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父母勿輕言放棄 幼兒有樣學樣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所進行的研究顯示,嬰幼兒會模仿父母努力工作的行為。所以為人父母者千萬不要輕言放棄,以免他們有樣學樣。(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57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7年09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編譯報導)小孩的學習力很強,往往會跟大人有樣學樣。美國最近一項研究就發現,為人父母者如果在遇到困難工作時輕易放棄的話,他們的幼兒可能會仿效,其傷害或許比堆積一大堆工作才做還大。

這項由麻省理工學院所進行的研究顯示,才15個月大的嬰兒就會模仿其父母的行為,也會繼承其輕易放棄的習慣。反之,如果嬰兒看到父母歷經失敗而不放棄,將來他們自己遇到困難工作時,也比較能堅持。

這是個可愛的嬰兒。(Fotolia)
這是個可愛的嬰兒。(Fotolia)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一群嬰兒分為三組,並讓他們看一名成年人打開一個容器,或從一個鑰匙環中取出玩具。

第一組的嬰兒看到,成年人努力了半分鐘,終於成功。第二組的嬰兒則看到,成年人在10秒鐘之內就輕而易舉地完成任務。而第三組則為對照組,完全不看成年人的示範動作。

隨後,這些嬰兒試著按下被關閉的按鈕來啟動玩具音樂盒。結果顯示,那些見到成年人堅持並成功完成任務的嬰兒,亦即第一組,嘗試啟動音樂盒的時間比第二組和第三組長。

研究人員還發現,在這些嬰兒嘗試啟動音樂盒時,若直接與他們互動,結果會有所不同。研究人員說,如果叫這些嬰兒的名字、眼神與其接觸、或直接和他們對話,都能使他們更努力進行嘗試。這代表這些教學方法有其效果。

身為人類發展專家的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教授巴特勒(Lucas Butler)表示,這些嬰兒不光是模仿成年人就特定事項堅持下去的行為而已,他們還針對不勞則不獲的道理,做了更廣泛的推論。

巴特勒說,這項研究表明,學習努力工作的價值永遠都不會太早。#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學前教育不僅僅是拇指彩繪、疊疊樂與學習交流而已,根據洛杉磯普及學前教育的執行長阿亞拉博士(Dr. Celia Ayala)的研究結果是,當他們進入幼兒園就要準備好,往後在社交、情感與認知能力各方面茁壯的成長,這些有上幼兒園的小孩比較有機會去念大學,將來有一個大學文憑,他們的收入也將獲得改善。
  • 台教育部推動0至3歲嬰幼兒閱讀,讓各年齡層都有專屬角落。以前台灣的圖書館常出現幾歲以下禁止進入的標語,現在幾乎看不到。
  • 那麼,老校長傳授的四句「育兒經」,到底是什麼呢?它就是:一,嬰兒時期,肌膚之親不可離;二,幼兒時期,離肌不離手;三,少年時期,手離眼不離;四,青年時期,眼離心不離。
  • 媒體報導,於新北市一家幼兒園,在當地為著名貴族學校,卻超收幼兒高達61人,每年不法利益約為1500萬元,新北市政府卻僅罰9,000元,對業者不痛不癢,簡直罔顧兒童安全。全教總呼籲,中央和縣市政府真的重視幼兒教育,就應該力推公共化幼兒園,學費補貼只是讓私幼業者有更多利益,卻讓幼兒的教育送入虎口。
  • 我們必須從「激發這類兒童的勇氣,並讓他們相信自己的長處與能力」來進行治療。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 學齡兒童往往喜歡獨立,但他們仍然需要你的愛、關注和認可。在成長和探索的過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導。這些限制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並為開始上學後的新規則、慣例和責任做好準備。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