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請愿呼吁布什總統特赦李文和

人氣 1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5日訊】3年前,美籍華裔科學家李文和被怀疑泄露美國核武器机密,這一案件曾在美國鬧得沸沸揚揚,但是最終政府檢查人員取消了對李文和的几乎所有指控。3年后的今天,一直關心他的人堅持不懈地要為他追討清白。美國國慶節前一天,一份由1万5千多人簽名的請愿書呈遞給布什總統,請求特赦李文和。

*從深淵到伸冤*

美國之音7月4日報道﹐1999年3月,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李文和因為涉嫌向中國或台灣泄露核机密而被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解雇,并接受聯邦調查局的調查。此后不久調查机构承認沒有找到李文和從事間諜活動的證据。1999年12月,聯邦政府對李文和提出59項控罪,其中沒有包括間諜罪,但指控李文和故意不當處理机密文件、意圖為害美國、為他國謀利等,并在沒有判決的情況下將他隔离拘押了9個月,在拘押期鐐銬相加。2000年9月,控辯雙方達成一項交換協議:李文和同意承認一項較輕的控罪以換取控方撤消其他控罪。9月14號, 李文和承認“非法下載文件”,而聯邦政府隨即撤消其他58項關于他故意損害美國的控罪。法庭將李文和當庭釋放。不過李文和獲釋的附加條件是,他必須保證在一年內隨時接受聯邦調查局的問訊。 2001年9月,李文和重新恢复了自由的生活。

*為洗刷最后一條罪名而奔波*

雖然李文和59條罪名中的58條已經被撤銷,但李文和從此失去工作,失去投票權,而支持李文和的人也仍然在為美國的司法系統与政府部門對李文和的不公待遇呼吁,并為了李文和最后一條罪名的洗刷而不遺余力。最近,李文和网站為了給李文和爭取總統特赦,在网上發起了万人簽名運動,7月3號,該网站將收集到的1万5千多個簽名通過加州眾議員本田辦公室呈交給布什總統。創建人李玉清表示,要借助簽名運動這种草根性的民間推動,來向政府抗議,討還清白。

李玉清說:“你對我不公平,我就是要跟你討回公道啊,我就是一直要清白啊,我就是要叫你道歉啊, 但是我們民間要有這個自覺力嘛,要有這個自覺能力知道我們自己人給冤枉了,我們也要知道我們是公民,我們有權利要求我們的政府,要求我們的國會議員,要求我們的參議員,做點事情吧!”

*因特网上為李文和伸冤*

李文和网站基本由李玉清一人創建,网站的工作雖然不時有義工幫忙,但大多也是由她一人負責。李玉清說,這次簽名活動雖然比較踊躍,但讓她感覺,其實華人的自覺力和自發性還有待提高。

李玉清說:“華人啊,并不是不同情李文和,也并不是說不想做事,但是好象自動自發做一件事情的人沒有那么多啦。 但是如果說你做好一個机會,大家有机會伸手出來幫個忙,大家還是會很愿意的。”

李文和网站開支基本也是李玉清自己負擔,她也接受少量捐款,同時替李文和銷售自傳‘我的國家告了我’。已經辭職專心負責网站的李玉清說,自己前些年做生意也賺了些錢,而且在网上籌集簽名,也并不需要什么花費。她說現在自己到了一定的年紀,發現錢不再是那么重要了。

*堅持到底為了胜利*

李玉清2000年就曾經以万人簽名的方式請求克林頓總統特赦李文和,不過沒有成功。她說,總統特赦可能會是個曠日持久的過程,比如二戰期間被關進集中營的日裔美國人花了25年時間才爭取到特赦,她也同樣會堅持下去。李玉清表示,這不僅是為李文和爭取權利,也是為美籍亞裔呼吁,是抗議已經發生的不公正,也是防止未來可能發生的不公正。

李玉清說,前兩天為了簽名的事剛剛和李文和通過電話,李文和得知這件事非常高興,向支持他的人表示感謝。美國之音曾試圖通過李玉清聯絡李文和本人,不過李文和表示不愿接受任何媒體采訪,他不愿打破自己歷經磨難才重新擁有的平靜生活。李玉清說,李文和從來就不問世事,現在更是一心享受家庭生活,种花養草,自得其樂,她說李文和目前的收入主要是從銷售自傳而來。

李玉清說:“他情況還好啦,最近有聯絡。他本來就不管事,現在還是回到他以前的日子,喜歡釣他的魚,喜歡种他的菜,最近不知道是在忙著寫書還是,反正他有自己的研究就對了。”

*牢房里得出的結論*

今年1月,李文和曾接受了美國國家廣播公司的電視專訪,61歲的他在節目中潸然淚下,他堅稱自己從未進行間諜活動。他說,關于非法下載文件,實驗室中其他科學家“也在做同樣的事”,自己之所以成為調查目標,大概是因為自己有一張“黃面孔”,他強調,自己坐牢期間思考過,一個像他這樣的中國人,不論多么聰明和多么努力,恐怕永遠都不會被美國社會接受,亞洲人在美國永遠是外國人。李文和堅持認為,美國政府欠他一個“正式道歉”。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黑峰《送你一顆愛你的子彈》書摘之一:由李文和的案子看中美司法
李文和案實為冤假錯案 美司法部批評FBI玩忽職守
調查李文和美聯邦調查局認錯
美國亞裔組織要求布什調查李文和間諜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