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開學收不了心! 3C「憂鬱」青少年驟增

根據統計,台灣青少年死亡率「自殺」佔17%,其中「憂鬱症」患者佔7成。(黃玉燕/大紀元)

人氣: 165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9年08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快開學了,同學們準備收心、回學校,對於有焦慮症、憂鬱症的孩子,新學期開始又是新的挑戰。中國附醫門診近日發現,多了不少青少年因為開學,憂鬱症狀惡化前來求診的病患;也有因3C玩過頭、作息混亂,因此恐懼開學的情形。兒童心智科主任林秀縵建議,父母與孩子一同努力、提早準備與規律作息,鼓勵正向的人際互動,並和老師合作,擬定適當的學業目標。

即將升上高一的15歲王同學,個性易焦慮、自我要求高,從小學開始就陸續有就診紀錄。國一時,因過度焦慮合併憂鬱而拒絕上學,經過持續治療,病情稍有改善,也重拾書本,就在今年通過國中會考,準備進入高中時,過去憂慮狀況又復發,「擔心無法適應新課程,和同學能好好相處嗎?」,讓她難以入眠;想傷害自己的想法,又再度出現。

與醫師會談、傾聽及給予同理心後,除了心理治療,醫師也做了藥物調整;另一方面也指導家長如何衛教,及照顧上需要注意的事項。王同學現在已經準備接受入學新生訓練了。

即將升上高三的張同學,因為生活及學業上的壓力與挫折,出現作息混亂、學業退步,憂鬱加重,向學校請了長假。經過門診治療及學校輔導,上學期末嘗試返校上課,暑假期間,還可以和同學出遊。新學期將開始,面對因曠課需重修的學分,張同學又再次心情低落、缺課請假,因此和父母爆發衝突。

快開學了,中國附醫門診發現,多了不少青少年因為開學,憂鬱症狀惡化前來求診的例子。(黃玉燕/大紀元)

門診中,醫師肯定張同學的進步,同理他對學業的挫折感,建議探索學習性向,也教導孩子體會父母言語的關心。同時與父母會談,教導如何與容易焦慮退縮的孩子溝通,與約定行為的方法。

根據統計,台灣青少年死亡率「自殺」佔17%,其中與「憂鬱」有正相關。醫師指出,這樣的孩子輕則出現焦慮、失眠,重則憂鬱、拒學或甚至出現自傷的行為。若家長及師長能及早發現,及早關懷並及早介入治療,則可減少病情惡化、甚至慢性化的機會。以正向不批判的態度聆聽,鼓勵孩子說出心中的煩惱,給予適當的建議,減少孩子過度的擔憂,並保有合理的期待。

通常青少年不喜歡家長過度的干涉,但又希望爸媽可以幫忙自己解決大部分的難題。開學了,醫師建議家長仍需給孩子適當的規範,在規範之外,也要保留讓孩子能夠適度的探索的空間,及容許孩子犯錯,和從犯錯中成長的機會。

面對有焦慮症、憂鬱症的青少年,家長可以和孩子一同努力,提早準備,規律作息,鼓勵正向的人際互動;並和學校老師合作擬定學業目標。若病情有變化,可就醫討論與調整治療的策略。

責任編輯:英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