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集團與習近平祕鬥:監管與反監管

人氣 5615

【大紀元2021年05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宋唐報導)習近平親自叫停螞蟻集團的IPO上市後,事情非但沒有了結的跡象,反而要求徹查IPO螞蟻集團快速上市的背後政治勢力,「審查馬雲與這些國家中堅分子的關係」。除此之外,習還反覆強調,必須防止大型科技公司利用其規模、資本和大量的數據從事反競爭行為。

回到2011年,那一年是馬雲的多災之年,樹大招風,阿里巴巴成為監管重點對象。但到了2012年,馬雲出售阿里股票轉手給權貴家族,回購雅虎所持股後,峰迴路轉,不但甩掉了所有麻煩,此後還一路高歌,2014年股票在紐約迅速上市。2015年馬雲無限風光,直接與商務部過招,迫使撤下指責淘寶賣假貨的白皮書,成了「沒人敢惹的角色」。

這回中共最高層動真格的了,馬雲是否能躲過新一輪監管機構的大清洗,還是像大多數專家預測的那樣,馬雲式的金融科技模式已走到了盡頭,值得拭目以待。

一、2011,馬雲多災之年

2011年馬雲的阿里巴巴遭遇了三次危機,一是淘寶網被各部委聯合打假;二是支付寶從阿里巴巴剝離被曝光,被指責為「踐踏契約原則」;三是數千名小商家組成「反淘寶聯盟」,在阿里巴巴總部集會,要通過「以暴抑暴」的「革命」方式,抗議淘寶商城提高收費標準。

當年4月份,中共央視《焦點訪談》播出了關於淘寶上賣假貨的專題報導,採訪了一個在淘寶網上賣假貨的人。這個人說,原以為賣假貨很難,結果只要有一個身分證,一張銀行卡,就能夠在淘寶上開店,沒人管賣真貨還是賣假貨。

這次公共危機對馬雲的打擊非常大。在2012年《彭博商業週刊》對他的採訪中,馬雲感到當時「非常孤獨,沒人願意相信馬雲,只有我的團隊在支持我」,「我沒有贏得政府的支持,我沒有得到外部公眾的支持。」

阿里巴巴跟政府官員開了40或50場會,當時杭州當地政府很支持他們,馬雲說,「你確實是在戰鬥,卻沒有援軍。好在還有當地政府的理解,他們派人來,核實了所有事情。他們說:馬雲,站穩了。他們與商務部溝通,與所有部委溝通,然後事情平息下來了。」

這次事件至少讓馬雲了解到,生意做大之後,已被政府、媒體等緊緊盯上,做生意已不再單單是滿足客戶需要,而且還要與政府監管部門溝通,在高層需要有人罩著。馬雲對《彭博商業週刊》說,現在最缺的人才不再是能幹的客服人員,而是能夠應對公共危機、能指點政策、能與政府打交道的「法律專家、經濟學家和政策學家」。

二、如何成了「紅色資本家」

不過馬雲很快有了大轉機,2012年9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已經完成了回購一半雅虎所持阿里巴巴股份的交易。這次交易使馬雲進入國家隊插上了金羽毛,搭上了權貴的這架梯子,不再懼怕監管壓力。

《華爾街時報》報導說,2012年,是江志成幫助馬雲談妥了收購雅虎所持阿里巴巴股份的一半的交易。江志成的博裕資本,以及國企中投公司、國家開發銀行和中信集團的私募股權投資部門,組成的投資者財團,提供了所需71億美元的部分資金。從披露的資料來看,涉入其中的紅色後代還有王震之子王軍、賀國強之子賀錦雷,劉雲山之子劉樂飛等等。

其時,中國的電子商務已經成為市場上的「香餑餑」,令各路投資人馬垂涎三尺,瑞銀曾經做過一個統計,在11年間,雅虎投資阿里巴巴所獲得的資產收益,每年都升了55%,呈幾何級增長。

陸媒曾報導,馬雲的商業帝國,早已成為造就億萬富翁的金母雞,但想要入股馬雲商業集團,並非有錢就可以任性。馬雲的融資均採用邀請制,決定啟動融資時,只向十多名目標機構發出邀請。

不管是馬雲邀請了這些紅二代,還是紅二代找到了馬雲,總之阿里巴巴上市後,這些權貴資本賺得盆滿缽滿。江志成博裕資本對阿里巴巴的4億美元投資,就獲得了逾10億美元的回報。

何清漣女士撰文分析說,2011年時候,正值中共高層權鬥白熱化,不少高層領導人家族成員經商的資料被通過各種渠道送到外媒記者手中,在財富曝光的壓力下,權貴們的財富亟需漂白,最好途徑當然是想方設法到美國上市,既可大撈一票又可以漂白自家財富。這樣做,需要物色合適的公司。

恰在這時,馬雲的阿里巴巴身陷重重麻煩。馬雲搭上這個通向中國最高層的雲梯後,不僅擺脫了困境,還開始籌劃美國上市的宏圖。此時此刻,能夠讓美國接受馬雲的阿里巴巴在美國IPO規模2,000億美元的中國公司,需要什麼樣的遊說團隊才能達到這一目標?何清漣女士說。

馬雲結交紅二代之後,好事連連。多維新聞曾提及黃奇帆在外灘金融峰會上的公開憶述,2013年馬雲到重慶跟他說想搞個貸款公司,稱當時浙江義烏、溫州的小貸公司在整頓,全遭凍結。黃奇帆對馬雲承諾,只要不搞P2P(個人對個人借貸),「我三天就幫你全部辦完」,結果,螞蟻金服現在百多億元人民幣(1元人民幣約合0.15美元)的利潤中,45億來自黃當年批准設立的兩家小貸公司。

《華爾街時報》報導說,馬雲在政治上非常精明,但如果他沒有讓上述這些人都富起來,原本不會引起注意。憑藉多年來所積累的政治人脈,馬雲已成為「紅色資本家」中最出名的人物之一。

《華爾街時報》還報導說,去年準備上市的螞蟻集團,也是得益於這些權貴投資者的加入,幫助螞蟻集團的上市申請,在去年夏季順利通過各級證券監管機構的審核。申請在一個月內就被批准。

根據《華爾街日報》看到的商業記錄,江志成的博裕資本掌管的北京京管投資中心,通過兩筆投資,獲得螞蟻近1%的股份,躋身前10大股東之列。

三、底氣十足 叫板習中央的工商總局

在美國上市、與國有和權貴資本捆綁在一起後的阿里巴巴,底氣十足,當2015年工商總局再次調查淘寶網賣假貨後,淘寶網早已不是昔日青澀小媳婦,已是「大而不能倒」的巨頭,同時又有千萬淘寶「店小二」為他撐腰,直接叫板工商總局。

當年的1月25日,中國工商總局在公布的《2014年下半年網絡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顯示,淘寶網正品率最低,僅為37.25%。

報告發布兩天後(1月27日),淘寶官網轉發了一位80後淘寶網運營小二發出的公開信,批評報告在程序上、技術上以及邏輯上存在漏洞,並且還找到了此次事件的直接負責人,工商總局網絡商品交易監管司司長劉紅亮,說他「吹黑哨」。

1月28日工商總局發布白皮書反擊,阿里巴巴不甘示弱,就在當天下午,淘寶網發表官方聲明,針鋒相對,並表明正式投訴劉紅亮司長的「程序失當、情緒執法」的行為。1月29日,工商總局官網撤下白皮書,並表示其無任何法律效力。

短短5天之內,阿里巴巴打了一個漂亮的速決戰,完勝工商總局,實屬罕見。

1月30日,工商總局局長張茅會見馬雲,對馬雲說,馬雲不是法外之地,那意思似乎是講,很多人認為馬雲確實是動不得的法外之地。

香港《明報》發文稱,螞蟻的成長壯大,有多名體制內的貴人相助。知情者透露,數年前夏寶龍主政浙江時,在一場有關大數據的全省視頻大會上,馬雲就曾當著省市縣三級官員的面,點名批評省政府一名廳長,只因這廳長曾質疑,如此多數據只掌握在阿里手裡,對別的公司是否公平。

評論人士石山在他的節目《有冇搞錯》中提起一件往事,「以前在美國採訪了一個中國企業家,他的一個大項目,因為淘寶上的一樁欺詐買賣而徹底失敗,他去告淘寶,結果來接待他的,當然是浙江的警方,最後他被迫逃到美國了。說實話,這位企業家相當有背景,按照他的話說,他以前覺得自己在中國大陸沒有辦不到的事情,但偏偏被馬雲的淘寶弄到傾家蕩產。因為馬雲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背後有一大批官員,有一大堆的地方政府,有一大堆的太子黨、官二代。這是馬雲在大陸傲視群雄,甚至不把王岐山放在眼中的原因。」

四、僱用前官員反制中央監管

面臨越來越大的監管壓力,馬雲的另一個抵禦辦法是僱用前監管人員遊說。

4月21日英國《金融時報》發文《中國科技企業聘用前官員應對監管整頓》稱,被私營部門挖走的最引人注目的官員之一,是原商務部反壟斷局執法處副處長崔書鋒,他自2019年開始,擔任阿里研究院競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報導說,就在中國競爭監管機構對阿里巴巴開出創紀錄罰單的前幾天,崔書鋒對中國政府官員表示,他們不應對該公司太嚴厲。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看到的一份發言稿,崔書鋒在4月1日對一群中國資深人大代表和政府顧問表示,「在中國的平台經濟領域,企業之間競爭激烈。因此,對平台經濟領域的監管需要防止『一刀切』的現象。」

陸媒報導,這些下海官員曾負責行業政策制定,對政策走向了如指掌,如何應對約談、如何把握走向、如何打擦邊球,簡直是了然於胸。再則這些官員人脈廣泛,關係錯綜複雜,只要政策有些許風吹草動,很快就能收到相關消息,從而規避即將到來的政策風險。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中共2008年實施的《反壟斷法》的許多條款之所以遲遲得不到執行,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因為代表企業利益的前監管官員進行了遊說。這引出了一個問題,習近平政府能在多大程度上約束這些公司。

五、戳中習近平氣管 馬雲金融科技模式是否走到盡頭

馬雲在上海外灘峰會上,批評抵押的當鋪思想,認為未來金融是基於用大數據為基礎的信用體系。他還批評監管部門:「好的創新不怕監管,但是怕昨天的方式去監管,我們不能用管理火車站的辦法來管機場。」「中國不是金融系統性風險,中國金融基本上沒有風險,是缺乏系統的風險。」

這下子戳中了習近平的氣管,自2015年股市動盪後,系統性金融風險成為習近平心病,習近平接連主持會議,反覆強調的,正是防止大型科技公司利用其規模、資本和大量的數據從事反競爭行為。

監管部門認為,馬雲所謂的大數據的信用體系,擁有10億用戶的消費習慣、借貸行為以及帳單和貸款支付歷史的數據,這對小型貸款機構、甚至大銀行形成了不公平優勢。自身不承擔風險,卻能藉助交易平台優勢坐收厚利,聚斂巨額財富,把風險轉嫁到與之合作的商業銀行和國家身上。

北京方面打擊馬雲等大科技公司的最新行動有,斷開支付工具和其它金融產品的不當連接,接受更高的資本金和儲備金要求,移交消費者信貸數據給一家由政府控制的信用評分公司等等。

彭博社評論說,對於馬雲和他的網絡巨頭夥伴來說,這些行動透露的訊息,就是中國大型科技企業10年來不受限制的擴張,甚至可以挑戰Facebook和Google的道路,已經走到了盡頭。阿里巴巴、螞蟻或騰訊之類的網絡巨頭,在過去可借著它們強大財務實力和大量數據,來壓過其它領域對手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

北京投行香頌資本(Chanson & Co.)董事沈萌認為,不顧後果的擴張和瘋狂增長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從現在開始,這些公司的發展可能會被政府嚴格管控,企業將不得不面對這種現實,也就是它們需要精簡非核心業務,減少在整個行業的影響力。阿里巴巴和螞蟻集團的案例,將讓同行參考主動進行重組。

責任編輯:孫芸 #◇

相關新聞
國際投資人對螞蟻集團最新估值約2千億
螞蟻集團旗下餘額寶首季淨值縮水18.3%
傳中共令螞蟻集團交出數據控制權
外媒:螞蟻集團整改後 估值或降至290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