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單身非長者輪候公屋需26年

劏房月租逾四千元 基層寧當麥難民

人氣: 42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8年04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莫森綜合報導)截至2017年12月底,房委會收到127,8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公屋申請。社區組織協會推算,在計分制下,非長者單身人士需要輪候26年才能上樓。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吳衛東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批評港府任由租金上升,每年興建2萬伙公屋亦追不及輪候數目。根據社協的推算,在計分制下,非長者單身人士輪候公屋需要等長達26年才能上樓。

他又指,現時的劏房租金已升至每月約4,500元,月薪近萬元的單身人士,在花近一半薪金租屋後,飲食和交通費也足襟見肘。根據過去觀察,不少露宿者會出現「再露宿」的情況,由5年前平均2.8次,增加至去年的4.4次。吳衛東解釋,政府支助露宿者居住宿舍僅6個月,而非資助宿舍更只得1至3個月,不能應付基層需要。

社協上月公佈的「廿四小時快餐店無家者研究2018」,於通宵營業快餐店度宿的「麥難民」較2015年增加約五成。

兼職保安員陳先生坦言,晚上經常到24小時快餐店休息。他稱,月入僅6,000多元,每月花4,000多元租住僅80多呎的劏房,但由於空氣不流通,晚上寧願到快餐店睡覺。他說,政府資助的中途宿舍,原意是讓人儲錢,再租屋住,但現時最多只可以住6個月,根本難以儲錢,及負擔租屋所需的上期、按金和佣金等。

Monica則租用30呎板間房,她指房間木蝨為患,令人難以入睡,所以晚上會到24小時快餐店休息,租用的房間只用作擺放雜物。

吳衛東說,政府提出推出社會房屋、貨櫃組合屋等過渡性房屋,但主力靠非牟利機構覓單位及營運,變相增加社福機構的壓力。現時只約有2,000伙社會房屋,供不應求,促請政府擔當主導角色,承諾提供更多伙數。

公私營合作方式發展農地 陳智思稱可考慮

另外,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將於本月底,就18個土地供應選項諮詢公眾。小組主席黃遠輝建議新公私營合作模式善用私人發展商的農地儲備。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認為,建議是18個選項中,最快能夠落實的。但強調,前提是需要有公平的方案,令發展商獲利的同時,讓社會亦有應得回報,避免社會質疑。◇

責任編輯:昌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