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海外香港傳媒專業人員協會」倫敦成立

支援離港記者拓展傳媒事業 關注香港新聞自由

10月31日,「海外香港傳媒專業人員協會」在英國宣布成立。(林一山/大紀元)
人氣: 190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2年11月03日訊】(大紀元專題部理爾、林一山英國報導)10月31日,「立場新聞」被指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的案件在香港區域法院開審,而在地球另一邊的英國倫敦,「海外香港傳媒專業人員協會」(下稱「傳協」)宣布正式成立。

創辦人之一王俊彥稱「傳協」將會透過培訓和交流活動,幫助會員拓展傳媒事業;與國際記者組織聯繫,共同監察發生於香港及中國的種種侵害傳媒工作者權益、違反新聞自由的狀況。

「傳協」由現時已經移居海外的香港人組成,董事包括時事評論員練乙錚、前無綫電視記者王俊彥、前有線新聞財經台台長顏寶剛、香港電台英文台「脈搏」前主持韋安仕(Steve Vines)以及英國「華人工黨」創辦人吳呂南。

10月31日下午,「傳協」在倫敦「英國記者工會」(National Union of Journalists)總部大樓內舉行成立記者會,闡述他們的成立目標和計劃。英國新聞記者工會(The National Union of Journalists)、國際記者聯會(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和無國界記者(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亦有派出代表在會上致辭。

英國新聞記者工會主席Pierre Vicary。(林一山/大紀元)

幫助會員拓展傳媒事業

董事王俊彥形容「傳協」是一個專業機構,成立宗旨是努力培養及鼓勵會員在工作當中虔守最高的專業標準,在任何受到威嚇或侵犯的地方守護真相、捍衛新聞自由。「傳協」亦將會透過培訓和交流活動,幫助會員拓展傳媒事業;與國際記者組織聯繫,共同監察發生於香港及中國的種種侵害傳媒工作者權益、違反新聞自由的狀況。

董事顏寶剛提及「立場新聞」案件,他在二十多年前已經認識其中一名被告、「立場新聞」前總編輯鍾沛權,兩人一起四處採訪新聞。顏寶剛透露,自己在2021年離開有線新聞後,亦曾在「立場新聞」做過專題採訪。關於「立場新聞」高層被起訴,顏寶剛感到痛心和難受,現時香港的新聞資訊自由受到很大的限制。正因如此,他成立「傳協」,希望離開了香港的傳媒人,包括記者、編輯等,可以團結在一起,關注香港傳媒行業被壓迫的情況,繼續堅守資訊自由和新聞自由。

顏寶剛又指自己主力處理財經新聞,強調國際金融中心很需要資訊自由和言論自由。分析員無法撰寫關於中共二十大的經濟分析文章,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其實已經受到損害,更突顯了資訊自由和新聞自由的重要性。他指出香港仍有很多新聞從業員很努力地在紅線處處之下工作,很多傳媒機構自我審查,編輯時常擔心一些新聞會否觸犯某些法例,影響自己及其公司。

關於工作目標方面,顏寶剛稱「傳協」會儘量向海外香港傳媒人提供支援。關於招募會員方面,顏寶剛坦言得悉很多記者都擔心會員名單會否被某些政權獲得,他回應指已經聯絡了一個在全球各地保障新聞機構私隱的非政府組織為「傳協」提供私隱保障,有信心能夠保障會員私穩,但由於該組織不願公開身分,所以他未能透露該組織的背景。

當被本報記者問及有多少香港傳媒人在海外從事新聞工作時,顏寶剛回應稱暫時未能估計,但將來會進行相關研究。他亦表示「傳協」歡迎現任傳媒工作者和曾經從事過傳媒工作的香港人加入,甚至其他支持香港新聞自由的非傳媒人也可以加入「傳協之友」。

多個傳媒組織到場支持

英國新聞記者工會主席Pierre Vicary表示其工會代表數以千計的英國傳媒人,他認為香港傳媒人跟他們的價值觀一樣,例如追求新聞自由,英國記者跟香港記者可以一起工作。

國際記者聯會前主席Jim Boumelha形容香港傳媒生態急劇轉變,近年來為國際記者聯會撰寫中國新聞自由報告的作者都要求匿名,以保障自己的安全。他認為香港充滿恐懼,很多記者被起訴,令傳媒人離開到海外。

無國界記者英國幹事Azzura Moores指出香港的新聞自由指數排名,從2002年的第18位大幅跌至今年的第148位,情況令人特別關注。她批評《港區國安法》控告了最少23名新聞自由捍衛者,包括《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和6名高層、2個媒體創辦人、網台節目主持人等等,多間網媒亦中止運作。

播放黎智英紀錄片

在記者會的下半部份,「傳協」播放一部關於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的電影紀錄片《香港人:黎智英為自由奮戰》(The Hong Konger: Jimmy Lai’s Extraordinary Struggle for Freedom)。該紀錄片剪輯了黎智英在入獄前的演說和訪問,講述黎智英從中國大陸來到香港之後,怎樣一步步參與政治和民主運動,成立壹傳媒和《蘋果日報》為香港發聲。

紀錄片亦訪問了前港督彭定康、美國「香港民主委員會」前總監朱牧民、流亡海外抗爭者張崑陽及邵嵐、前《蘋果日報》資訊網行政總裁利世民、英國民間組織「香港監察」總監Benedict Rogers等人,評價黎智英對香港民主運動的影響。

責任編輯:陳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