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保暖術 高山民族服飾風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2月15日訊】從地表高高隆起的山岳,對於居住在平原上的人類來說,似乎從亙古以來,就有一種難以言喻的魅力。

征服高山所得到的成就感,不僅僅是站在山頂上享受更寬廣的視野而已;因為海拔高度改變,隨之調整的種種體能和感官,以及與平地迥異的自然環境,都使得登山的過程本身充滿挑戰性。

但是高山特有的稀薄空氣、較低的氣壓、較冷的溫度,或是強勁的山風,種種讓平地人難以適應、並且視為重大挑戰的惡劣生存條件,卻在山區居民之間形成特有的文化。全世界生活在山區的部族,似乎都有山區有限的資源和人類傳承的智慧中,發展出自己獨有的一套與自然共生的山區生活哲學。

舉例來說,山區與平地最立即而顯著的差別,就是溫度。據說海拔每提高三百公尺,所下降的氣溫,相當於往極地前進五百公里;就算是位在赤道附近的高山,只要海拔達到四千公尺以上,就是永久雪線了。低溫的問題,可說是人類在山區首要解決的功課。

平地人的防寒科技主要在發展衣物的防寒保暖功能,因此現代的登山裝備,不但防水、透氣,質量愈來愈輕便,同時也更容易維護。不過驟然想到雪地上行走,你很可能至少需要穿上兩層手套、襪子和靴子,兩層有排汗功能的保暖衣物之外,還要加穿有擋雨功能的外套;為防雪地反光,遮陽眼鏡不能少;帽子最好還要能蓋住耳朵。光是想像,這副打扮就夠肥嘟嘟的了,那還能盡情地攀岩越嶺、跑跑跳跳呢?

有趣的是,現代科技或許悄悄地改變了許多高山地區居民的生活內容,但是到現在,還是有不少部族仍然穿著自己的傳統服裝禦寒。

至少這些傳統服飾能讓他們保有體溫繁衍至今,其中如美洲印第安人的披肩和流蘇,更曾引領全球流行服飾風潮。山區居民的傳統服飾文化,反映了其所生存的自然條件,或許在我們前往山區旅遊時,更值得借鏡。

〔自由時報記者郭孟君/台北報導〕(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大登山學生王舜弘屍體由海鷗直昇機送下山
高山反應未挫港大學生善心
華云﹕秦朝法官、南宋法官和香港的黃法官
象徵渴望統一的亞運會聖火同時在南北韓點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