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宜吃寒食可壓火氣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11月25日訊】冬季在抵禦寒氣時,人們多喜吃散寒助陽的溫性食物,而這些食物往往含熱量偏高,食用後體內容易積熱,常吃會導致肺火旺盛,表現爲口幹、舌燥等。如何才能壓住“燥氣”呢?中醫認爲,最好選擇一些“甘寒”食品,也就是屬性偏涼的食物來制約。

  在冬天,可選擇的“甘寒”食物比較多。比如,可在進補的熱性食物中添加點甘草、茯苓等涼性藥材來減少熱性,避免進補後體質過於燥熱。平時的飲食中,也可以選用涼性食物,如龜、鼈、兔肉、鴨肉、鵝肉、雞肉、雞蛋、海帶、海參、蜂蜜、芝麻、銀耳、蓮子、百合、白蘿蔔、大白菜、芹菜、菠菜、冬筍、香蕉、生梨、蘋果等。冬季很多人喜歡燉牛肉,最好在其中加點蘿蔔。民間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的說法。這是因爲,蘿蔔味辛甘、性平,有下氣消積化痰的功效,它和牛肉的“溫燥”可以調劑平衡,不僅補氣,還能消食。

  涼性食物雖然有鎮靜和清涼消炎的作用,但它並不適用於所有的人。據湖北省中醫院甘愛萍教授介紹,平常有燥熱、手腳心發熱、盜汗等陰虛症狀的人,可以適當選擇“甘寒”食物。比如,鴨肉性涼,可以補虛、除熱、和臟腑、利水道,對於伴有虛弱、食少、低熱、便幹、水腫的心血管病人更爲適宜。一般來說,胃脾虛寒的人不宜進食寒性食品和涼性補藥,反而可以吃一些常人不宜過食的熱性火鍋,如狗肉、羊肉火鍋等。但也要注意不要補過量,熱量攝入太多會聚在體內,容易上火,導致陽氣外泄,對人體營養平衡造成破壞。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市場憂心冬季供油狀況  油價暫時走穩
醫藥青木瓜降尿酸 痛風新福音?
冬天手腳冰冷 小心雷諾氏症 嚴重易致皮膚潰瘍 骨頭壞死
錢愈存愈薄  兩成九民眾現金購屋不貸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