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課
一、天欲曉,日將晡。(七虞)(選自《聲律啟蒙》)
秦對趙,越對吳。
釣客對耕夫。
箕裘對杖履,杞梓對桑榆。
天欲曉,日將晡。
狡兔對妖狐。
讀書甘刺股,煮粥惜焚鬚。
韓信武能平四海,左思文足賦三都。
嘉遁幽人,適志竹籬茅舍;勝遊公子,玩情柳陌花衢。(下劃線字為入聲字)
注釋及說明:
1. 秦對趙,越對吳:秦、趙、越、吳,①四個字可指周朝時期諸侯國的國名。②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這四個字也代表了與原來諸侯國對應的地區。其中,秦,今陝西、甘肅一帶。趙,今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南部一帶。越,今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廣西省部分地區。吳,今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③指秦、趙、越、吳這四個姓氏。
金鞍白馬來從趙,玉面紅妝本姓秦。 唐‧宋之問《和趙員外桂陽橋遇佳人》
吳苑夕陽明古堞,越宮春草上高台。 唐‧溫庭筠《送盧處士遊吳越》
金弦揮趙瑟,玉指弄秦箏。 唐初‧陳子昂《於長史山池三日曲水宴》
2. 釣客對耕夫:釣客,江、河、湖、池塘邊垂釣之人。|耕夫,①農夫。②在田地中耕種之人(不一定是農民,過去讀書人也有耕田的,比如諸葛亮曾躬耕於南陽;杜甫曾耕種於成都[1])。
把釣西塘為釣客,退耕南畝作耕夫。(朝暉 原創)
3. 箕裘對杖履:「箕裘(音機求)」指祖傳的技藝或事業。出自《禮記‧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大意:好的鐵匠的兒子,一定知道如何將零碎的獸皮補綴成裘衣;好的製弓匠人的兒子,一定懂得把竹篾、柳條彎曲編成畚箕。|杖履:①拐杖和鞋子。②對老人家的尊稱。③(當動詞片語)拄拐杖漫步。「履」從北宋到清朝,官方讀音均為「裡,上聲」。《康熙字典》:「《廣韻》力幾切《集韻》《韻會》兩幾切《正韻》良以切,音裡。(紙韻)」
箕裘世衍青緗業,杖履風高白社情。 明‧申佳允《過大廷尉張滸東先生故居(其二)》
4. 杞梓對桑榆:杞(音起,上聲),枸杞。梓(音紙,上聲),梓木樹。「杞梓」合用①比喻原材料中的良材。②比喻優秀人材。
桑榆(音商魚):這是古詩文常用詞組。①指桑樹和榆樹。②日暮。北宋‧李昉等人奉敕編纂《太平御覽‧天部‧卷三》引(西漢)《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樹端,謂之桑榆。」現存的《淮南子》書中沒有這句話。但古詩文中多見用以比喻日暮。③比喻晚年。曹魏‧應璩《百一詩(其二)》:「年命在桑榆,東嶽與我期。」唐‧王勃《滕王閣序》:「東隅(本指日出時分,借指年少)已逝,桑榆非晚。」④比喻一件事情或計劃的末後階段。成語: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杞梓安貧輕顯達,桑榆知命識窮通。(朝暉 原創)
(化用王勃《滕王閣序》句子:「君子安貧,達人知命。」)
5. 天欲曉,日將晡:晡(博孤切bu1),申時,指下午三點至五點。這兩句大意:天快亮了(天欲曉);時間快到了下午三點了(申時)。
種地牽牛天欲曉,煮茶待客日將晡。 (朝暉 原創)
6. 狡兔對妖狐:狡兔,在古詩文中有兩種意思,①狡猾的兔子。《戰國策‧齊四》:「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②矯健的兔子。三國‧魏‧曹植《鼙舞歌》:「趯趯狡兔,揚白跳翰。」 唐‧張說《福陽頓同日中狗前兔》:「狡兔雋犬,力奔勢迫。」|妖狐:①指狐狸。唐‧鄭嵎《津陽門詩》:「赤鷹黃鶻雲中來,妖狐狡兔無所依。」②成精的狐狸。唐‧白居易《和古社》:「為作妖狐窟,心空身未摧。妖狐變美女,社樹成樓台。」
蒼鷹擒狡兔,黑豹逐妖狐。(朝暉 原創)
7. 讀書甘刺股,煮粥惜焚鬚:刺股,典故出自《戰國策‧秦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這是講戰國時期蘇秦發奮讀書的故事,犯睏時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古詩文中常用「刺股」借指發奮讀書。「粥」古音讀「祝,入聲。」
焚鬚,典故出自《新唐書‧列傳第十八》:「(李績)性友愛,其姊病,嘗自為粥而燎其鬚。姊戒止。答曰:『姊多疾,而績且老,雖欲數進粥,尚幾何?』」大意:(李績)與人交往友好仁愛,他姊姊生病,親自為姊姊煮粥不小心燒了鬍鬚。姊姊勸他別這樣做。李績說:「姊姊經常生病,弟弟我也年紀大了,雖然想經常給姊姊煮粥,但還能煮幾次呢?」後以「焚鬚」或「煮粥焚鬚」來比喻兄弟姊妹相互關愛之情。「惜」應該理解為「可惜、不小心」。|李績,原名徐世績,歷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大臣,因功被封為曹國公,賜姓李,更名為「李績」。
這兩句大意:蘇秦為避免讀書犯睏,甘願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李績為照顧生病的姊姊,煮粥時不小心被火燒了鬍鬚。
8. 韓信武能平四海:大意:韓信勇武有謀能平定天下。
9. 左思文足賦三都:左思,西晉文學家。字太沖,山東臨淄人。主要作品有《三都賦》(《蜀都賦》《吳都賦》《魏都賦》)《詠史》等,當時洛陽的豪富人家競相傳抄,以致「洛陽紙貴」。
本句大意:左思文采超群,能夠寫出《三都賦》。
10. 嘉遁幽人,適志竹籬茅舍:嘉遁,指合乎正道、合乎時宜的退隱。出自《周易‧卷四‧遁》:「象曰:嘉遁貞吉,以正志也。(大意:適時退隱,以闡明及端正自己的態度。)」對於一名儒家修行者,「嘉遁」有幾種情況,其中一種是,朝廷有小人當道,在自己無力改變時,為了不同流合污,則退隱以正其志。|幽人:本文指隱士。|適志:舒適自得。
上聯大意:適時退隱的賢人,悠閒自得地住在竹籬茅舍。
11. 勝遊公子,玩情柳陌花衢:勝遊,本文指快意遊覽。在古詩文中「勝遊」還可指旅遊勝地。南宋‧王炎《清水岩》:「佳處盡從公指出,勝遊應笑我來遲。」|公子,本文指官宦及有錢人家的子弟。|玩情,這個詞是清朝才出現的,意即「玩世不恭」或沉迷於遊玩。清‧查慎行《推車嶺》:「玩情忘安危,履險識難易。」|柳陌花衢(音渠):借指花柳巷陌。「玩」古音讀「萬,去聲。」
下聯大意:快意遊覽的富家公子,在花柳巷陌流連忘返。
二、六首押「七虞」韻的古代經典唐詩
1. 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 唐‧柳宗元
手種黃柑二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
方同楚客憐皇樹,不學荊州利木奴。
幾歲開花聞噴雪?何人摘實見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還堪養老夫。
創作背景:這首詩創作於公元818年春天(唐憲宗元和十三年),柳宗元當時擔任柳州刺史(四品),寫了這首詩。公元817年,公事之餘,他在柳州城的西北角荒地上親手種下了二百多棵柑樹。公元819年10月,柳宗元病逝於任上,時年47歲[2]。
注釋:①西北隅:西北角。②黃柑:柑的一種。柑是橘屬類的水果。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二‧柑》(集解)引用唐‧陳藏器曰:「柑有朱柑、黃柑、乳柑、石柑、沙柑。」③楚客:本詩指屈原。|方同,相同。③皇樹:屈原的作品《楚辭‧九歌‧橘頌》:「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志兮。[3]」後來人們以「皇樹」比喻柑橘樹。④木奴:指柑橘樹。典故出自《三國志‧吳志》:「(丹陽太守李衡)於武陵龍陽汜洲(今湖南常德市)上作宅,種甘橘千株。臨死,敕兒曰:『汝母惡我治家,故窮如是。然吾州裡有千頭木奴,不責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耳……吳末,衡甘橘成,歲得絹數千匹,家道殷足。』」說三國時期東吳的丹陽太守李衡,為了福蔭子孫,派人去常德蓋了宅院,並種植了千棵柑橘樹。李衡在臨終前才告訴兒子。後來柑橘果實成熟了賣出,每年能讓家裡換來絹布數千匹,從此家道殷實。之所以將李衡稱為「荊州」,因為他是荊州襄陽郡人。|利,得利。⑤噴雪:指柑樹花開白色,如雪花片片。|「教」讀平聲「交」。⑥垂珠:指柑樹的果實。
全詩大意:我親手種植了黃柑樹二百多株,春天到來時枝葉青翠,城西北角一片碧綠。我像屈原那樣喜愛這嘉美的柑橘樹,而不像李衡那樣種柑樹只是為了給子孫留下一份遺產。要幾年才能聞到那像噴雪般白色的花香?將來又是誰來摘下那像垂珠般的果實呢?如果讓我等到小柑樹成林結果實的那一天,它的美味還能夠讓我這個老頭滋補受益吧。
詩評:柳宗元在柳州任職期間,不僅興辦學堂,還鼓勵當地民眾開荒種植。作為地方的行政長官,他以身體力行的方式種植柑樹,也是在教化當地的百姓,耕種不僅能豐衣足食,還可以裝點家園的景色(春來新葉滿城隅)。那麼為什麼會選擇種柑橘樹呢?因為柑橘是「后皇嘉樹」,它們「受命不遷,生南國兮。」象徵了君子專一的美德。而不是為了給自己謀私利(不學荊州利木奴)。柑樹種下後,一般是第三年開花,第五年結果實,因此柳宗元用了兩個反問句,「幾歲開花聞噴雪」誰能觀賞到柑樹開花?「何人摘實見垂珠」誰能分享到柑樹的果實?
柳宗元於公元815年到達柳州上任,到他種下黃柑樹時已經過了三年,或許能「坐待成林日」享受果實;還有一種情況是被朝廷調離柳州去其它地方任職。「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還堪養老夫。」雖說人生無常,但如果能像柳宗元這樣,總是往好的方面去想,生活也許會很快樂!
三、附注:
1. 唐‧杜甫《進艇》:「南京久客耕南畝,北望傷神坐北窗。」請參考第七課注釋。
2. 《舊唐書‧柳宗元傳》:「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時年四十七。子周六、周七,才三四歲。觀察使裴行立為營護其喪及妻子還於京師,時人義之。」
3. 《楚辭‧九歌‧橘頌》:「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志兮。」大意:黃帝與后土神創造了嘉美的樹種;柑橘樹在人間生長,體現了這一特點。它們秉承天意不遷徙,永遠生長在南方。根深柢固難以遷移,象徵了君子專一的美德。
「后皇」之所以譯成「黃帝與后土神」,是因為《禮記‧月令》載:「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黃帝,其神后土。」古漢語中經常提到的,皇天、后土,其實就是指黃帝與后土神。因此古代朝廷夏禘(祭天)就是祭軒轅黃帝。《禮記‧祭法》:「有虞氏(舜)禘黃帝而郊嚳,祖顓頊而宗堯。夏后氏(夏朝歷代王)亦禘黃帝而郊鯀,祖顓頊而宗禹。」
點閱【跟我學唐詩】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