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商天下】英語下架 文革2.0

【大紀元2021年08月28日訊】前幾天,上海書城和新華書店的英語書籍下架,引發家長的恐慌,也引發海外華人的關注。而在「雙減」的大背景下,最近一段時期,中共還在不斷推進一系列的所謂教育改革,包括推行《革命傳統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等。其中,上海作為落實教改的重點城市,先後推出多項教育新規,包括小學期末考試不考英語、不能使用境外教材等等。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具體分析一下,中共的這些教育改革措施,到底要達到什麼目的,對未來的中國經濟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英語書籍下架 上海家長恐慌

海外媒體都報道說,本週一,也就是8月23日,上海新華書店和上海書城的英語教材突然消失,以前出售的昂立、啟文、牛津英語等教材已經下架,書架上空空盪盪,一本書都沒有。家長們都很恐慌,因為擔心自己的孩子讀不到英文書了。

後來,官方解釋說,上海書城五角場店部分區域書架清空是「提升改造計劃」,否認下架教材輔導書籍。但是有家長表示,自從上海出台了規範教材的新規定後,現在已經很難買到英語輔助教材,以前買書的網絡渠道現在也不順利,即使是買書,還要有截圖認證是朋友介紹的,像中共地下接頭一樣才能買到。這位家長還說,因為買不到正版英語教材,據說近期,還有商人因為出售翻版教材而被抓。

那麼,關於規範教材,上海市近期出台了什麼規定呢?

8月13日,上海市教委發布通知,凡經上海市中小學教材審查委員會審查,獲准在中小學使用的教材,都會在封底刊印審委會「准予試(驗)用,准用號」字樣,任何學校和個人,不得購買未經國家或是上海市審核通過的書本資料,包括教學用書和教學輔導材料。

通知還規定,任何義務教育學校、普通高中不得選用境外教材,即使是經過批准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或者普通高中境外課程項目,其思想政治、語文、歷史、地理課程,也不得選用境外教材。

而上海市教委在8月初印發的中小學課程計劃中,已經規定小學「三、四、五年級期末考試只考語文、數學兩門,其它學科只進行考查」,英語不再是小學期末考試科目。

上海重視英語教育 到底對不對?

小學生不用考英語了,看起來是減輕了學生負擔,那麼上海的家長們會高興嗎?

我們看到,在這個政策出台之後,雖然在中國的互聯網上有贊同的聲音,但是,遠遠沒有反對的聲浪更大。很多家長認為,改革開放讓中國加速與國際接軌,而英語則是中國走向國際化的橋梁和重要工具。取消英語學科的期末考試,讓學生放鬆自我要求,不僅可能影響他們的前程,也會限制他們的國際視野和國際交往的能力。因此上海教委的決定不符合目前社會的發展,是一種「倒退」行為,最終可能導致閉關鎖國。

尤其是,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非常重視英語學習,上海的英語教學、英語考試難度,幾十年來一直遠超全國水平。而上海家庭對英語教育的投資,也一直位居中國城市前列。根據今年3月初公布的一項調查,上海學生中報讀英語、數學、語文輔導班的比例分別是68.6%、60.6%和41.8%。其中,英語在各個學習階段都是最主要的補習學科。

而上海家庭對教育的投入,也讓全世界看到了成績。在2009年和2012年,上海兩次代表中國參加經合組織(OECD)舉辦的著名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兩次都獲得世界第一名。

而上海的高素質教育,也為其奠定了重要的經濟地位。據媒體報道,上海2019年的經濟總量,在亞洲城市中位居第二、在全球城市中位居第六,成為跨國公司進入亞太的主要門戶。而根據今年3月27日公布的「第29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9)」報告,上海繼續保持了全球第三的成績,而且和排名第二的倫敦差距減少,只相差1分。

不過,早在2017年,中共教育部就表示,中國學生每年為英語必修課消耗的金錢,高達接近1638億元人民幣。於是在2017年當年,上海市就開始推行小學期末考試不考英語的政策。

不考英語 真能減輕學生負擔?

但是,期末考試不考英語,真是為了減輕學生負擔嗎?

在上海市日前出台的中小學課程計劃中提到,全市中小學都要開展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每冊集中學習一學期,平均每週一個課時,還要充分利用晨會、午會、班團隊活動以及其它集體教育活動時間,進行形式多樣的時事教育活動。

不僅如此,在8月2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共官員表示,根據教育部印發的《革命傳統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在中小學課程教材上,要把增進對所謂「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以及築牢學生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根基擺在突出位置」。

這個「教材指南」還明確表明,要細化不同學科灌輸中共的所謂「革命傳統教育的重點內容和形式」。

總之,中共的洗腦教育就是要著重從娃娃抓起。

與此同時,中共還發布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及《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強調當前實施勞動教育的重點,是組織學生參加勞動實踐,「出力流汗,磨煉意志」,培養中共那套黨文化的「勞動價值觀和勞動品質」。

那麼,如果把所有這些政策綜合起來,我們就能看到一條清晰的脈絡,也就是中共這一系列教育改革的真實目的。首先,它的真實目的並不是為了減輕學生負擔,而是要大幅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比重,要用共產黨那一套「黨文化」給學生灌輸、洗腦,達到控制和禁錮思想的目的,可以想像,在中共的強化洗腦之下,中國未來的新生代將只知有中共黨,不知有天下。

其次,中共的這一系列教育改革,和中共在經濟上的戰略目標非常吻合,也就是在被迫與美國脫鉤的國際大環境下,逐漸轉向以內循環為主的經濟模式;在國內則是一方面要持續擠壓房地產、互聯網科技等行業的金融泡沫,同時把資金和人力都引導到製造業等實體經濟上來。

那麼,這個戰略目標反映在教育改革上,就要達到至少這樣一些目的:首先是弱化英語學習,逐步與世界脫鉤;二是灌輸「習近平思想」等中共黨文化,便於控制民眾思想;三是在實施勞動教育的同時,加強職業教育,培養更多製造業所需的人才。

但是,也有一點非常矛盾,就是在中共的《革命傳統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中,中共強調要以道德與法治,就是思想政治、語文、歷史這三門學科為主,有重點地納入音樂、美術等藝術學科,其它學科有機滲透。所以有人評論說,難道這意味著數理化不再是重要科目了嗎?

不過,從我們的觀點看,這種解讀是不正確的,因為如果數理化不再是重點科目,那不是和中共的製造業強國計劃背道而馳了嗎?而且,為了實現這個戰略目標,中共不僅不能弱化,還必須強化數理化等自然科學的教育。

那上面這個《指南》為什麼沒有提到數理化科目呢?這是因為,這個《指南》是在指導中小學,如何將中共的黨文化教育和各個科目具體結合,所以思想政治、語文、歷史等科目自然首當其衝,而音樂、美術等藝術類課程自然也容易結合,比如可能教唱紅歌、或是讓學生畫一些中共紅色人物等等。

但是,數理化等自然科學,要怎麼和黨文化教育結合呢?似乎沒有著力點,或許中共教委還要費一番腦筋。不過,也不是沒有參考先例,多少年前,中共的科學家何祚庥就用「三個代表」指導量子力學了,前段時候,河北燕山大學的教授李子豐還用馬列主義推翻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另外,「習思想」的「一帶一路」也能夠指導卡諾循環,「國家安全觀」還能夠指導質能方程。

有了這些創造性的「結合經典」,估計中共在數理化科目和黨文化的結合上,也可能會推出後續的教材指南。

但是,有一點讓人堪憂的是,中共這種戰天鬥地,摒棄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培養出來的孩子能懂得「仁、義、禮、智、信」的做人之道嗎?沒有了傳統道德觀念的中國,真的能成為全球第一強國嗎?

對中國人來說 英語為何重要?

我們再回到開頭提到的英文書下架,學習英語到底重不重要這個問題上來看看。早在2013年,就有中共的政協委員表示,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深受其害,荒廢正常的學業,使整個中國的教育質量遭到毀滅性打擊,漢語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對此,《北京晚報》曾經列舉了一組數字來說明英語的重要性:全世界有40多個國家的官方語言是英語,每天有超過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的人在用英語交談,75%的電視節目以英語播出,80%以上的科技信息用英文表達,幾乎100%的軟件源代碼用英文寫成。報道說,雖說這組數據的準確性有待考察,但也可以證明英語是一種世界範圍的語言,學會使用英語總是沒壞處的,所以英語該學。

而網上,一段馬雲多年前的視頻一直在流傳,馬雲在視頻中提到了學英文的一個好處。馬雲說:「像我這樣的人,如果不是英文,我所有所受的教育都是學校告訴你什麼是對的,爸爸媽媽跟你說什麼是對的。有了英文以後,我覺得他們講的不一定是對的。我們一定要用自己的腦袋去思考這個問題。」

大家應該都看明白了,馬雲說到了一個關鍵點,而這,也正是中共想要弱化英語學習的真正目的,因為中共擔心,年輕一代學了英語、開了眼界之後,都會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問題,那麼中共就無法控制他們的思想、他們的行為,這才是中共真正害怕的。

目前,我們也看到了,多種跡象顯示,中共正在走回閉關鎖國、計劃經濟的老路,但是有一點很矛盾,中共要成為製造業強國,但又害怕學生們學英文,就算成了製造強國,那麼產品都不出口了,用中文和老外溝通嗎?還是說,以後學習英文,在中國也會成為特權階層、或是特殊人群的專屬權利呢?又或者,必須政治覺悟考查過關,才能批准學英文呢?

毋庸置疑,中共確實有能力,讓所有的教材具有中共特色,不過,真的無法想像,在中共的高壓洗腦和管控下,一個和世界脫鉤的中國會變得更加富庶和繁榮?

策劃:財商經濟研究所
撰文:財商經濟研究所
剪輯:曲歌
監製:文靜
財商天下:http://bit.ly/3hvUfr7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財商天下】中共連串監管亂拳 背後有深意
【財商天下】中國恆大隨政策沉浮
【財商天下】中國經濟下行 滯脹轉向衰退
【財商天下】之江新軍惹火上身 馬雲再成焦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