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從大鵬灣變遷滄桑 談石斑魚新商機

力佳綠能生技到屏東車城外海設置箱涵,那是一處深海溝,湍急的黑潮支流成了箱網天然的過濾循環系統,是深海石斑最舒適的外海箱網。(力佳綠能生技提供)
人氣: 729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1年04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鄧玫玲台灣台中報導)近年來,因為黑鮪魚的超人氣,打響了台灣屏東東港的名氣,其實,東港最有名的漁場卻是位於東港溪南岸的大鵬灣。水域、陸域面積共1,182公頃的大鵬灣,位於屏東縣西海岸,涵蓋了東港鎮嘉蓮里、南平里與林邊鄉的崎峰村,是東港溪、林邊溪長年挾帶泥沙堆積而成的潟湖。

300年前,大鵬灣曾經是馬卡道平埔族的漁場,民國60年代,大鵬灣的養殖漁業正值高峰期。在灣內水域,漁民架設蚵架養牡蠣(別名青蚵);在大鵬灣旁低地,漁民抽海水到魚塭養魚、養蝦。直到民國80年代,大鵬灣內的箱網養殖盛行,更為漁民帶來豐厚收入。到了民國86年,大鵬灣國家風景管理處成立,將大鵬灣的定位從漁業產地轉型為觀光景點,並全面徵收灣內的蚵架和箱網。

力佳綠能生技公司設置了淨水廠,淨化養殖魚塭的水質。(鄧玫玲/大紀元)

如今來到大鵬灣的遊客都能感受到這一頁頁的變遷滄桑史,尤其是往昔大量養蚵的蚵田幾近消失;外來遊客拜訪大鵬灣已無法品嘗到口味獨特的在地牡蠣,只能搭乘大型遊艇或小型帆船環繞湖面一周,或是登上灣內的蚵殼島,感受一下昔日蚵田留下的歷史遺跡。還在大鵬灣旁的養殖池養著少量牡蠣的高小姐表示,其實大鵬灣的潟湖內還有很多野生牡蠣,漁民隔一段時間去撈捕都可以有收穫;因為湖裡還有很多蚵苗,它們還在不斷的成長,有時多到塞滿整個湖面。

在大鵬灣從事養殖已30年的力佳綠能生技公司,當前以養殖龍膽石斑、龍虎斑、青斑、黃金鯧、海鱺魚為主力。(鄧玫玲/大紀元)

最新養殖概念 綠能低碳

除了蚵,草蝦也曾經在大鵬灣內造成一片榮景。力佳綠能生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建翰表示,以前漁民養殖草蝦真的很容易,因為大鵬灣的水質非常乾淨,沒有工業汙染,養出來的草蝦品質良好,所以可以大量外銷;可惜都是個體養殖漁戶,沒有適當規劃,造成養殖密度過高、水質改變後,草蝦發生病變、大量死亡。

養殖魚塭最重要的就是水質,而池底的爛泥更是關鍵,力佳綠能生技使用太陽能循環水車不斷去清除池底淤泥,保持水質潔淨。(鄧玫玲/大紀元)

在大鵬灣從事養殖已30年的力佳綠能生技公司,當前以養殖龍膽石斑、龍虎斑、青斑、黃金鯧、海鱺魚為主力,擁有22公頃的養殖面積;以一條龍作業的養殖方式,更結合了自行研發的太陽能循環水車,於101年榮獲行政院農委會優質石斑魚苗生產場。

陳建翰說,他們引進了很多綠能低碳的養殖觀念,養殖魚塭最重要的就是水質,池底的爛泥更是關鍵;因此,使用太陽能循環水車不斷清除池底淤泥,能保持池水潔淨,養殖的石斑魚就能健康成長,可以不必投藥。如此的養殖方式不但能節能減碳,還能友善環境;再加上他們於研發、測試後,找出最合適的益生菌,產生的好菌能抑制產生毒素的壞菌,魚池裡的魚不會生病,就更不必用藥了。

力佳綠能生技研發最合適的益生菌,產生的好菌能抑制產生毒素的壞菌,魚池裡的魚不會生病,就更不必用藥了。(鄧玫玲/大紀元)

「一條龍」養殖 小魚到大魚一手包辦

所謂「一條龍」的養殖作業,力佳綠能生技於民國99年正式創立品牌時就開始了,也就是從室內魚苗到室外成魚的養殖一手包辦;因為小魚和大魚不能養在一起,小魚病變率高,所以在養殖程序中設立了一座生態漁塭。用益生菌培養有利成魚生長的有機質水體,漁塭中還放養工作蝦、烏魚、富貴魚、黃金鯧等來避免寄生蟲滋生,減少有機物沉澱,建立良好生態。

將小型魚苗培養至中型魚苗後,就移往戶外生態養殖池。陳建翰說,市場上的石斑魚重量超過1公斤就不好賣,因為一般家庭或餐廳辦桌,不會採用太大隻的石斑魚來烹煮,所以養到一定規格後,就帶到屏東車城外海繼續飼養;因為那是一處深海溝,每秒4公尺湍急的黑潮支流成了箱網天然的過濾循環系統,是深海石斑最舒適的外海箱網。

外海箱網養出大型魚 魚切片外銷美國

中型的龍膽石斑魚放入高達好幾層樓高的箱網中,湍急的海水刺激石斑魚生長,長到10公斤左右,就可以做成魚切片外銷到美國。因為美國的消費者喜歡食用厚切魚肉,因此成了外銷美國的重要產品;而且106年開發出帶有檸檬香味的龍虎斑,這是在日本推出蜜柑鯛魚、蜜柑鰤魚之後,力佳綠能生技從中獲取的靈感。將檸檬一味納入飼料當中,培養出帶有檸檬清香的「鱻果魚」,鱻果魚不但能生吃,還可以隨著時間在配送過程中越陳越香,紮實的魚肉在入口那一刻有著清爽的香氣。

把1公斤以上的龍虎斑放養在外海的箱涵中,讓龍虎斑長得更大,有足夠的肉質可以做成切肉來外銷美國。(力佳綠能生技提供)

陳建翰強調,去年成功外銷美國的「鱻活一號」,不但使用美國的冰鮮飛機運送,鮮魚產品在魚池捕撈後,立即進行殺清,去魚鱗、內臟,完全處理乾淨後,接著保持整條或分切,以-60℃先真空後再冷凍;新鮮的魚貨組織胺較少,肉質鮮嫩且較無腥味,不需防腐、保鮮藥劑即能確保產品運送過程中,維持著新鮮美味及安全。

中型的龍膽石斑魚放入高達好幾層樓高的箱網中,湍急的海水刺激石斑魚生長,長到10公斤左右,就可以做成魚切片外銷到美國。(力佳綠能生技提供)

養殖業新方向 整體規劃友善環保

說到大鵬灣近年來的養殖漁業,陳建翰表示,從20年前到處是草蝦養殖池,到現在成為午仔魚、石斑魚的生產基地;這些年不斷變遷的養殖歷史,說明了在大鵬灣養殖的漁民們沒有做整體規劃,造成養殖密度過高、漁產品質下降,也讓養蝦產業崩落;如果政府能出面做規劃,有效控制養殖漁池的數量,再把漁村青年找回來。漁村第二代年輕人都有環保意識,他們會朝友善環境的方向去經營,大鵬灣的養殖業將會有所不同。

台灣的養殖技術外流的問題,力佳綠能生技總經理陳建翰(中)表示,台灣有太多中小企業創造出無數的隱形冠軍,卻缺少全球布局的獨角獸。(鄧玫玲/大紀元)

面對大鵬灣養殖戶過度抽取地下水,導致地層發生下陷的疑慮,陳建翰認為,台灣的海岸面積廣大,應該可以從內陸養殖轉移到海上養殖,不但可以減少土地的使用,還能掌握海岸養殖的優勢,這是台灣養殖業者必須努力的方向。

至於台灣的養殖技術外流的問題,陳建翰說,台灣有太多中小企業,創造出無數的隱形冠軍,卻缺少全球布局的獨角獸;因為大部分的微小企業,布局不夠深廣,不太會考慮到可能承受的商業風險,也就是沒有組織化的思維、不能廣徵人才,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卻太過自信而不計風險,也無法持續精進。

不斷精進技術 走出養殖困境

台灣曾享有石斑王國美譽,養出高品質的石斑魚,如今面對技術外流,逐漸走向泡沫化的困境。力佳綠能生技公司突破重圍,努力找出外銷美國的最新商機,除了養殖技術的進步,就是因為外海箱網養殖技術的成熟。陳建翰說,把1公斤以上的龍虎斑放養在外海的箱涵中,讓龍虎斑長得更大,有足夠的肉質可以做成切肉來外銷美國,這可是持續精進的技術;很多業者把龍虎斑養到1公斤以後,很少有機會再讓它長大。

然而,把龍虎斑養在外海箱涵裡,除了技術,還要大量資金,建構一個外海箱涵的成本少說也需要上億資金。因此,陳建翰呼籲政府,盡快讓箱網業者投保,才能增加更多的融資,增加更多的養殖業者;政府還必須持續清除港口的淤積,才能讓工作船的噸位升級,也唯有外銷的漁貨量不斷增加,才能讓台灣養殖業的外銷前景不斷升級。◇

責任編輯:玉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