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5億中國人有家庭醫生」引質疑

人氣 1026

【大紀元2017年12月22日訊近日,中共官媒公開發表評論稱,「針對引起廣泛質疑的『我國超過5億人有家庭醫生』的報道,有關部門回應,家庭醫生不是私人醫生」。另有官媒補充道,「有關負責人回應稱,……5億數據,源於各地通過信息系統報送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進展數據」;「並非無中生有。但是,政府統計層層報上來的數據,與老百姓感受相差太遠,就難免引發民間吐槽」;「寧可把統計口徑處理得保守一些,也不能讓『數字跑馬』」。

在上述的有關部門看來,如此回應,就能把民眾提出的質疑三下五除二的解釋清楚了。有關負責人還對統計、上報數據的地方政府進行了斥責。但仍令人感到困惑的是,這樣的解釋與類似「小罵大幫忙」的表演,真的能讓充滿質疑的老百姓徹底釋懷嗎?

比如說,「家庭醫生不是私人醫生」,那到底是何種類型的醫生呢?他們的職責、分工具體是什麼?或許,中國老百姓至今還是一頭霧水。此前,遼寧省衛計委曾有官員說過,「確保到2020年每萬名人口有2至3名全科醫生」。但顯然,這與「到2020年實現每個家庭都要有自己的家庭醫生」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更有意思的是,官媒如今也公開承認「統計口徑中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很多是醫生與社區簽約,『家庭』並不能直接享受到家庭醫生的優惠」。若真如此,國家衛計委的那位官員執意要把這類「社區醫生」叫成「家庭醫生」,不是在故意偷換概念嗎?說白了,就是信口雌黃,當眾撒謊。更重要的是,他公開發表的這段言論又是誰拍的板,定的稿呢?

包括「5億」這個數據,也假的十分可笑。官媒說,是層層報上來的數據。這一下,屎盆子就扣在地方衛計委以及有關部門的頭上了。但問題是,他們上報如此荒誕的數據圖什麼呢?反過來說,相信並採用了這些數據的國家衛計委,不也是沒腦子嗎?

此外,有關負責人還說「統計口徑不夠保守」。此番「統計」針對的是「家庭醫生簽約率」。對此,那位公開聲稱「5億中國人有了家庭醫生」的國家衛計委官員,在接受採訪時無意中說道,要「讓老百姓簽了願意約」。由此可見,只要是願意接受家庭醫生服務的老百姓,都可以來簽此約。這話一聽就足以發現是廢話。給老百姓提供更便利的醫療服務,又有誰會說不願意呢?若按照願意不願意來統計,「5億」這個人數,恐怕就不是「不夠保守」,而是太保守了!

關鍵是,這種根本無需老百姓來表態的民生大事,原本就該是醫療部門的職責所在。而如今,衛計委卻多此一舉、甚至大張旗鼓的搞起了「簽約」秀,最後還統計出一個「5億」的簽約率來炫耀自己的政績。其用心是否在「方便群眾看病就醫」上,由此就足見一斑。

不難看出,「5億中國人有了家庭醫生」之所以會引發諸多質疑,不僅在於「家庭醫生」該如何界定以及「5億」的數據是否真實。關鍵還在於,深陷「看病難、看病貴」之苦的中國老百姓如今很難相信,官方提出的那個「從『上醫院』轉向『看醫生』」的設想,是否真能像國外那般,逐漸在中國實現。

就拿「確保到2020年每萬名人口有2至3名全科醫生」的目標來說,連官媒都不得不承認,「社會地位不高、職業前景不佳、收入水平偏低,是基層家庭醫生面臨的普遍問題」;「目前,家庭醫生特別是全科醫生的數量不夠,距離2020年每萬城鄉居民2-3名合格的全科醫生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

看到這兒,中國人的心是否一下子涼了半截。敢情「家庭醫生」不管怎麼叫,不管有多少人跟他們簽約,都不過是紙上談兵。中國的戶籍制度把城市分成三六九等之後,居住在這裡的人也隨之被分成了三六九等。更重要的是,這些人所能享受到的權利、資源、待遇也被分成了三六九等。醫療資源如是,教育、養老等一切民生所需的資源皆如是。

媒體發文稱,「家庭醫生」要解決的是「居民看病就醫集中到大醫院,『全國人民上協和』」的問題。我們不如反過來想想,「全國人民上協和」、病人只扎堆大醫院的原因到底是什麼?不就是因為真正能治療疑難雜症、大病重病的好醫生都進了協和這類大醫院嗎?那麼在中國,絕大多數的好醫生都扎堆、或立志要扎堆在大城市的大醫院的理由又是什麼呢?顯然,都跟上述提到的地位、前景、收入有關。

實際上,中國各地不乏社區醫院、衛生所等方便民眾就近看病的小醫院,但時至今日,北京的多家三甲醫院依然保持著人滿為患、專家號難掛的火爆狀態的原因,不就在於,那些醫療條件差、醫生水平低的小醫院,根本就滿足不了當地老百姓的需求嗎?如果「家庭醫生」也照此來劃分,就同樣會遇到類似的問題。

對如今的中國人來說,「看病難」不僅是指找到醫生的難度,更重要的是,找到能治好病、醫術高明的醫生究竟有多難。衛計委的官員們如果早知道能看「全科」的「家庭醫生」不夠,卻還要大搞「簽約」這種形式,那顯然就是赤裸裸的欺騙了。

除了「看病難」,更多的中國人還面臨著「看病貴」的問題。我們很想知道的是,那些簽了約的「家庭醫生」所需費用幾何?要知道,連醫保都沒有的中國人,尤其是大多陷入貧困的農民,仍占有較大比例。這些人連醫院都不敢去,又怎會想到去體驗高、大、上的「家庭醫生」服務呢?

對此,官媒也表示,不少人在聽說「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之後,就表達出了對「簽而不約」的擔憂。我們在為這種「先見之明」點讚時不禁想問,官媒以及背後所佇立的官方部門為何每次都只能是後知後覺呢?

責任編輯:莆山

相關新聞
大陸醫生不願深夜收屍 稱「等我下班再死」
大陸醫生揭醫院黑幕 病人像「搖錢樹」
大陸醫生投書:大舅媽1個月前死於「感冒」
大陸醫生與「黃牛黨」內外勾結 坑害患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