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傳情 搭起友誼的橋樑

作者:劉金玲

注音符號是台灣人學習中文發音的共同記憶。(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65
【字號】    
   標籤: tags:

 

靈光乍現

現代社會獨生子女很多,他們常集三千寵愛在一身,卻不知如何與人分享、付出。曾在國語課本上讀到有關書信的課文,文章開宗明義就點出書信就是要「傳達情意,表達對人關心的功能。」有鑑於此,我靈機一動,想讓班上五年級的學生有機會寫信給筆友。

因此我們兩位老師分別是五年級的劉金玲老師與 二年級的陳佳宜老師攜手合作,為孩子們設計這一項特別的活動。首先由我(五年級劉老師)拜訪二年二班的小朋友,發出邀請函、透露訊息,請他們跟五年級的大哥哥大姊姊當筆友通信。

消息一出,部分學生躍躍欲試,部分學生則一臉問號,畢竟現代人都很依賴網路,不太寫信。但我認為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既可以讓學生練習寫信,也可以讓他們學會關心、照顧年幼的孩子,激發他們的責任感,這個計畫就此展開。

初試啼聲

首先,讓班上的五年級學生寫自我介紹字卡,我要求學生寫得越清楚越好,讓對方明白你是個什麼樣的人,好吸引對方的目光,因此圖文並茂是一定要的,而且我還鼓勵他們寫得越豐富的人、受到最多二年級小朋友青睞的介紹卡,老師會給予獎勵,因此每個 人無不卯足全力去完成。

接著由二年級小朋友根據介紹卡內容,挑選自己想認識的筆友。搭起聯繫的橋梁後,我們兩班每週都會魚雁往返,分享自己的學校生活趣事,以及家庭生活,很多學生欲罷不能,寫到上癮。對他們來說,那不是一項作業,而是融入生活中令人期待的事,有些孩子還會設定通關密語或給對方一個祕密帳號,那是專屬於他們之間的小秘密,帶給他們很大的生活樂趣。

樂此不疲

進行書信往返兩個月後,發現孩子很喜歡有人默默關心的感覺,心情不愉快時,藉由書信讓筆友分擔你的憂愁,也能適當消除心理壓力。學期中,為了增進彼此間的感情與默契,我們兩位老師特地安排團康活動,讓大家在歡笑聲中感情更緊密,此外,到了學期尾聲,我們聚集二年二班小朋友與五年八班學生一起參加校外教學活動, 讓他們大手牽小手,學會感恩與付出。

我們兩位老師一致認為這個「寫信給筆友」活動,並不是為了訓練學生成為作文高手 ,而是希望他們懂得透過書信表露真情意,最令人感動的信,不是充滿華麗的詞藻, 而是讓人感受他的「真情真意」。班上不少學生平時總像發條鬆落一樣不夠謹慎,但是透過這項活動,你會發現他們身上散發出一種光芒,因為他很用心地照顧與保護學弟妹,那喜悅與自信是金錢所買不到的。而二年級小朋友則能有個學習的榜樣,學長姊甚至可以當他們解決人際問題的軍師,畢竟學長姊「走過的路比較多嘛!」

學期進入尾聲了,學生接二連三的問:「老師,下學期還會繼續嗎?」我們兩位老師給各位的回答是:「我們怎麼捨得結束這美好的情緣呢?」@*#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資源班所輔導的對象為身心障礙學童,大多是學習障礙或文化不利,有些是行為偏差及情緒困擾之學童,在班級內成績落後或人際關係不良,由各班導師轉介,經過資源班特教老師鑒定、篩選而入班。一部分課程抽離原班或利用課餘時間(即抽離式或外加式),在資源班接受個別補救教學與輔導,最終目標是希望他們能適應普通班的學習與團體生活,早日回歸原班。
  • 我相信「對的事情只要堅持做就會產生力量。」這次暑假的文學研習的經驗更加驗證了我的看法……
  • 菲拉老師的一道題目改變了26個學生的人生,這方法也能讓我們所有人走向成功......
  • 小學階段上了幾年中文班,到了初中,美國的很多華裔兒童往往放棄學中文。理由是:太難了。再過幾年忘得更多,連小學時學到的那一點薄弱的中文底子也幾乎忘個精光。如何才能讓海外的孩子們對中文學習保持持久的興趣?如何才能幫他們更輕鬆了解中國悠久的歷史和文化?
  • 凡是自強不息者,最終都會成功。」──歌德
  • 教學時,最怕自己講得口沫橫飛,學生卻出現一臉茫然的模樣,這時候老師就會有很大的挫折感,不過當遇到問題時,若能把它克服,馬上就會獲得成就感。
  • 台灣人西化的飲食習慣,從以前吃飯吃粥,到目前麵包、漢堡,小孩稻米的食用量日益減少,為鼓勵學生多吃台灣盛產的米食,老師在學校就需要動點腦筋,引導學生愛上美味可口的米食,藉由行動多吃一口米,來達成幫助台灣農業。
  • 身為老師,絕不能忽視這股影響教學的翻轉變化,身為家長更該改變思維幫助孩童,成為教育主體的學習者。未來的學校教育要學童提出不同思維,還給孩童「自造者」(創客),熱愛動手做,從中學習新知,啟動真實學習、演繹技巧;從動手做開始,重新定義學習,培養創新獨立自主思考,主動的解決問題,開啟真學習和創造力,翻轉被動,不用考試成績定義自己。
  • 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目標,希望可以與學生共同達成,為目標一起努力,五年級接手後,我跟學生相約每個人畢業前要達成投稿上報、跑完3千公尺、體適能通過考驗。
  • 回首數載的教學生涯裡,曾迷失在孩子成績與教學付出的計量天秤裡,失衡的可不僅是度量意義上的砝碼,而是師生間雙向溝通的和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