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產能過剩 中國500萬失業大軍何去何從

人氣 3462

【大紀元2016年05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北京為應對多年來累積的產能過剩問題計劃在未來兩到三年內,在「殭屍企業」中裁員至少500萬。近日有分析文章詳細列舉了失業人員可能的去向,並表示這是當前去產能面臨的一大困難。

微信號「mycaijing」在5月16日的文章中說,在去產能安置人員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面臨兩大問題——人和錢,即人往哪裏去、錢從哪裏來。

公開資料顯示,產能過剩現象主要集中在鋼鐵、煤炭等行業。2016年中共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說,近三年中國將淘汰落後鋼鐵產能9000多萬噸、水泥2.3億噸、平板玻璃7600多萬重量箱、電解鋁100多萬噸。

路透社今年三月引述兩位消息人士的話說,未來兩到三年因產能過剩而裁員的人數將在500萬到600萬人。

國有企業人員分流 民營企業遣散

文章列舉了一些大型煤炭、鋼鐵等國有企業,主要的安置方式是分流,即失業人員進入其它行業或者提前退休、提前退養等方式。

比如黑龍江龍煤集團,該集團一年工資(支出)近100億元,黑龍江省的財力僅300億元左右。從去年9月份開始第一批分流2.25萬人,被分流職工成為種田者、林業工人、環衛工人等。

煤炭大省山西省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第三大煤礦國企,今年涉及到裁員的人數近萬人。但是,該集團高管沒有透露分流的去向。

攀鋼集團今年計劃分流1.5萬到2萬人,該集團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唐歷承認,這方面企業的壓力很大,目前主要採取競爭上崗、內部轉崗和退養等方式進行分流。

杭州鋼鐵集團公司半山鋼鐵基地,截至1月底有近9000名正式職工被分流,包括提前退休退養、再就業等。其中提前退養主要針對那些沒到提前退休年齡、不太可能再次就業的人。

另外,此次去產能還面臨一個困難——國有企業的社會職能問題。中國國有企業是由中共政府控制,多年來,一些國有企業有自己獨立的工礦區,職工家屬多,相應的有企業自己的醫院、學校、供水、供暖等,費用都由企業承擔。目前一個僵持不下的問題是,企業向把這些社會職能交給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也不願接收。

對於民營企業的員工,則有很大不同。比如唐山鋼鐵集團公司,有30%是「合同工」,被認為是「臨時工」;70%是「終生合同」,被認為是國企工人。前者直接被解僱,後者被裁員後每月得到800元至1400元不等的生活費,直至退休。

安置費用問題

文章提到,近20年以來,大陸國有企業被裁員員工的生活安置費用,並沒有健全的社保體系,甚至最初連社保制度都沒有,還需要耗費政府財政,而這種安排主要是出於社會穩定的需要。

中國政法大學專家李曙光認為,現在雖然有社保制度,但是安置成本已經上漲,又存在不少殭屍企業,所以也有很大的難度。他認為在去產能和安置失業人員方面,還通過市場化的手段,而不是依賴行政手段。

朱鎔基舊部、經濟學者高西慶4月21日曾表示,目前「去產能」是當局處理經濟問題的重點,但「國有企業」這個利益集團是最大的難題。去除無效、產能過剩的國有企業,同時就會帶來大量工人被裁員的社會問題,而中共的統治一貫以「穩定壓倒一切」作為優先,這是當前的一大矛盾。

著名經濟學家何清漣曾發表文章《產能過剩成中國經濟「核威脅」》表示,過去大量投資的資金主要來源於政府資金或國有商業銀行的資金,投資風險最後轉化為銀行壞帳,借貸者無需真正承擔風險,而產能所需的市場需求不足,這就會形成產能過剩。自2005年以來,就有19個行業呈現出不同程度的產能過剩,但由於地 方追求GDP政績的驅動,產能過剩無法抑制。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大陸當局加緊動作 收緊金融槓桿引導資金
歐盟議員投票拒絕授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經濟L型」 大陸股市樓市會怎樣?
當局或出大動作 將以4.7萬億元救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