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反裘負薪

一鬥
font print 人氣: 14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1日訊】魏文候是戰國時一位聰明的君王。

有一次魏文侯出遊,見路上一個人反穿著一件皮裘(古人穿皮裘以毛朝外為正),背著柴行走。文侯問他:“你為什麼要反穿著皮裘背柴呢?”那人說:“因為我太愛惜皮裘上的毛了,怕它被磨掉了。”文侯說:“你難道不知道皮裘的裡子要是被磨壞了,皮裘上的毛就會失去依托了嗎?”

第二年,魏國東陽地區上貢了平時十倍的錢糧,大臣們都向文侯祝賀。文侯卻憂心忡忡,說:“這不是一件好事啊。就像那個反穿皮裘背柴的人,因為愛皮裘的毛,忘了皮裘的裡子更重要。現在東陽的耕地沒有增加,老百姓的人口沒聽說增多,可是錢糧卻增加十倍,這一定是當地官員盤剝得來的。我聽了心裡忐忑不安,擔心這樣下去,國家不能安定,你們為什麼要向我祝賀呢?”

“反裘負薪”喻指捨本逐末。

(出自《劉向新序﹒雜事第二》)

【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同心同德”是指為同一個心願,同一目的而努力。
  • 朱柏廬是明末崑山人。他父親在抵禦清軍時遇難,他扶著母親、帶著弟妹輾轉流離,極是辛苦。清朝統一天下後,他無心為官,在鄉里教授學生,潛心做學問,說“讀書志在聖賢”。
  • 戰國末期,秦國很強大,在消滅了趙國後,打到北部的燕國,燕國岌岌可危。
  • 漢的霍諝,從小就很有膽識。他十五歲時,他舅舅宋光由於秉公執法,得罪了一些權貴,被他們誣告篡改詔書,關進了監獄。霍諝知道舅舅為人正直,不可能幹這種事,就給大將軍樑商寫信,為舅舅辯白。
  • 渤海一帶風俗奢侈、不喜農業生產,龔遂就下令:郡中每個人要種一株榆樹、一畦韭菜;每家養兩頭豬、5只雞。百姓有佩帶刀劍的,勸他們賣掉刀劍買牛。他說: “為什麼把牛帶在身上呢?”
  • 孝敬父母、尊敬師長一直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史上有行孝道成仙的東晉道士許遜,還有晉時為母臥冰求鯉的王祥,等等。後來,王祥臥冰求鯉的故事演變為成語“凍浦魚驚”,為孝親之典。
  •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後世尊他為聖人,當時就有三千人跟隨他學習。當時為了教學的需要,孔子曾經整理和修改過《春秋》等。孔子說“春秋以義”,也就是要用《春秋》來讓人們明白“義”。但是孔子一生沒有寫什麼自己的著作,只是“述而不作”。
  • 晉代詩人陶淵明寫道:“精衛銜來小樹枝想填平東海,刑天死了還揮舞著盾牌和斧子,他們的雄心壯志真是可歌可泣。” “猛志常在”比喻雄心壯志,至死不變。
  • 杜甫在長安過了十年寄人籬下的生活,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了,潼關失守,四十五歲的杜甫去投奔肅宗皇帝,半路被抓,半年後逃出,在彭原郡見到肅宗,被封為左拾遺。不久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
  • “感戴二天”比喻對他人的幫助感激不盡。
評論