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想:國企推高房價的驚人秘密

人氣 1111
標籤: ,

【大紀元2016年06月02日訊】中國的官員似乎是最健忘的。2010年,為了應對公眾對「央企推高房價」的憤怒,國資委下令,除16家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中央企業外,78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退出房地產業務——這曾經讓公眾欣喜。因為,假如央企退出了房地產行業,則房價必然下跌,其中蘊含的中國特色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6年過去了,哪家央企退出房地產行業了?國資委6年前的「下令」,似乎不用負任何責任。沒有上級去追究,也沒有公眾去起訴。

到了2016年,中國房地產市場愈加邪惡。2016年5月底,《21世紀經濟報導》刊文:《74個二線「地王」,大買家原來是央企國企》。央企國企作為高房價的第一市場推手,已經暴露無遺。

「地王」推動房價上漲,這個是清晰的。

為甚麼央企國企當地王,而民營企業當不了地王?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當地王需要強大的資金實力,央企有銀行做後盾,相對於有限的土地市場,央企國企的資金幾乎是無限的,民營企業則只能退避三舍。另一原因是市場風險問題,民營企業要考慮市場對房價的忍受度,不敢貿然拿地,央企國企則基本不考慮市場因素,不管多少錢,把地拿下即可。參與土地競拍的民營企業說,「他們(央企)競拍時舉牌根本就不眨眼。」此前,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曾抱怨稱,「一線房地產市場目前基本上是由央企主導,由地方國企輔助開發,逐漸形成相對壟斷的市場。」

央企不怕高價拿地被套?答案是:不怕。央企的錢,其實就是銀行的錢。民營企業賠了錢,或許要跳樓,央企賠錢了只需找個理由,罰酒三杯即可。

不僅沒有風險,還有巨大的個人利益。央企拿下土地後,在設計、施工、租賃、分包等環節,有巨大的個人利益,這是中國房地產市場公開的行為。

有了這麼一個出錢買地「根本就不眨眼」的群體,中國的民營企業退縮了,消費者就倒霉了。中國政府是土地唯一的擁有者和賣主,央企從唯一的賣主手裡接過土地,實際上就形成了對土地的壟斷。於是消費者只能忍受驚人的高房價。

最近,媒體上出現了不少為央企拿地進行辯護的聲音。貌似是有關方面或有關企業為了平息公眾的憤怒,組織了一批為央企辯護的說辭,我們來看一下:

說辭一:「沒有哪一條規定央企不許拿地,更何況國資委(2010年)的「退地令」並沒有明確的時間表」——是的,央企拿地沒有違反現行法律,這個我們承認。我們要呼籲的就是修改法律。

說辭二:「央企拿地參與土地競拍無可厚非,在平等的市場規則下,不應該戴著有色眼鏡看央企,央企民企都是平等的企業」——這時候來強調「央企民企平等」了?央企民企真的平等嗎?房地產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產業,這個的金融政策何時平等對待民企和國企了?

說辭三:「國家允許央企拿地,這也說明他們對房地產市場的不看好,更擔心許多民企面臨的困境風險」——這是個奇葩的說法,好像央企不是為了搶錢,倒是以「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崇高精神來跳火坑。

央企不顧成本、肆無忌憚地充當「地王」,擠壓了民企,推高了房價,完全扭曲了中國房地產的市場化,更無助於房地產對弱者的扶助。

現在是時候了,必須勒令所有國企退出房地產市場,注意,是全部,而不是部份。為了防止2010年國資委那種沒有任何時間表的「下令」,現在應該勒令國企:立刻退出。

每一個人都要思考:我們需要甚麼樣的國企、需要哪個領域的國企。更要想:我們難道需要國企嗎?

(轉自作者博客,原標題:國企必須退出房地產行業)

責任編輯:朱穎

相關新聞
開始投資房地產的八個步驟
4月份大陸房地產投資上升  專家警告風險
中國房地產投資者對澳洲房產愈加謹慎
房地產商籌資本 今年預計賣多買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