本總統頒行」。

民國元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數千年帝制從此結束,孫中山於就職典禮中向全國國民宣誓,開中華民族歷史之先河,國人耳目為之一新!從此將中華民族的發展史由大同時代,而邦國時代,而帝國時代,導向民國時代。對我國民主政治之發展,尤其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孫大總統就職後,即制定「修正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大綱」,提出各部部長人選,徵求代表會的同意,組成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孫中山於就職宣言中揭示: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另有領土統一、軍政統一、內治統一、財政統一之諸大端。宣言曰:「中華民國締造之始,而文以不德,膺臨時大總統之任,夙夜戒懼,慮無以副國民之望。夫中國專制政治之毒,至二百餘年來而滋甚,一旦以國民之力踣而去之,起事不過數旬,光復已十餘行省,自有歷史以來,成功未有若是之速也。國民以為於內無統一之機關,於外無對待之主體,建設之事刻不容緩,於是以組織臨時政府之責相屬。自推功讓能之觀念以言,文所不敢任也;自服務盡職之觀念以言,則文所不敢辭也。是用黽勉從國民之後,能盡掃專制之流毒,確定共和,以達革命之宗旨,完國民之志願,端在今日。敢披瀝肝膽,為國民告。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武昌首義,十數行省先後獨立,所謂獨立,對於滿清為脫離,對於各省為聯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動既一,決無岐趨,樞機成於中央,斯經緯周於四至,是曰領土之統一。血鍾一鳴,義旗四起,擁甲帶戈之士,遍於十餘行省。雖編製或不一,號令或不齊,而目的所在,則無不同。由共同之目的,以為共同之行動,整齊劃一,夫豈其難,是曰軍政之統一。國家幅員遼闊,各省自有其風氣所宜。前此清廷強以中央集權之法行之,以遂其偽立憲之術。今者各省聯合,互謀自治,此後行政期於中央政府與各省之關係調劑得宜。大綱既挈,條目自舉,是曰內治之統一。滿清時代藉立憲之名,行斂財之實,雜捐苛細,民不聊生。此後國家經費,取給於民,必期合於理財學理,而尤在改良社會經濟組織,使人民知有生之樂,是曰財政統一。

「以上數者,為行政之方針,持此進行,庶無大過。若夫革命主義,為吾儕所倡言,萬國所同喻,前此雖屢起屢躓,外人無不鑒其用心。八月以來,義旗飆發,諸友邦對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態,而報紙及輿論尤每表其同情,臨誼之篤,良足深謝。臨時政府成立以後,當盡文明國應盡之義務,以期享文明國應享之權利。滿清時代辱國之舉措,與排外之心理,務一洗而去之,與我友邦益增親睦,持和平主義,將使中國見重於國際社會,且將使世界漸趨於世界大同。循序以進,不為倖獲。對外方針,實在於是。

「夫民國新建,外交內政,百緒繁生。文自顧何人,而克勝此!然而臨時之政府,革命時代之政府也。十餘年來,從事於革命者,皆以誠摯純潔之精神,戰勝所遇之艱難。即使後此之艱難遠逾於前日,而吾人惟保此革命之精神,一往而莫之能阻。必使中華民國之基礎確定於大地,然後臨時政府之職務始盡,而吾人始可告無罪於國人也。今以與我國民初相見之日,披布腹心,惟我四萬萬同胞共鑒之」。(16)

宣言表明,孫先生及辛亥先賢們建設中華民國的藍圖。對內方針:盡掃中國數千年專制政治之流毒,確立共和政體,實現全國民族、領土、軍政、內治、財政之統一,以達革命之宗旨。對外方針:盡文明國應盡之義務,享文明國應享之權利。使中國見重於國際社會,使世界漸趨於世界大同。烈士鮮血,於此結晶。

同日,孫先生以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身份發表《通告海陸軍將士文》。鼓勵全體將士,戮力同心,擁樹民國,立於泰山磐石之安。

開國伊始,行政方策必須曉諭內外。一月五日,孫先生發佈《對外宣言書》,略謂:「易君主政體以共和,此非吾人徒逞一朝之忿也。天賦自由,縈想已夙,祈悠久之幸福,掃前途之障蔽,懷此微忱,久而莫達。今日之事,蓋自然發生之結果,亦即吾民國公意所由正式發表者也。

「蓋吾中華民族和平守法,根於天性,非出於自衛之不得已,決不肯輕啟戰爭。故自滿清盜竊中夏,於今二百六十有八年,其間虐政,罄竹難書,吾民族惟有隱忍受之。以倒懸之待解,求自由而企進步,亦嚐為改革之要求,而終勉求所以和平解決之道,初不欲見流血之慘也。屢起屢蹶,卒難達吾人之目的,至於今日,實已忍無能忍。吾人鑒於天賦人權之萬難放棄,神聖義務之不容不盡,是用訴之武力,冀脫吾人及世世子孫於萬重羈軛。蓋吾人之匍匐呻吟於此萬重羈軛之下者,匪伊朝夕。今日之日,始於吾古國歷史中,展光明燦爛之一頁,自由幸福,照耀寰宇,不可謂非千載難得之盛會也。

「滿清政府之政策,質言之,一嫉視異種,自私自便,百折不變之虐政而已。吾人受之既久,迫而出於革命,亦固其所。所為摧陷舊制,建立新國,誠有所不得不然,僅為世界諸自由民族縷析陳之。

「當滿清未竊神器之先,諸夏文明之邦,實許世界各國以交通往來,及宣佈教旨之自由。馬閣(即馬可波羅——筆者)之著述,大秦景教碑之記載,斑斑可考也」。

隨之,宣言書列陳八項條文,釐清中外今往之一切關係。之後,敦促外邦曰:「深望各國既表同意於先,更篤友誼於後,提攜親愛,視前有加;當民國改建,一切未備之時,務守鎮靜之態,以俟其成,且協助吾人,俾種種大計,終得底定。蓋此改建之大業,固諸友邦當日所勸告吾民,而滿政府未之能用者也。

「吾中華民國全體,今布此和平善意之宣言書於世界,更深望吾國得列入公法所認國家團體之內,不徒享有種種之利益與特權,亦且與各國交相提挈,勉進世界文明於無窮。蓋當世最高最大之任務,實無過於此也」。

民國初建,大局初定,和平雖有可望,戰局尚未終結。為免戰火不息,生靈免遭塗炭,孫先生又及時發出《勸告北軍將士宣言書》:「民國光復,十有七省,義旗雖舉,政體未立。凡對內對外諸問題,舉非有統一之機關,無以達革新之目的。此臨時政府所以不得不亟為組織者也。文以薄德,謬承公選,效忠服務,義不容辭,用是不揣綿薄,暫就臨時之任,藉以維秩序而圖進行。一俟國民會議舉行之後,政體解決,大局略定,敬當遜位,以待賢明。區區此心,天日共鑒;凡我同胞,備聞此言。惟是和平雖有可望,戰局尚未終結。凡我籍隸北軍諸同胞,同為漢族,同為軍人,舉足輕重,動關大局。竊以為有不可不注意者數事,敢就鄙吝,為我諸同胞正告之:「此次戰事遷延,亦既數月,塗炭之慘,延亙各地。以滿人竊位之私心,開漢族仇殺之慘禍,操戈同室,貽笑外人。我諸同胞不可不注意者此其一。

「古語云:「民之所欲,天必從之」。是知民心之所趨,即國體之所由定也。今禹域三分,光復逾二,雖有孫武之智,賁育之勇,亦詎能為滿廷挽此既倒之狂瀾乎?我諸同胞不可不注意者此其二。

「民國新成,時方多事,執干戈以衛社稷,正有志者建功樹業之時。我諸同胞如不明燭幾先,即時反正,他日若大功既定,效用無門,豈不可惜!我諸同胞不可不注意者此其三。

「要之,義師之起,應天順人,掃專制之餘威,登國民於衽席,此功此責,乃文與諸同胞共之者也。如其洞觀大勢,消釋嫌疑,同舉義旗,言歸於好,行見南北無衝突之憂,國民蒙共和之福。國基一定,選賢任能,一秉至公。南北軍人同為民國幹城,決無歧視。我諸同胞當審斯義,早定方針,無再觀望,以貽後日之悔。敢布腹心,唯圖利之」。

就職宣言、通告海陸軍將士、通電改元、對外宣言、勸告北軍將士等文告,事關開國大業,必須及時公諸於世。如何使用袁世凱的力量,發揮袁世凱的作用,孫先生則早籌之於胸。

孫中山當選臨時大總統之時(一九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即日曾致電袁世凱,明示「文雖暫時承乏,而虛位以待之心,終可大白於天下」。民國元年元旦,孫先生就任。元月二日袁世凱復電謂:「君主共和問題,現方付之國民公決,所決如何,無從預揣。臨時政府之說,未敢與問。謬承獎誘,慚悚至不敢當,惟希諒鑒為幸」。

對於袁世凱的疑惑、不安,期待無果的忐忑心情,孫先生立即回電撫慰:「文不忍南北戰爭,生靈塗炭,故於議和之舉,並不反對。雖民主、君主不待再計,而君之苦心,自有人諒之。倘由君之力,不勞戰爭,達國民之意志,保民族之調和,清室亦得安樂,一舉數善,推功讓能,自是公論。文承各省推舉,誓詞具在,區區此心,天日可鑒。若以文有誘致之意,則誤會矣」。

袁至此確知孫先生及南方之誠意,其要在於出如何手段以迫清室退位,交出政權。其時,舊的官僚政客也都在為袁世凱謀求總統職位,四方奔走。

1905年,清廷向全國人民宣佈實行「預備立憲」。次年,頒佈九年預備立憲詔——這成為中國民眾對政治參與的開端——與此同時,模仿西方立憲制國家國會的諮議局開始在各省籌設。直隸、河南兩省均為袁世凱掌控,兩省諮議局成員具是袁氏門徒。中華民國成立後,兩省諮議局即向臨時政府提出三個條件:一、清帝退位後能否舉袁為大總統?二、共和成立後,接管清政府所有北方軍隊,能否不追既往,與南軍一律對待?三、優待皇室及旗民生計,能否先行議定?此名為諮議局的三項條件,實為袁世凱的三項要求。孫中山遂即復電,責以大義:「 昨經電汪兆銘,以所開三條件,臨時政府早已宣佈此意,自屬能行,令即轉復貴局矣。臨時政府惟一目的在速定共和,本總統就職誓言,即以專制傾覆,民國成立為 解職之條件,所以示為民服務之本心也。清帝退位,共和既定,袁有大功,為眾所屬,第一條件自無不能。南北既成一致,轉敵為友,彼此解釋嫌疑,更無不一律待遇之理。至於皇室可崇以尊號,給以年金,保其所有財產;其旗民生計,則各省正在籌議中。須知民國以專制為敵,而權位非所爭。南北既可調和,則生靈免於塗炭,不分畛域,自是平等之本懷。清廷以退讓而釋干戈,皇室報酬,應示優異。此次貴局所開條件,早經臨時政府宣佈,不必置疑。本總統所必除者,為人道之蟊賊;所最尚者,為真正之和平;凡所宣言,皆為全國之大計。若復拘牽小節,反覆遊移,抗億兆國民之心,保一姓世襲之位,至必重訴解決於武力,其咎當有所歸。貴議局深懷大局,力願維持,諒必洞明此意也」。

南北議和在一九一一年底已曾在上海舉行五次會議,袁世凱因各省代表會已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倡導革命,艱苦卓絕,深受國內外有識之士共同敬仰,中華民國開國之始,榮膺臨時政府大總統,則勢所必然。況,此時的袁世凱仍是滿清王朝的內閣總理大臣,代表會豈能選他?),乃藉口其代表唐紹儀無權簽立條款,對和議達成各點加以反對。唐紹儀等遂向袁電辭全權代表,惟仍然留滬。至此和議並未終止,不過未以公開之方式進行。臨時政府成立,一月二日,孫中山即致電民軍全權代表伍廷芳「請每日將議和事詳細電知」。同日,袁世凱也曾致電伍廷芳,謂「議和事嗣後直接與他本人往返電商,以期簡捷,冀可早日和平解決」。

民國元年一月十八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大總統孫中山致電伍廷芳:「伍廷芳先生鑒:請告唐(即唐紹儀——筆者),清帝退位,共和既定,既退讓出於誠意,至其手續,則須慎重,以為民國前途計。若兩日為期,不特貽外人譏笑,且南方各省或有違言,轉不美。今以五條件要約如下:一、清帝退位,其一切政權同時消滅,不得私授於其臣。二、在北京不得更設臨時政府。三、得北京實行退位電,即由民國政府以清帝退位之故電問各國,要求承認中華民國彼各國之回章。四、文即向參議院辭職,宣佈定期解職。五、請參議院公舉袁世凱為大總統。如此方於事實上完善」。

另強調:皇室優待條件:名號定為宣統皇帝,刪去「世世相承」四字。

至此南北議和可謂基本形成定局。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後,組織參議院是為國體建設重要一環,孫中山極為重視。民國元年一月三日,即通電各省選派參議員前來組織參議院。參院未正式成立前,暫以各省都督代表會代行參議院職權。經過二十幾天忙碌,籌備組建完成,民國元年元月二十八日正式開院。孫中山親致《祝參議院開院文》:「中華民國既建,越二十有八日,參議機關乃得正式成立。文誠欣喜慶慰,謹掬中懷之希望,告諸參議諸君子之前而為之辭曰:「人有恆言:革命之事,破壞難,建設尤難。夫破壞雲者,仁人志士,任俠勇夫,苦心焦慮於隱奧之中,而喪元斷脰於危難之際,此其艱難困苦之狀,誠有人所不及知者。及一旦事機成熟,倏然而發,若洪波之決危堤,一瀉千里,雖欲禦之而不可得,然後知其事似難而實易也。

「若夫建設之事則不然,建一議,贊助者居其前,則反對者居其後矣;立一法,今日見其利,則明日見其弊矣。又況所議者國家無窮之基,所創者亙古未有之制。其得也,五族之人受其福;其失也,五族之人受其禍。

「嗚呼!破壞之難,各省志士先之矣;建設之難,則自今日以往,諸君子與文所黽勉仔肩而弗敢推謝者也。矧為北虜未滅,戰雲方急,立法事業,在在與戎機相待為用。破壞、建設之二難,畢萃於茲。諸君子勉哉!各盡乃智,竭乃力,以固民國之始基,以揚我族之大烈,則不徒文一人之頌禱,其四萬萬人實嘉賴之」。

革命建設,兩難疊從,開國建國,千頭萬緒,建制立法,偉業宏繁,孫中山先生僅用303個字,講述的條分縷析,理真情切。此不僅為政論之佳作,且更是文學之上品。

中華民國誕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中華民國參議院成立。一個以民主共和為根本的國體政體向世界宣告:中華民族從此走上民主、共和、平等、博愛的新時代!清廷皇族眼見氣數已盡,大勢已去,皇權帝制只是一抹夕陽的餘暉。只有放棄反抗,退位交權,爭取優待,才是唯一一條能夠保全自己生命財產之路。遂向南軍承諾,二月十五日以前退位交權。

二月十二日,孫先生致電伍廷芳,催促清室退位:「今日經參議院同意,如十五日下午十二點以前清帝不遜位,則收回優待條件。此布。即轉北京。」

二月十二日,清帝溥儀(宣統)宣佈退位。

滿清王朝自清世祖(順治)入主中國,凡二百六十八年(1766——1912)至一九一二年二月十二日清帝溥儀(宣統)宣佈退位而告結束。

註釋:
(1)吳相湘著《孫逸仙先生傳》第三編 第二十五章。
(2) 同上。
(3)《孫中山全集》第六卷「建國方略.第八章」(中華書局2006年11月第2版)。
(4) 同上。
(5)吳相湘著《孫逸仙先生傳》第三編 第二十七章。
(6)《孫中山全集》第一卷「與胡漢民廖仲愷的談話」(中華書局2006年11月第2版)。
(7)《孫中山全集》第一卷「與胡漢民廖仲愷的談話.同題異文」(中華書局2006年11月第2版)。
(8)《孫中山全集》第一卷「我的回憶」(中華書局2006年11月第2版)。
(9)(10)(11)(14)同(5)
(12)羅剛編著《中華民國國父實錄》電子版第1617頁。
(13)羅剛編著《中華民國國父實錄》電子版第1621頁。
(15)羅剛編著《中華民國國父實錄》電子版第1631—1632頁。
(16)《孫中山全集》第二卷「臨時大總統宣言」(中華書局2006年11月第2版)。

(未完待續)

——轉載自《黃花崗雜誌》第三十二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孫中山孫女孫穗芳博士8月2日(週日)向金山國父紀念館捐贈了孫中山銅像,這是她在全世界各地捐建的第150個孫中山銅像。當天,舊金山經文處馬鍾麟處長、國父紀念館董事長楊秩華、館長鍾維君、中華總會館胡建邦總董等來賓致辭表示感謝。
  • 孫中山的孫女孫穗芳博士8月4日向沙加緬度公共圖書館捐贈了孫中山半身銅像。沙加緬度圖書館館長Rivkah K. Sass舉辦揭幕儀式接受捐贈。此前在8月1日,她也在士德頓中華會館捐贈了一尊孫中山銅像。士德頓中華會館舉辦了盛大的揭幕儀式和招待宴會。眾議員Jerry McNerney派代表頒發褒獎。
  • 紐英崙中華公所與波士頓台灣同鄉聯誼會訂於星期日(11月1日)下午2點至4點,在中華公所聯合舉辦「孫中山先生逝世90週年紀念電影及圖片展」。
  • 萬象陰霾打不開,紅羊劫運日相催。 頂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轉來。
  • 中國掀起集郵熱!現在有不少來台灣旅行的中國人,都會選擇港澳沒有的特殊紀念票,像是具有意義的孫中山、蔣中正和蔣宋美齡,以及近期101大樓郵票,都是主要收藏對象,而且每年都會有20%、30%的增值空間。
  • (大紀元記者林安波士頓報導)11月1日下午,紐英崙中華公所與波士頓台灣同鄉聯誼會假中華公所大廳舉辦了孫中山先生電影及圖片展會,以紀念孫中山逝世90週年。由於珍貴的影片、圖片得來不易,吸引了很多觀眾。放映結束時,全場安靜無聲,有人表示很受感動,腦子一片空白。
  • 11月12日是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150歲誕辰,總統馬英九上午在總統府主持2015年中樞紀念國父誕辰暨慶祝中華文化復興節大會。此外,著名歷史學家辛灝年日前出版新書《中國命運與臺灣前途》,書中有一篇「孫中山與共產黨的三個分野」,他表示,孫中山創建的是要「走向共和」的進步中國,但共產黨卻創立了一個「復辟專制」的倒退中國。
  • 兒時,在一本《共和國國文》的小學課本中,讀到一篇「放紙鷂」的課文,講的是一個放風箏的故事:春季天氣晴朗,孫中山和幾個小朋友一起放風箏,風箏升上天空,大家都想拉住風箏走,爭來爭去,爭持不下。一個年齡稍大一些的小朋友,把風箏搶在手中,自己拉著放,不願讓與別人。孫中山說:風箏是大家的,應該大家 輪流拉住放,只是你一個人拉住放,「不公平」。
  • 11月12日是中華民國的締造者孫中山先生誕辰紀念日,羅省中華會館、經文處處長夏季昌及同仁、新僑及社團代表在羅省國父銅像前行禮致敬。
  • 加拿大安省中華總會館於11月12日舉行「國父孫中山先生150周年冥誕紀念大會」,以紀念孫中山先生對中華民族所做出的貢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