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粽子經:有理論 還有海內外實踐

作者:李正昊

人氣 73
標籤: , ,

【大紀元2015年07月01日訊】每年包粽子都是我們家的重頭戲。端午節還沒到,太太就跟我商量,要採購哪家的粽葉?想買甚麼樣的糯米?今年的粽子甚麼餡?

和太太一起包粽子十多年了,無論走到哪裡,每年的五月初五,我們的廚房裡都會準時飄出粽葉的清香,從北方包到南方,從國內包到國外。最早就我們倆包,現在孩子們也過來幫忙。在國外包粽子,對他們來說,除了吃,還有一個文化傳承上的意義,讓他們知道,中國有一個「端午節」。

我們家包粽子,從開始與太太磨合,到現在我的地位已是悍然不可動搖了:她打下手,我負責最關鍵的步驟——包粽子。

要說我包的粽子,楞是楞,角是角,個頭勻稱。太太的家人都說,村裡的媳婦都沒我包得好看。太太也曾經學過幾次,想跟我一爭高下,但是最後都敗下陣來。別看竹葉在我手裡一卷,放上米,手一轉,線一綁,就成了漂亮的粽子。

實際是就像繡花,看著容易,學著難,不僅要有耐心,還要仔細體會粽子的結構。我總結出一個「深奧的學術秘訣」,還「慷慨地」跟其他主婦分享。我總是說,包粽子的關鍵就在於一個空間概念,如果你上過高中,學過立體幾何,能理解「兩條線在不同平面垂直」這個道理,那麼準能包出漂亮的粽子……不知對別人是否有用,我們家還是我主包。

在國內工作的時候,公司裡有很多單身漢,我和太太起得很早,趕在早飯前煮好送到他們宿舍,他們那個感動啊。在德國語言班畢業時候,同學們各自做一道代表自己國家的食物,我包了好多粽子,很受歡迎。

粽子雖小,但文化內涵很深,我向同學們介紹,粽子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為紀念屈原而流傳的,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而且粽子是論個的,乾乾淨淨,外面是米,裡面是餡,不需要餐具,可以走到哪裡吃到哪裡,特別方便攜帶和分配。

每年吃粽子都是我們家的重頭戲。(大紀元資料室)

包粽子前,竹葉用水泡過之後,綠蔥蔥的,放入白糯米,顏色分明,給人一種非常淡雅的感覺。再說說粽子的米,經過我們的嚐試,亞洲店賣的那種泰國細長的糯米最好,煮出來很粘,很有味道。再說說餡,大棗是補血養生的食材,做餡非常適合女性。小孩一般喜歡甜一點的,可以買蜜棗,這個在土耳其店裡很容易找到。

如果覺得只包入米太清淡,可以放入蛋黃和肉片調劑一下。當然,如果客人中有穆斯林或者素食者,那另當別論。

我包肉餡粽子的經驗是,要買那種肥肉多一點的五花肉,調料的時候稍微鹹一點不要緊,因為一煮,肥肉和鹹味就都浸到米裡去了。如果想讓味道再均勻些,可以把醬油調好的汁拌到糯米裡,這樣煮出來就是五香糯米粽子了。

我還有一個好經驗,也非常簡單:德國超市裡面有賣臘肉的,去皮,洗乾淨後,切好就可以直接包進去,因為臘肉都是醃製好的了,煮出來的味道也很不錯。

瞭解德國社會的最佳途徑——大紀元歐洲生活網。

責任編輯:賈南

相關新聞
曾穎:粽子是一種情懷
端午節懷想
端午節懷想 人氣 18
端午節來了 華裔吃粽子憶鄉情
旅居希臘僑胞歡送代表陳華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