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08月08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Milton Ezrati撰文/信宇編譯)近年來,陷入困境的中國經濟需要一劑私人投資的良藥,以擴張和解決就業招聘問題,然而民營企業依舊抵觸不肯行動。中共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NDRC,簡稱國家發改委)的規劃人員提出了一項17點計劃來扭轉這種局面。該計劃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政府的指導,因此很難說它能在多大程度上激發中國民營企業的積極性,因而也很難看出這個努力能夠取得多大的成功。國家發改委是否會推動經濟活動向適當的方向發展,目前看來誰也不敢打包票。
中共政府知道民營企業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性。中小型企業——中共認定為具有「56789」特徵的企業——占當今中國企業總數的90%以上,生產的商品和服務占中國經濟總量的60%,創新能力占70%,僱用了80%的城鎮就業人口,創造了90%的新就業崗位,還貢獻了50%的政府收入。
然而,根據最新數據,民營企業仍未從數年前的新冠病毒(COVID-19,中共病毒)全球疫情中恢復過來。根據有完整數據可查的最近一期數據,2023年全國民營企業的增長率僅為1.9%,而國有企業的增長率則為4.4%。更能說明問題的是,民營企業的投資支出實際上減少了0.2%。這種中小企業的不情願和缺乏活力的狀況嚴重拖累了中國經濟。
針對這個問題,中共的國家發改委更新了一項17點計劃,以鼓勵民營企業加快資本支出。儘管這些細節聽起來令人不知所措,然而其中大部分內容涉及北京中南海的高層規劃者們將如何與地方政府互動,以確定私人投資資金的去向。國家發改委計劃確定其規劃者認為具有「強大發展潛力」的「重點產業」。在徵求省級發改委的意見後,國家發改委將與民營企業一起促進對這些產業的投資。規劃者們指出,這些機會大多將出現在交通、水利、清潔能源、新型基礎設施、先進制造業和現代農業等領域。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初步新聞簡報,規劃人員已經確定了約2,900個適合私人投資的投資項目。國家發改委將與地方規劃者們一起,通過所謂的「預驗收」來篩選潛在投資者。據規劃人員計算,整個工作應吸收約3.2萬億元人民幣(約合4,700億美元)的龐大資金。
為鼓勵參與,國家發改委將為參與的民營企業提供資源保障,以防止供應短缺,並提供信用信息,對於基礎設施項目,他們將簡化「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簡稱REITs)的程序。他們還將把有潛力的項目提交有關部門,以縮短審批的等待時間。在獲取信貸方面,國家發改委打算將項目提交給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中央規劃者們稱,這些金融機構隨後將根據「市場原則」對項目進行獨立審查,然而文件中對這個原則的具體含義仍然含糊不清。
奇怪的是,這個計劃沒有給民營公司留出任何空間,讓規劃者了解他們認為最大的機會在哪裡,這意味著,最大的增長和盈利機會在哪裡。該計劃確實規定要傾聽民營企業的意見,並承諾定期進行調查,以獲得民營企業的反饋。然而,該計劃並沒有規定徵求民營企業本身的指導意見。相反,這個計劃建議民營公司與地方政府協商,以獲得管理和監督方面的指導。
儘管這一切聽起來可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然而這個計劃從根本上講是有缺陷的。不讓相關企業在指導方面發揮任何作用,就等於立即切斷了對基層行業最深入的了解。無論地方政府如何為他們所青睞的項目鋪平道路,他們都將失去對這些項目是否最有前途的最佳指導。因此,任何成功幾乎都將完全取決於中央規劃者們的喜好與企業是否認為這些喜好有前途之間的幸運巧合。對於任何經濟而言,依賴運氣都是一種糟糕的運行方式。
作者簡介:
米爾頓‧埃茲拉蒂(Milton Ezrati)是紐約州立大學(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簡稱SUNY)布法羅分校人力資本研究中心主辦的《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雜誌的特約編輯,亦是總部位於紐約的知名傳播公司Vested的首席經濟學家。在入職Vested之前,他曾擔任Lord, Abbett & Co.等公司的首席市場策略師和經濟學家。他還經常為總部位於紐約的《城市雜誌》(City Journal)撰寫文章,並定期為《福布斯》(Forbes)撰寫博客。他的最新著作是《即將到來的三十年:未來三十年的全球化、人口統計學和我們的生活方式》(Thirty Tomorrows: The Next Three Decades of Globalization, Demographics, and How We Will Live,2014)。
原文: Beijing’s Planners Find Strange (and Likely Ineffective) Ways to Get Buy-In From Private Investor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