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民間借貸「標會」的是與非

人氣: 43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5年06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信用對房地產貸款十分重要,不過,很多華人只會用現金買房,不會利用信用來買房,造成華人「有信用,但沒有信用分數」的狀況。國寶銀行案訴訟案是金融危機後首個銀行被刑事起訴的案例,吸引了社區的廣泛關注。庭審中披露出來華人社區的「標會」以及一些華人貸款客戶沒有誠實報稅的現象,反映了華人社區的信用結構問題及面臨的來自主流信用機構的挑戰。

前東方銀行董事、聯成公所顧問趙文笙說,「標會」從前在唐人街的同鄉會中是很普遍的做法,從開埠以來就存在,可謂是歷史悠久。當時很多新移民與「高大上」的西方大銀行難以溝通,無法向銀行貸款,於是「標會」應運而生。過去民間稱這種「標會」融資人叫一錢八分,華埠不少餐館過去就這麼起家的,大家管他們叫「錢八」老板。

「標會」的運作模式是:由一個急需資金的人召集若干人「起會」,並擔任「會頭」,其他人為會員;大家每月或每週定期聚會,每次繳納的會金集中給其中一人使用;每個會員有一次「得會」機會,具體由誰「得會」,要看所投標的利息多少來確定;當所有參會者都「得會」後,這個「會」就宣告解散。

「從申請到拿到錢,半天就能搞定。」趙文笙說,「標會」集資比銀行貸款方便和快捷,一度在華人社區盛行。開始在同鄉會中「起會」,靠的是同鄉之間的「知根知底」,誰缺錢就「起會」或者競標。後來逐漸做生意或者有物業的也「做會」,依靠的是個人信譽,尤其在溫州人和福州人社區至今還有。

趙文笙說,過去唐人街很小、大家彼此都認識,道德素質高。那時唐人街的街道都比現在干凈很多。華人視向政府申請福利為「羞恥」,當時的「標會」不容易出現大問題。如果有人「跑路」(卷款逃走),處理方式往往是「會頭」須墊付這筆錢。如果他墊付不了,也沒臉再在社區中混了,只能到外地。有時同鄉會中參加的人平攤,也就是每人損失一個月的當期會錢。不過,「標會」一旦有外地人進來,人員復雜,使違約風險劇增。他所在的新會同鄉會後來也被「倒會」。

自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新移民情況復雜,僅靠會頭的信譽和會員間的道德約束管控風險,「標會」顯得越來越不牢靠,風波不斷。趙文笙說,聯成公所每年都接到很多人投訴參加「標會」被騙,這些「標會」騙取的金額高達100多萬。這種民間集資行為做法上沒有保障,「通常都沒有收條,姓名記錄什麼都沒有」,也不受法律保護。華人最好是到銀行為自己的生意或投資來貸款,但難題也隨之而來:因為以前工作沒有報稅,導致無法向銀行貸到款。

責任編輯:鐘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