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到品年味 跟著習俗過大年

font print 人氣: 301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6年02月07日訊】「除夕夜,闔家團,歡歡喜喜過新年;盼風調,盼雨順,平平安安度猴年。」今天是臘月二十九,除夕。世界各地的華人們都回到自己溫暖的家中,與親人一起熬夜守歲,迎接猴年的到來。那麼,你知道中國新年的來歷嗎?那些過年的習俗和禁忌,你都知道多少?

除夕和年的由來

說到「除夕」,人們往往想到「大年三十」,但趕上小年,就只有「二十九」而沒有「三十」了。今年是小年,臘月二十九就是除夕了。在傳統文化中,除夕守歲是已經延續了幾千年的習俗。

據史料記載,除夕守歲的習俗最早見於魏晉南北朝。過了除夕就是新年,改年更歲,除舊布新,所以非常重要。西晉周處的《風土記》的記載中,過除夕被分為四個部分,即「饋歲」(各相與贈送)、「別歲」(酒食相邀)、「分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和「守歲」(夜不眠,以待天明)。

除夕之夜燃放煙花鞭炮是「守歲」的一個重要部分,辭舊迎新,將一切邪瘟病疫趕跑,以求來年吉祥如意。在古代,年輕人守歲還有為父母或老人祈壽的含義在裡面。

古時,人們把榖的生長週期稱為「年」。甲骨文將「年」寫成上「禾」下「人」。《說文解字.禾部》對「年」的解釋是「年,榖熟也」。豐收之後,人們舉行慶典,祭祀神靈,感謝神的賜予,祈求來年豐收。

關於「除夕」和「年」,在民間還流傳著有一個故事:上古時代,有個怪獸叫「年」,又叫「夕」,它一年出沒一次,專門吃人。它出現的時候,人們就說「過年了」(年來了),把怪獸來的頭天晚上稱為「除夕」(除掉「夕」)。為了避免「年」吃人,過年的當晚,人們在大門兩側貼上紅色對聯,掛上紅燈籠,燃放爆竹,怪獸就嚇得不敢進門了。後來,這些儀式就演變成迎新年的喜慶習俗了。

正月初一吃餃子

大年初一吃餃子,是中國北方地區過新年的必備吃食。為甚麼把這種包有肉和菜的麵食叫作「餃子」,許多人恐怕說不清楚。其實它和上面提到的上古故事有關。據說,當時為了對付「年」這個怪獸,人們需要進補陽氣食物,就用肉和菜作成餡,拿麵皮包起來,煮熟後食之。人們認為,在夜裡子時交接的時候吃最能補充體能,所以就把這種食物稱為「餃子」。第二天早上,「年」過去了,人們按老幼尊卑互問平安,這就是「拜年」的由來。

民間故事無從考證,但美味的餃子則早已成為北方人特別青睞的佳餚,民間有「舒服不如倒著(睡覺),好吃不如餃子」的說法。

由於地域原因,北方人的主食是小麥,而南方人的主食是稻米,所以歷史上南方人很少吃麵食,也不會包餃子。南方不同省份不同地區,年夜飯的內容也不相同,大多都是各種雞鴨魚肉和各種蔬菜,當然,年糕是許多南方人過年必吃的,意寓「一年更比一年高」。

初一到初五的習俗與禁忌

其實,過去人們從臘月二十三「祭灶」開始就進入新年活動了,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生活節奏的變快,人們的新年活動只從除夕開始了,一般到初五就結束了。

初一

按照習俗,初一一大早,人們就起來拜年。晚輩要給長輩拜年,祝長輩福壽安康。長輩則被晚輩準備壓歲錢。因為「歲」與「祟」諧音,所以壓歲錢的本意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但現在壓歲錢早已失去其本意了。

家裡拜完年後,就是鄰里互拜,或開始走親訪友拜年,然而兩廣一帶卻有初一不串門的習俗。因為當地人認為初一是「窮鬼日」,不宜串門。不但不出門,還要一大早開門掃地,把「窮鬼」掃出門。

在中國北方,人們有從除夕到初一不往外倒垃圾潑髒水的習俗。人們認為,新年倒垃圾破財。在東北等地,有正月初一是「掃帚生日」的說法。所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如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往裡邊掃,不能出門。在北方農村,還有許多地區保持著這一習俗。

初二

北方人有「初一餃子初二麵」的說法,也就是說人們要在初二這天吃麵條。不過初二的麵條一定要用初一包餃子剩下的麵來做,且必須要過冷水(麵煮熟後用冷水浸過)。麵條的吃法一般為打滷麵或炸醬麵。

此外,初二這天,出嫁的女兒要帶著夫婿一起回娘家,俗稱「迎婿日」。女兒回娘家一定要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而且要在娘家吃午飯,晚飯前趕回婆家。當然隨著社會結構和生活模式的改變,除了農村地區,這一習俗已經不多見了。

初三

正月初三又稱「赤狗日」,與「赤口」諧音,民間認為這一天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所以通常不會外出拜年。但這一習俗今天已幾乎無人遵守。

另外,民間還有初三晚「老鼠娶親」的傳說。所以過去許多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同時,還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

初四

初四又稱為羊日。是迎神的日子。初四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羅(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清掃室內,把垃圾收集堆到一處,也就是民間所說的「扔窮」。

「羊日」源於女媧創世的神話。傳說女媧從正月初一到初七分別造了雞、狗、豬、羊、牛、馬和人。羊也是吉祥的象徵,中國人有「三陽開泰」之說。

初五

初五又稱「破五」,是新年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所謂「破五」就是破五窮(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同時迎接五路財神。據說這個「五窮」也是個神,叫「窮神」。

民間有一種說法,窮神就是就是姜子牙的老婆馬氏。她是個嫌窮愛富之人,姜太公窮困之時,馬氏就一直跟他鬧著不要過窮日子。為此,姜太公在封神時就將她封成了窮神,並令她「見破即歸」。窮神集天下之窮為一身,老百姓當然不喜歡她,但除夕晚上迎神時,她還是和眾神一塊兒進了百姓家。老百姓不想在過年時因她而惹得眾神不愉快,就忍著忍著,直忍到初五,實在忍不下去了,便在這一天「送五窮」,拿起掃帚,連垃圾一起將她掃地出門。故此初五就成了非常重要的「破五」了。

初五一大早,人們即起床,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裡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把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掃出去。這天,還必須吃餃子,稱為「捏小人嘴」。

在古代,破五這天的禁忌特別多,如這一天必須吃餃子、不能用生米做飯、不准婦女串門等。

因地域不同,「破五」還有別的名稱,如「送五窮」、「趕五窮」、「送窮土」、「送窮灰」、「填窮坑」、「送窮媳婦出門」等。

春聯

貼春聯是中國新年的重要民俗之一,起源於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據《宋史.蜀世家》記載:後蜀主孟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云:「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副春聯。

現在,春聯的內容大多是恭賀新年、祈福好運的吉祥話,當然也偶見勵志內容的春聯。

新春佳節之日,本編特獻春聯一副,與讀者共享:「羊年過猴年來祈盼民安國泰 尊道德重操守福祿來自神明」。#

責任編輯:伊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2月4日是中國的最重要的節氣「立春」,標誌著新的一年開始。2日,羅馬教皇方濟各向中國人民恭祝新年快樂!他在接受《亞洲時報》(Asian Times)採訪時盛讚中國擁有「偉大智慧歷史」,她「不僅僅是一個國家,更是一部有著無窮智慧的偉大文化」。
  • 一月三十一日,一場熱鬧的中國新年社區聯誼活動在美國紐約州橙縣的鹿園鎮舉辦,吸引了來自當地與周邊鄰鎮的三百多位居民參加。現場觀眾體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美好。
  • 年節是中國人的第一大節,是慶祝新的一年開始。年畫是中國獨有的、過年期間張貼的一種民間繪畫藝術形式,反映了民眾的風俗和信仰。人們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團聚,濃墨重彩、花花綠綠的年畫寓意「新年吉慶,驅邪迎祥」,濃濃的年味撲面而來,給千家萬戶增添了祥和的氣氛。
  • 關西地區神戶的南京町是日本的三大中華街之一。每年在中國新年期間都會迎來無數的外國遊客。預計今年的中國新年期間(2月8日、11~14日)仍有大量外國遊客到訪,當地的神戶山手大學的大學生們設置問訊處,幫助到中華街觀光的外國遊客。學生們表示「讓遊客了解南京町,更讓遊客實感神戶魅力」。
  • 環保署預報新年假期空氣品質,小年夜至除夕(6至7日)寒流夾帶境外污染物,北部地區PM2.5濃度可能達到高等級。初二至初五(9至12日),中南部因擴散條件差,PM2.5也會升高。
  • (大紀元記者林安波士頓報導)1月30日晚,第21屆華埠主街中國新年年會暨籌款晚宴假中國城喜臨門酒店召開。除華埠主街主要董事局成員外,波士頓市長華殊、麻州眾議員黃子安、陳德基、麥家威等嘉賓均出席,與200多位賓客一齊歡慶猴年的到來。
  • 2月8日是中國新年,也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法輪功反迫害的這十六年來,越來越多的大陸民眾明白了法輪功真相,其中一些通過大紀元和新唐人平台向李洪志大師恭賀中國新年,紛紛感謝李大師為人類作出傑出貢獻,「李大師您辛苦了!全世界善良的人都感謝您!得救的生命永遠感恩李大師、感恩法輪大法」。甚至有民眾直接向李大師喊出「您最偉大、最棒的」。
  • 中國新年就要到了。在河北遷安市打工的四川人范福(音譯,Fan Fu)和20多個工友卻沒有回家過年。他們駐紮在包工頭的辦公室前,要求發放拖欠了將近一年的工資。
  • 猴年馬上就到了,中國人旅遊的大潮持續湧向海外各國。數據顯示,今年中國人出境過年的數據再創新高,且自由行市場更是達到空前繁榮,郵輪過年游也有增長。與此同時,世界各大城市的商家們也指望著中國遊客的到來可以為他們創造更多的銷售利潤。
  • 荷蘭南部一年一度的嘉年華(Carnival)又在2月初如約而至。這個傳統的歡慶是荷蘭南部天主教地區的典型節日,今年的南部嘉年華,恰巧與中國新年重合,在2月7日正式開始,持續兩天到2月9日結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